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專欄 > 正文

重慶巴南區石龍鎮:稻草覆蓋秋馬鈴薯豐收了,年味兒越來越濃了

時間:2023-01-04 21:55:22    來源:中國農網    

用手輕松撥開覆蓋著的一層稻草,一窩窩漂亮的馬鈴薯蛋蛋,便出現在眼前,挨個把這些馬鈴薯蛋兒撿到一邊的筐里,幾分鐘便是滿滿一大筐。元旦剛過,重慶市巴南區石龍鎮去年9月栽種的稻草覆蓋免耕秋馬鈴薯迎來了豐收。這些只需要“擺一擺、蓋一蓋、撿一撿”“輕松又高產”的稻草覆蓋秋馬鈴薯不僅為新年和即將到來的春節市場增加了供應,還讓“冬閑田”變“增收田”,為當地村民帶來不錯的效益。

用手輕松撥開覆蓋著的一層稻草,一窩窩漂亮的馬鈴薯蛋蛋,便出現在眼前。


(資料圖片)

據了解,稻草覆蓋免耕秋馬鈴薯是巴南區農業農村委今年推廣的科技助農新技術,并于去年9月在石龍鎮開始試點。作為一項綠色農業新技術,種植時只需要直接把薯種擺放在收割后的稻田土上,然后蓋上稻草秸稈,整個過程高效又快捷。既可以減少秸稈野外焚燒帶來的環境污染,而且還省工省力,實現經濟、生態效益雙豐收。

巴南區石龍鎮去年9月栽種的稻草覆蓋免耕秋洋芋迎來了豐收,村民們在地里收洋芋。

在石龍鎮稻草秋馬鈴薯采收現場,村民們忙著扒開稻草,撿拾著地里的馬鈴薯蛋兒,望著大片大片豐收的稻草覆蓋秋馬鈴薯田,個個臉上笑開了花:“這下把夏天的干旱和年底疫情的損失都補回來了,今年春節大家都能過個歡喜年了!”

負責稻草秋馬鈴薯集中種植和銷售的巴南區供銷社農禾電商負責人豆亞霖介紹,石龍鎮共試點種植了600多畝,每畝產量在3000斤左右,通過供銷社的農禾電商和農禾優選平臺,在全市銷售,每畝可實現收入5000-6000元,參與種植的農戶至少每人可增收1000元以上。

伴隨著稻草秋馬鈴薯的豐收,石龍鎮的年味兒也越來越濃。在該鎮大興村的農家院子里,村民楊娟和母親正忙著趕制香腸臘肉。楊娟的母親因為有一手制作農家臘肉的家傳手藝,所以母女倆制作的香腸臘肉十分搶手。楊娟告訴記者,她們主要是采購附近鄉親們家里飼養的農家肥豬,每年都要銷售六、七十頭豬的農家臘肉。今年香腸臘肉的銷售勢頭特別好,到目前已經銷售了近萬斤,訂單仍源源不斷地飛來,忙得母女倆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另外,她們還聘請了專人在鎮上其他村子去收購宰殺肥豬,保證原料供應。

石龍鎮大興村,村民楊娟和母親正忙著趕制香腸臘肉。

趕場天,村民們在春節前把新農機也一并添置了。

村民們趕場采購豬肉、置辦年貨。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伴隨疫情防控措施持續優化,石龍鎮每逢4、7、10的趕場天也全面恢復。1月4日正逢石龍鎮的趕場天,記者看到,一派熙熙攘攘的熱鬧景象,豬肉、蔬菜、水果和各類年貨商品琳瑯滿目,人群來來往往,商戶們忙得不亦樂乎,居民都是滿載而歸,處處充滿濃郁的年味氣息。

濃濃的煙火氣。

剛剛從廣東返鄉的中倫村村民陳大哥跟著家人前來趕場,他說:今年春節來得早,馬上就要過年了,村里許多在外打工的鄉親都回來了,各家各戶忙著準備年貨,雖然現在很多東西隨時都能買到,但是鄉親們仍然對趕場充滿熱情,對大家來說,它不僅方便集中采購年貨,還充滿了人間煙火氣,在擋不住的火熱年味兒中傳遞出新春的氣息。

作者:農民日報 中國農網記者 鄧俐

標簽: 香腸臘肉 巴南區石龍鎮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