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原標題:漢代“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錦護膊浸潤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引題)
和田歷史文物展亮相中華世紀壇(主題)
北京日報訊(記者 王廣燕)見證2000年前訴訟故事的佉盧文文書、作為東西方文明交融物證的石雕塔基……《五星出東方——和田歷史文物展》元旦前夕在中華世紀壇世紀大廳開展,展覽中圍繞和田美玉、于闐樂舞、文字文書、貿易交通、佛教傳播等內容展出220余件文物,帶領觀眾了解遙遠而又古老的和田歷史故事,以文化浸潤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藏唐代《彩繪伏羲女媧》。
漢代“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錦護膊(復制品)。北京日報記者 王廣燕攝
此次展覽匯聚了來自和田地區博物館、中國民族博物館、首都博物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絲綢博物館、甘肅簡牘博物館、旅順博物館、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等多家收藏機構的文物,其中來自和田地區博物館的文物占到56%。展覽用文物串聯起和田地區的歷史文化,重返歷史場景,講述一部長達1000多年的西域古國發展歷史,呈現古代和田與中原地區文化相連、精神相系、情感相依的美好故事。
走進展覽的第一部分,一座象征著巍巍昆侖山的模型屹立在展廳中間。古代華夏先祖被認為與昆侖山有關,孕育出女媧補天、伏羲畫卦、夸父逐日、精衛填海等神話故事。在模型背面,展出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藏唐代《彩繪伏羲女媧》。這幅畫作以麻布為底,彩畫伏羲女媧,上半部為人身相擁,下半部為蛇身纏繞。畫中的伏羲女媧分別手持規和矩,頂部和底部中心繪有日月圖案。傳說伏羲女媧是人類的始祖神,他們的結合誕生了人類。
和田,古稱于闐,漢代西域三十六國之一,屬西域都護府管轄,是絲綢之路南道的重鎮,也是東西方文化交流薈萃之地。展覽展出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藏漢代“君宜高官”銅鏡,于1959年在民豐縣尼雅遺址出土。中華世紀壇藝術館志愿講解員趙硙介紹,這類銅鏡由中原傳入,是東漢至魏晉時期典型的漢式鏡,體現出中原文化對西域的影響之深。已知新疆地區歷史上最早的自制錢幣“漢佉二體錢”也亮相展覽,不同于中原的用錢范來澆鑄,“漢佉二體錢”采用源于古希臘的打壓法,是絲綢之路東西方貨幣文化交流的物證。
漢代“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錦護膊是此次展覽的核心文物,盡管為復制品,卻是用漢代提花機原機具、原工藝復原,殊為珍貴。“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錦護膊是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64件文物之一,新疆僅此一件。這件織錦護膊上的“中國”文字是迄今為止新疆地區發現最早的“中國”二字,誕生于距今2000多年的漢代。“五星即為太陽系的五顆行星,中國古代占星家認為,當五顆行星同時出現在東方天空,出現‘五星連珠’或‘五星聚會’時,就會對中國軍事大事有利。”趙硙說道。“五星出東方利中國”是星占術辭,更是對偉大祖國的美好祝愿。
展覽是去年北京市實施開展的文化潤疆項目,由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揮部、和田地委宣傳部共同主辦,免費向公眾開放,將展出至2月5日。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漢代“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錦護膊浸潤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引題)和田歷史文物展亮相中華世紀壇(主題)北京日報訊(記者王廣燕)見證2
2023-01-04 09:32
原標題:山西多措并舉推動非遺面食產業發展(引題)讓詩和遠方“美味”起來(主題)朱萌中國文化報駐山西記者郭志清一碗熱氣騰騰、滿嘴留香的
2023-01-04 09:55
原標題:北京巧娘博物館揭幕北京日報訊(記者代麗麗)近日,北京巧娘手工藝發展促進會舉辦了北京巧娘博物館揭幕儀式,這里將展出200余件巧娘非
2023-01-04 09:38
原標題:江蘇蘇州工業園區:(引題)打造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風向標”(主題)蘇?文文化是城市的靈魂,承載著城市底蘊和人文精神。公共
2023-01-04 09:43
原標題:西山永定河文化帶戲曲非遺傳承人高級研修班開班中國文化報訊(記者李佳霖)近日,在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導下,由中國戲曲學院承辦、
2023-01-04 09:43
原標題:《演員的誕生》班底打造,“名場面”不斷(引題)《無限超越班》戲里戲外都是“戲”(主題)羊城晚報記者龔衛鋒2017年,浙江衛視的吳
2023-01-04 08:53
原標題:第九屆絲路國際電影節:“青年短片嘉年華”彰顯青年影人蓬勃創作能量1月2日,第九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青年短片嘉年華活動在陜西西安
2023-01-04 08:55
原標題:《唐卡藝術:傳承與創新》藏漢對照版正式出版發行《唐卡藝術:傳承與創新》藏漢對照版出版發行。四川美術出版社供圖中新網成都1月3日
2023-01-04 08:46
原標題:如果國寶會說話丨唐代色彩特輯之黃色超乎想象,原來唐代的黃色這么美!織物上那抹用柘木、黃檗、梔子等植物染料染成的土黃、淺黃,耀
2023-01-04 08:42
原標題:首屆東郊記憶新年音樂季唱響2023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任宏偉說唱、電音、流行、搖滾……在成都傳媒集團所屬的東郊記憶里,音樂不曾缺
2023-01-03 16:34
原標題:都市職場情感劇《縱有疾風起》開年熱播(引題)“老干部”靳東人到中年再創業(主題)今晚報訊(記者劉桂芳)都市職場情感劇《縱有疾
2023-01-03 15:43
原標題:何冰自導自演新劇《代價》上演北京晚報訊(記者王潤)繼2018年首次執導話劇《陌生人》后,演員何冰再次擔任戲劇導演,由他自導自演,
2023-01-03 15:37
原標題:北京人藝官宣開年大戲《正紅旗下》北京晚報訊(記者李俐)日前,北京人藝官宣了2023開年大戲《正紅旗下》,該劇由馮遠征、閆銳導演,
2023-01-03 15:41
原標題:對上眼了!三星堆“神人”“神獸”成功“跨坑”合體這是考古學家用數字三維模型技術合成的文物圖像。新華社發(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2023-01-03 14:45
原標題:貴州黔西:民俗歌舞迎客來1月2日,游客在貴州省黔西市新仁苗族鄉化屋村和苗族同胞一起圍著篝火跳舞。元旦假期,貴州省黔西市新仁苗族
2023-01-03 14:50
原標題:作家王躍文立足“史筆為文”(引題)長篇小說《家山》出版(主題)今晚報訊(記者高麗)作家王躍文的新長篇《家山》日前由人民文學出
2023-01-03 14:41
原標題:買飾品迎新年1月2日,市民在河南省開封市年貨批發市場購買新春飾品。隨著春節臨近,年貨市場生意紅火,人們開始置辦各種年貨,準備與
2023-01-03 14:33
原標題:2022年全國電影票房300億元(引題)《長津湖之水門橋》獲年度票房冠軍(主題)今晚報訊(記者丁曉晨)2022年,全國電影總票房以300 67
2023-01-03 14:55
原標題:靈渠,究竟是一條怎樣的渠(主題)——來自“中國秦漢史研究會第十六屆國際學術研討會”的報道(副題)光明日報記者計亞男開鑿于秦始
2023-01-03 13:51
原標題:全市各大劇場實現應開盡開(引題)元旦假日全市線下營業性演出303場(主題)文 北京青年報記者?郭佳據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數據顯示:2
2023-01-03 13:47
原標題:“藍兔子”好不好看,不妨交給時間去評判作者:徐剛據2022年12月29日《成都商報》報道,兔年春節將至,近日在一張標價為1 20元的郵票
2023-01-03 13:33
原標題:手藝,讓生活更美好(逐夢)王劍冰一山東,濰坊。走進楊家埠村一間敞亮的大屋,就仿佛走進了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那么多的“蝴蝶”集
2023-01-03 13:33
原標題:在戲謔搞笑中拆解中年危機師文靜1月1日,靳東、宋佳主演的開年都市劇《縱有疾風起》播出,“背叛”“復仇”“搞笑戲謔”等成為看點,
2023-01-03 13:45
原標題:中國電影2022:現實主義、類型化與問題意識張沖2022年中國內地電影總票房約為286億,電影票房排行榜前幾位的有《長津湖之水門橋》《獨
2023-01-03 10:41
原標題:中國戲劇2022:走出“討好型人格”?閆小平在2022年很多個演出暫停的日子里,不少演職人員仍然在排練廳、劇場里孤獨地蹬踏,沒有全部
2023-01-03 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