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兩個接班人分食IPO,77歲高齡董事長成“端水大師”)
文/樂居財經 李姍姍
俗話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這句話在鄭友直一家身上應驗了。
(資料圖)
作為橡膠履帶企業金利隆的創始人,鄭友直的學歷并不高,初中畢業十多年后開始在臨海燒堿廠打工,當一名普通工人,隨后輾轉至臨海橡膠廠當供銷科長長達12年。
在橡膠廠工作的經歷讓鄭友直萌生了創業的想法,1994年開始先后創辦了金利隆鞋業和東方制鞋兩家生產膠鞋的公司,2003年二次創業成立了金利隆。
鄭友直的兩次創業,讓同樣學歷不高的兩個兒子拿到了“鐵飯碗”。
其中,中專學歷的鄭剛在1990年-1995年還是個體工商戶負責人,1996年開始在父親鄭友直的東方制鞋擔任總經理,目前擔任金利隆董事、總經理;初中畢業的二兒子鄭強,則從18歲開始便擔任東方制鞋營銷負責人,目前擔任金利隆董事、副總經理及銷售總監。
2020年,一直由鄭友直、章水娟夫婦二人共同持股的金利隆,在不到四個月時間內一口氣完成公司的減資、增資、股權贈與及股份制變更等一系列操作,并將兄弟二人拉進金利隆股東行列。
股權騰挪過后,金利隆開始謀求上市,于2021年初開啟上市輔導,擬沖刺深市創業板,并于近日更新招股書,中泰證券為其獨家保薦人。
此次上市,金利隆擬募集資金4.98億元,用于年產30萬條橡膠履帶建設項目2.7億元,研發中心建設項目3090.13萬元,營銷及服務網絡建設項目4730.56萬元,補充流動資金1.5億元。
而在上市輔導前,金利隆突擊分紅3億元,遠超報告期內三年半的凈利潤之和;利潤受原材料價格波動影響大,出現毛利率波動、增收不增利的情況;應收賬款快速走高,高產銷率與高庫存率的數據矛盾等,都是金利隆身上不容忽視的問題。
近半數員工未繳納醫保
金利隆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業,從股權結構上來看,鄭友直、章水娟夫婦通過江西鑫鑫間接持有金利隆35%的股份,二人還分別直接持股29.68%、3.49%,此外,鄭友直通過員工持股平臺聚利隆間接控制金利隆2%的股份,鄭友直之子鄭剛、鄭強分別直接持股12.5%和12.53%。
鄭友直、章水娟、鄭剛、鄭強一家四口可實際支配金利隆股份表決權的比例為95.2%,為金利隆共同實際控制人。剩下4.8%的股權由鄭友直弟弟之女的配偶劉志持有。
實際上,在金利隆自2003年成立之后的17年里,均由鄭、章夫婦共同持股,直到2020年下半年,二人在不到四個月時間內一口氣完成公司的減資、增資、股權贈與及股份制變更等一系列操作。
2020年9月,鄭友直、章水娟分別減資8930萬元和570萬元,金利隆的注冊資本由1億元減少至500萬元。
同年11月,江西鑫鑫以1元/注冊資本認繳新增出資3500萬元;鄭友直、章水娟均以2元/注冊資本分別認繳出資5000.8萬元、319.2萬元;同時,鄭友直將其持有的部分股權無償贈與其子鄭剛、鄭強;劉志、聚利隆則以4元/注冊資本分別增資480萬元和200萬元,增資完成后,金利隆的注冊資本增加至原來的1億元。緊接著,12月底,金利隆以凈資產折股方式整體變更為股份公司。
樂居財經《穿透IPO》注意到,作為金利隆創始人的鄭友直目前已77歲高齡,妻子章水娟76歲,此番股權變動的用意或正是將接班人鄭剛、鄭強拉入其中。
77歲的鄭友直,可謂是“端水大師”。他對鄭剛、鄭強分別無償贈與1250萬股、1253萬股,弟弟鄭強比哥哥鄭剛多了3萬股,持股比例為12.53%;與此同時,哥哥鄭剛出任公司總經理,弟弟鄭強出任副總經理。大兒子掌權,二兒子得利,也算公允。
完成股權騰挪的當年,金利隆進行大額現金分紅3億元,而報告期內(2019-2021年及2022上半年)三年半的凈利潤之和才僅有2.27億元,按股權比例來看,鄭友直家族分得2.86億元。
而大手筆分紅的同時,金利隆卻對手下員工十分吝嗇,有近半數員工未繳納醫保。
據披露,截至2022年6月末,金利隆共有員工713人,其中341人未繳納醫療保險,238人未繳納養老保險,64人未繳納失業保險,157人未繳納住房公積金。
對此,金利隆解釋稱,公司大多數員工已在縣城、村鎮有自有住房或因短期內無購房意愿/能力,更看重當期實際收入,個人承擔的社會保險費用與住房公積金將降低個人當期實際收入,故繳納意愿較低。同時,部分農村戶籍員工已在戶口所在地繳納城鄉居民基本醫療/養老保險,對于該部分員工,公司單獨為其購買了工傷保險。但截至2022年6月末,金利隆仍有49人未繳納工傷保險。
而因繳納工傷保險不規范,金利隆曾背上官司。2021年10月,金利隆一名員工因交通事故去世,并被認定為工亡,此前,該員工因個人債權債務原因以其堂弟名義在金利隆辦理入職手續,金利隆按照其提供的入職資料繳納了工傷保險。
上高縣社會保險事業管理局以該員工本人未在上高縣參加工傷保險,不符合工傷保險待遇償付規定為由,未對該員工工傷保險待遇作出賠付。隨后,金利隆以存在事實勞動關系、事實上的工傷保險關系為由提起行政訴訟,而這一訴訟被法院駁回。
成本上漲、增收不增利
金利隆是一家專注于從事橡膠履帶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的企業,主要產品包括工程履帶、農機履帶、特殊橡膠履帶、橡膠履帶塊等。
經營業績方面,2019年-2022年上半年,金利隆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5.87億元、7.02億元、7.66億元和4.56億元,年復合增長率14.17%,其中2020年和2021年營收增速分別為19.59%和9.12%。
營業收入逐年上升,但凈利潤卻出現波動,報告期內分別為4731.9萬元、7301.45萬元、5962.22萬元和4737.25萬元,2021年較2020年凈利潤下滑32.79%,出現增收不增利,這主要是營業成本大幅增長所致。
2019年-2022年上半年,金利隆營業成本分別為4.78億元、5.43億元、6.48億元和3.67億元。其中,2021年的營業成本增速為19.34%,是營業收入增速的一倍有余。
據招股書,金利隆營業成本的主要構成為直接材料,在營業成本中的占比超八成,而主要原材料包括芯金、橡膠、炭黑和鋼絲,這四大原材料的價格均在2021年出現不同程度的上漲,上漲幅度分別達21.3%、17.67%、55.52%和6.78%。
成本上漲的同時,作為主銷產品的工程履帶的銷售均價卻在下滑。2019年-2022年上半年,金利隆工程履帶的銷售收入占比分別為60.67%、57.07%、59.44%和69.71%,銷售均價分別為1691.43元/條、1615.43元/條、1575.79元/條和1811.48元/條,在2020年、2021年分別出現4.49%、2.45%的降價幅度。
這導致金利隆的毛利出現波動,報告期內,公司綜合毛利分別為1.1億元、1.6億元、1.18億元和8906.87萬元,綜合毛利率分別為18.72%、22.74%、15.41%和19.56%。其中,毛利在2021年下降了26.25%,毛利率下降了7.33個百分點,最終使得當年凈利潤也出現下滑。
樂居財經《穿透IPO》注意到,金利隆前五大供應商中,有多家為公司的關聯方。其中,2022年上半年的第五大供應商江西賽力特由公司控股股東江西鑫鑫持股87.14%,當期向其采購芯金2016.95萬元,占比6.73%。
此外,2019年-2020年,金利隆向鄭友直曾經參股的江西銀利隆采購芯金分別3508.35萬元、5436.04萬元,占比分別為8.69%、10.42%,分別為同期第三、第四大供應商。
金利隆表示,公司按照市場價格與江西銀利隆、江西賽力特進行采購,交易定價具有公允性,但具體交易價格金利隆并未充分披露。
招股書顯示,金利隆為一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019年-2021年,金利隆研發投入分別為2398.19萬元、2652.05萬元和2427.28萬元,占營收的比例分別為4.08%、3.78%和3.17%,超同行可比公司元創股份分別3.25、3.01、2.71個百分點。
報告期內,金利隆共獲取專利23項,其中發明專利有6項、外觀設計專利1項以及實用新型專利16項。從申請時間來看,有14項是在2020年申請,1項在2021年申請,還有3項是在2022年申請,存在上市前突擊申請專利的情況。
高產銷率與高庫存率矛盾
2019年-2022年上半年,金利隆橡膠履帶的產銷率分別為99.2%、99.57%、96.52%和96.75%,橡膠塊的產銷率分別為81.82%、94.02%、103.91%和97.76%,均保持高產銷率。
但與此同時,金利隆的存貨也在逐年上漲。期內分別為6700.15萬元、1.37億元、1.46億元和1.41億元,占流動資產的比重分別達20.46%、31.6%、36.15%、29.72%。
金利隆的存貨主要是庫存商品和原材料,其中,庫存商品分別為4563.21萬元、4305.43萬元、6617.87萬元和7882.47萬元,占存貨的比例分別為67.17%、31.33%、44.92%和55.2%,自2020年以來,整體呈上升趨勢,存在高產銷率與高庫存率的矛盾。
從金利隆的銷售區域來看,其外銷收入占據半壁江山,期內外銷收入占比分別達55.75%、52.12%、52.03%和59.4%,均超五成。
據披露,金利隆的前五大客戶也均為外企或國內企業轉銷出口。2019年-2022年上半年,金利隆向前五大客戶銷售金額分別為2.09億元、2.44億元、2.65億元和1.8億元,占銷售總額的比例分別為35.62%、34.72%、34.62%和39.52%。
不過,面對國外大客戶,金利隆難以掌握話語權,面臨賬款難收回的煩惱。2019年-2021年,金利隆來自當期前五大客戶的應收賬款分別為5277.17萬元、5677.96萬元、8074.58萬元,占前五大客戶銷售金額的比例分別達到25.25%、23.31%和30.49%。
不僅如此,金利隆的應收賬款也在逐年堆高并快速攀升。報告期各期末,公司應收賬款余額分別為1億元、1.12億元、1.47億元和1.78億元,占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達30.67%、25.58%、36.23%和37.3%。其中,2020年-2021年,分別同比增長12%、31.25%,2022年上半年較上年年末增長了21.09%。
從賬齡來看,2022年上半年,金利隆1年以內的應收賬款為1.76億元,1-2年的應收賬款為10.1萬元,壞賬準備879.63萬元,壞賬計提比例約為5%。
標簽: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新春聯誼會全網播出中國藝術報訊(記者金濤)由中國財貿輕紡煙草工會和中華全國總工會文工團聯合主辦的“溫暖有你共
2023-01-18 10:33
原標題:《論語》等中華典籍經典版本在滬展出中新網上海1月17日電(王笈)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和上海圖書館共同策劃主辦的“典籍里的
2023-01-18 10:48
原標題:歷代進士文化藝術聯展在故宮開幕當日,由故宮博物院、北京市文物交流中心、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主辦的“國子文脈——歷代進士文化藝術
2023-01-18 09:36
原標題:西安:趕大集看非遺文化年貨迎新春新華社記者姜辰蓉李亞楠伴隨著熱鬧的鑼鼓、舞獅和高亢的華陰老腔,陜西省西安市高陵區的年貨大集開
2023-01-18 09:49
原標題:吉祥文化主題展在長沙博物館開幕1月17日,“喜湘逢——湖南吉祥藝術大觀”在湖南長沙博物館開幕。人們在長沙博物館“喜湘逢——湖南吉
2023-01-18 09:56
原標題:《熊出沒·伴我“熊芯”》首映影廳笑淚交織中新網北京1月17日電(記者蘇丹)即將于大年初一上映的電影《熊出沒·伴我“熊芯”》日前在北
2023-01-18 09:56
原標題:山西太原:傳承城市文脈歷史名人為家鄉“代言”中新網太原1月17日電(高瑞峰趙娟)17日,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區,明朝中期名臣王瓊故居修復
2023-01-18 08:34
原標題:文旅融合新探索(引題)這些公園將變交響“樂”園(主題)廣州日報訊(全媒體記者張素芹通訊員陳瓊玲)日前,廣州交響樂團與廣州市林
2023-01-18 08:35
原標題:首批32項“山西文化記憶“項目發布云岡石窟、洪洞大槐樹等入選中新網太原1月17日電(高雨晴劉小紅)“人類石窟藝術經典杰作”云岡石窟、
2023-01-18 08:39
原標題:劇版《三體》熱播:超級科幻IP的“落地”中新網北京1月17日電(記者高凱)《三體》首部真人改編劇集近日登上熒幕,開播不久,關于該劇的
2023-01-18 08:44
原標題:現代科技賦能國粹京劇傳承與創新數智學生帶來藝術新體驗中新網上海1月17日電(記者陳靜)2023年《龍鳳呈祥》演播云上啟幕,民眾可通過多
2023-01-18 08:33
原標題:著名劇作家趙寰逝世(主題)一生淡泊名利,癡迷戲劇創作(副題)羊城晚報記者李麗著名劇作家趙寰于1月15日因病辭世,享年98歲。趙寰曾
2023-01-18 07:49
原標題:天博推出館藏宋元時期文物精品展(引題)鎮館之寶《雪景寒林圖》再露真容(主題)今晚報訊(記者高麗)天津博物館“再現高峰——館藏
2023-01-18 07:48
原標題:81歲“武術大師”于海逝世(主題)曾在電影《少林寺》中出演李連杰的師父、曇宗大師(副題)羊城晚報記者龔衛鋒1月16日,著名武術家、
2023-01-18 07:46
原標題:《解碼三體》上線!專家出鏡,劉慈欣任顧問羊城晚報記者龔衛鋒近日,電視劇《三體》登錄騰訊視頻。與此同時,首檔《三體》知識解讀節
2023-01-18 07:56
原標題:書春送福活動在天津南區舉辦(引題)津城書畫家揮毫潑墨迎新春(主題)今晚報訊(記者辛璇)昨日,由天津市關工委、市延安精神研究會
2023-01-18 07:49
原標題:重慶涪陵小田溪墓群清理一批商周遺存現早期巴人活動蹤跡中新網重慶1月17日電(景詩雁)記者17日從重慶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位于三峽庫
2023-01-18 05:37
原標題:中國古動物館兔年特展!“世界第一兔”5300萬歲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李祺瑤農歷癸卯兔年臨近,1月17日,中國古動物館《“兔年話兔”——
2023-01-18 05:45
原標題:新華全媒+|兔類三彩文創走俏新年將至,各式各樣的兔年主題非遺作品為年貨市場注入非遺文化,受到市民追捧。洛陽三彩釉色厚重、色彩絢
2023-01-18 05:34
原標題:《夜半歌聲》首輪圓滿收官(引題)夢回30年代海派劇院(主題)解放日報訊(記者諸葛漪)日前,由上海大光明文化(集團)有限公司與仙
2023-01-17 19:48
原標題:天津河北梆子劇院復排傳統大戲(引題)《徐九經升官記》《三上轎》新春亮相(主題)今晚報訊(記者王洋)作為“百戲迎春萬象新——天
2023-01-17 15:45
原標題:木版畫上的年味兒陜西日報記者申東昕要說過年,可繞不開年畫。哪戶人家過年家里不貼年畫,就顯得沒有年味兒。每逢新春佳節,陜西農村
2023-01-17 15:34
原標題:預售票房暫列春節檔新片票房榜首,上海出品《無名》回到故事發生地(引題)《無名》上海“有聲”:聚焦抗戰時期隱蔽戰線(主題)解放
2023-01-17 15:36
原標題:閔行推出國家級展覽和“我在閔行過大年”新春文旅活動(引題)“文化盛宴”奏響春天序曲(主題)解放日報訊(記者黃勇娣)今天,第十
2023-01-17 15:47
原標題:寶庫匠心系列“如瓷,出色。”(引題)現代陶瓷絢爛長卷(主題)解放日報訊(記者李君娜)新年伊始,寶庫匠心館系列大展系列的第二展
2023-01-17 1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