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環球新視野】著名劇作家趙寰逝世

時間:2023-01-18 07:49:15    來源:羊城晚報    

原標題:著名劇作家趙寰逝世(主題)


(資料圖)

一生淡泊名利,癡迷戲劇創作(副題)

羊城晚報記者 李麗

著名劇作家趙寰于1月15日因病辭世,享年98歲。趙寰曾任廣州軍區戰士話劇團團長,曾創作話劇《南海長城》、電影《董存瑞》等優秀作品。其子趙星告訴羊城晚報記者:“父親生前無欲無求,唯癡迷戲劇創作,甚至稱得上執著。”

對舞臺的熱愛源于國粹京劇

趙寰1925年11月7日出生于遼寧丹東,后入讀燕京大學新聞系,1949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曾任廣州軍區戰士話劇團團長、創作組長。趙寰生前曾撰寫話劇劇本《南海長城》《秋收霹靂》《神州風雷》《馬克思流亡倫敦》等,編劇并執導了話劇《馬克思流亡倫敦》《李闖王進京》。20世紀50年代,趙寰作為編劇之一,參與創作電影《董存瑞》,該片后來成為紅遍大江南北的名作。

“父親生前曾跟我說,他對舞臺的熱愛源于國粹京劇。”趙寰之子趙星告訴羊城晚報記者,“父親小時候,京劇班子常去丹東演出,每次他都想方設法去看,尤其癡迷周信芳大師的演出。”后來在燕京大學求學時,趙寰加入了大學的劇社,擔任編劇和導演。1948年,趙寰前往解放區參加革命,并于次年光榮加入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在軍中擔任創作組創作員,從此正式開啟其持續了大半生的戲劇創作生涯。

在歌劇基礎上創作電影《董存瑞》

趙寰的妻子李榮賢回憶趙寰創作《董存瑞》的過程:“其實當時他們是先創作了歌劇,后來又在歌劇的基礎上創作了電影。”1950年,董存瑞的故事在全軍已有一定反響。一次,趙寰采訪董存瑞的戰友郅順義,后者沒怎么談自己,卻回憶了不少董存瑞生前的故事。趙寰被董存瑞的精神深深打動,并萌生了要以其為主人公創作戲劇作品的想法。后來,趙寰與解放軍第46軍的編劇董曉華一道,在兩個多月的時間里,創作完成了歌劇《舍身炸碉堡》的劇本。1951年5月,《舍身炸碉堡》在部隊演出,受到廣泛好評。之后,該劇前往北京進行匯報演出,并在匈牙利參加了世界青年聯歡節的演出。

正是歌劇《舍身炸碉堡》的成功,為后來電影《董存瑞》的創作奠定了基礎。為此,丁洪、董曉華、趙寰三位電影版的編劇采訪了更多董存瑞的戰友和家人,并赴董存瑞戰斗過的地方實地采風。在撰寫劇本的過程中,三位編劇還創作了長篇小說《董存瑞的故事》。1955年元旦,電影《董存瑞》上映,迅速火遍全國。影片入選電影百年百部經典影片,并獲文化部1949-1955年優秀影片一等獎。

趙寰生前曾如此評價這部電影:“《董存瑞》是源于生活而又回歸生活的,英雄舍身炸碉堡的壯舉是任何一個編劇、導演也創作不出來的。因為,世界上只有一個董存瑞。”

趙星回憶,父親一生專注于戲劇,對名利相當淡泊,在擔任廣州軍區戰士話劇團團長期間也始終堅持創作。“他一直保持著一個習慣:每次演出都認真記錄觀眾的反應。如果哪一處觀眾反應不好,很可能第二天演出時就已經改了。”趙星回憶,趙寰年近六十歲時,因一次演出臨時缺人,有機會上臺客串了一把配角,“他為此興奮了很久”。

標簽: 羊城晚報 廣州軍區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