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原標題:首批32項“山西文化記憶“項目發布 云岡石窟、洪洞大槐樹等入選
中新網太原1月17日電 (高雨晴 劉小紅)“人類石窟藝術經典杰作”云岡石窟、“海內外華人尋根祭祖的精神家園”洪洞大槐樹、“世界文化遺產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平遙古城……1月17日,山西對外發布首批32項文化記憶項目。
山西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文明遺跡不勝枚舉,文脈傳承源遠流長,文化記憶多彩厚重。“山西文化記憶”項目征集評選活動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廳發起。自2022年啟動以來,活動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吸引大批海內外鐘情山西文旅的人士參與、熱議。
經過為期兩周的線上征集、投票,最終,專家組結合線上投票情況,評選出首批山西文化記憶項目32項,包括:云岡石窟、平遙古城、五臺山、壺口瀑布、丁村遺址、河東鹽池、陶寺遺址、晉祠、晉國博物館、寒食節·綿山、趙氏孤兒·藏山、天龍山石窟、佛光寺、懸空寺、解州關帝廟、雁門關、應縣木塔、永樂宮、洪洞大槐樹、太原雙塔·永祚寺、磧口古鎮、皇城相府、晉商票號、紅軍東征、八路軍太行紀念館、平型關大捷、晉綏邊區革命舊址、太行板山、右玉精神、申紀蘭·西溝、山西杏花村汾酒、山西老陳醋。
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廳二級巡視員王霽鴻說,這些項目以文化遺產和文化景觀為主,兼顧現當代,覆蓋全省11市,較為全面地展現了山西的悠久歷史與深厚底蘊,“有利于以點帶面,加快推進文旅深度融合,更好展示三晉大地獨有的人文魅力”。
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何東海說,洪洞大槐樹作為移民的重要發生地,在整個中國歷史上起著積極作用。“我們將秉承先祖遺志,讓中華傳統文化代代相傳。”陶寺遺址是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四大早期都邑性遺址”之一。陶寺遺址發展中心主任趙寶貝表示,“將加快工程項目建設,通過各類文化活動、節慶活動等,提高陶寺遺址知名度。”
據悉,項目發布后,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廳將聯動各大媒體平臺開展全方位、立體化系列宣推,推動相關文創產品開發,啟動后續評選活動,提升公眾關注度。
上一篇:劇版《三體》熱播:超級科幻IP的“落地”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首批32項“山西文化記憶“項目發布云岡石窟、洪洞大槐樹等入選中新網太原1月17日電(高雨晴劉小紅)“人類石窟藝術經典杰作”云岡石窟、
2023-01-18 08:39
原標題:劇版《三體》熱播:超級科幻IP的“落地”中新網北京1月17日電(記者高凱)《三體》首部真人改編劇集近日登上熒幕,開播不久,關于該劇的
2023-01-18 08:44
原標題:現代科技賦能國粹京劇傳承與創新數智學生帶來藝術新體驗中新網上海1月17日電(記者陳靜)2023年《龍鳳呈祥》演播云上啟幕,民眾可通過多
2023-01-18 08:33
原標題:著名劇作家趙寰逝世(主題)一生淡泊名利,癡迷戲劇創作(副題)羊城晚報記者李麗著名劇作家趙寰于1月15日因病辭世,享年98歲。趙寰曾
2023-01-18 07:49
原標題:天博推出館藏宋元時期文物精品展(引題)鎮館之寶《雪景寒林圖》再露真容(主題)今晚報訊(記者高麗)天津博物館“再現高峰——館藏
2023-01-18 07:48
原標題:81歲“武術大師”于海逝世(主題)曾在電影《少林寺》中出演李連杰的師父、曇宗大師(副題)羊城晚報記者龔衛鋒1月16日,著名武術家、
2023-01-18 07:46
原標題:《解碼三體》上線!專家出鏡,劉慈欣任顧問羊城晚報記者龔衛鋒近日,電視劇《三體》登錄騰訊視頻。與此同時,首檔《三體》知識解讀節
2023-01-18 07:56
原標題:書春送福活動在天津南區舉辦(引題)津城書畫家揮毫潑墨迎新春(主題)今晚報訊(記者辛璇)昨日,由天津市關工委、市延安精神研究會
2023-01-18 07:49
原標題:重慶涪陵小田溪墓群清理一批商周遺存現早期巴人活動蹤跡中新網重慶1月17日電(景詩雁)記者17日從重慶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位于三峽庫
2023-01-18 05:37
原標題:中國古動物館兔年特展!“世界第一兔”5300萬歲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李祺瑤農歷癸卯兔年臨近,1月17日,中國古動物館《“兔年話兔”——
2023-01-18 05:45
原標題:新華全媒+|兔類三彩文創走俏新年將至,各式各樣的兔年主題非遺作品為年貨市場注入非遺文化,受到市民追捧。洛陽三彩釉色厚重、色彩絢
2023-01-18 05:34
原標題:《夜半歌聲》首輪圓滿收官(引題)夢回30年代海派劇院(主題)解放日報訊(記者諸葛漪)日前,由上海大光明文化(集團)有限公司與仙
2023-01-17 19:48
原標題:天津河北梆子劇院復排傳統大戲(引題)《徐九經升官記》《三上轎》新春亮相(主題)今晚報訊(記者王洋)作為“百戲迎春萬象新——天
2023-01-17 15:45
原標題:木版畫上的年味兒陜西日報記者申東昕要說過年,可繞不開年畫。哪戶人家過年家里不貼年畫,就顯得沒有年味兒。每逢新春佳節,陜西農村
2023-01-17 15:34
原標題:預售票房暫列春節檔新片票房榜首,上海出品《無名》回到故事發生地(引題)《無名》上海“有聲”:聚焦抗戰時期隱蔽戰線(主題)解放
2023-01-17 15:36
原標題:閔行推出國家級展覽和“我在閔行過大年”新春文旅活動(引題)“文化盛宴”奏響春天序曲(主題)解放日報訊(記者黃勇娣)今天,第十
2023-01-17 15:47
原標題:寶庫匠心系列“如瓷,出色。”(引題)現代陶瓷絢爛長卷(主題)解放日報訊(記者李君娜)新年伊始,寶庫匠心館系列大展系列的第二展
2023-01-17 15:53
原標題:首屆央華·保利劇場戲劇節收官北京晚報訊(記者王潤)日前,首屆央華·保利劇場戲劇節畫上了完美句點。本屆央華·保利劇場戲劇節自1月
2023-01-17 14:46
原標題:內蒙古鄂托克旗木凱淖爾鎮文化站:(引題)讓農牧民“唱村歌過大年”(主題)中國文化報駐內蒙古實習記者王慧遼闊的原野、湛藍的天空
2023-01-17 14:45
原標題:山東聊城市雜技團:(引題)新劇目與傳統絕活擰出彩(主題)中國文化報駐山東記者?孫叢叢新春臨近,基層院團又迎來了忙碌的演出季。
2023-01-17 14:41
原標題:爆款動畫片《中國奇譚》,為什么會這么火?中新網北京1月17日電(記者上官云)2023年伊始,動畫短片集《中國奇譚》成為網絡上的熱門話題
2023-01-17 14:42
原標題:安徽黟縣西遞鎮文化站:(引題)楹聯寫滿文明鄉風(主題)中國文化報駐安徽實習記者孔令暉春節將至,安徽黟縣西遞鎮文化站更加熱鬧起
2023-01-17 14:35
原標題:歡喜過年!這些鄉村好物你了解多少?中新網北京1月17日電(記者上官云)近日,“瑞雪紅梅歡喜過年”——游購鄉村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在中國
2023-01-17 13:54
原標題:侗家“鼟鑼”敲出濃濃年味鬧出暖暖鄉情你認識“鼟”字嗎?上面一個“鼓”,下面一個“登”,讀作tēng,擬聲詞,指鼓聲。“鼟鑼”是侗
2023-01-17 13:32
原標題:兔年博物館尋兔:四千年前的兔子長啥樣?四千年前的兔子在中華先民眼中是什么樣子?在我國首座考古學科專題博物館陜西考古博物館中,
2023-01-17 1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