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吹“金”浪舞,雁鳴“草”歸倉。2022年,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扎賚特旗農業生產再度喜獲豐收。在45億斤左右糧食實現顆粒歸倉的同時,300萬噸秸稈從曾經的無人問津、“一燒了之”,到如今的“飼料化”“燃料化”“肥料化”,既解決了秸稈禁燒的難題,促進了農民增收,收獲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也走出了一條綠色環保的鄉村振興路。
“小秸稈”變身精飼料
【資料圖】
時值玉米收割季節,走進巴彥扎拉嘎鄉農場村種植戶皋志福家的玉米田間,一臺新型玉米收割機正在玉米田間往來作業。一穗穗金黃的玉米在收割、粉碎、提升后“噴涌”至在一側隨行的裝載車輛上。
“今年用了這臺新型玉米收割機,不僅玉米收割損耗低,而且玉米秸稈可以和玉米棒子同時收,拉回家直接就可以喂牛羊了,不僅來年不用‘點荒’了,而且還能省出一大筆飼料錢。”
這臺讓皋志福連連稱贊的新型收割機是巴彥扎拉嘎鄉農場村扎賚特旗鴻陽農牧業專業合作社今年斥資40余萬元新購置的致富“法寶”。
“收割的秸稈沒有雜質,是牛羊非常好的飼料,家里有牛羊的自己拉回家喂牛羊,沒有牛羊的我們就折價回收,我們已收割玉米近2000畝,自己折價回購的1000畝玉米黃貯飼料也已經儲備完畢,平均1畝地能收草料1500多斤,可供1頭牛吃2個月左右,足夠自己養殖的280余頭肉牛吃到來年開春了,綜合算下來可以節省飼料成本十余萬元。”合作社負責人付明給記者算了這樣一筆收益賬。
據巴彥扎拉嘎鄉宣傳委員李偉娜介紹,巴彥扎拉嘎鄉全鄉肉牛存欄量達到6萬余頭、肉羊存欄也已突破10萬只,今年全鄉16.5萬畝的玉米播種面積,在新型玉米秸稈回收利用機械設備的有力,總飼草料轉化量已經超過6.6萬噸。
“小秸稈”變身熱燃料
前幾天,在一車車金燦燦的玉米被“顆粒歸倉”的同時,勤勞的“新農人”早已迫不及待地駕駛著玉米秸稈打包車輛駛入收獲后的玉米田間,在收割機的高速運轉下,散落在田間的玉米秸稈,被打成或圓或方的秸稈包整齊地擺放在田間,等待著運載車輛將它們運往秸稈做“主角”的清潔能源企業。
與此同時,在扎賚特旗永林生物質熱電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的機器嗡鳴聲不絕于耳。集控室內,一塊碩大的電子監視屏上方實時顯示著已投用機組的各項運行參數;監視畫面區域則被不均勻地切分為60余個場景,實時上演著秸稈變身之旅。
據了解,總投資3.16億元的扎賚特旗永林生物質熱電建設項目,已于今年10月完成全部電、熱管網并網建設,目前年發電量可達2.16億千瓦時,可提供清潔能源供熱面積超200萬平方米。在清潔能源被源源不斷輸出的同時,該項目的建成也為扎賚特旗秸稈“飼料化”利用以外,提供了“能源化”利用的新選擇。
“作為一家清潔能源生產企業,我們主要以秸稈等生物質為生產原料,每年可消納秸稈28萬余噸,大約節約標煤10.04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0.5萬噸,既幫助當地農民通過售賣秸稈提升了經濟效益,同時也實現了清潔能源高效利用的生態效益。”扎賚特旗永林生物質熱電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鑫淼介紹說。
當下,勤勞的扎賚特“新農人”繁忙的身影卻沒有停歇,你方唱罷我登場,一臺臺玉米收割機、運載車滿載收獲駛離田間,一輛輛玉米秸稈還田深翻機、土壤深松機接棒穿梭,伴隨著一片片金色的耕地被翻新的黑土替代,扎賚特旗新一年的美好風景,已經在“新農人”勤勞的勞作和美好期許中悄然“著墨”。
“小秸稈”變身土肥料
2022年,扎賚特旗好力保鎮蒙業水稻專業合作社的2000畝水稻喜獲豐收的過程中,在水稻全機械化收割“顆粒歸倉”的同時,十余臺秸稈打包機械“結伴同行”,一排排“平躺”著的秸稈被打捆機瞬間“吸走”,經過旋轉、壓實、打捆,變成一捆捆圓柱形的秸稈包。隨后,抓草機和運輸車協同配合,秸稈全部被清運出農田。
“我們從10月8日開始水稻收割的同時秸稈離田包括秋翻整地工作就同步進行了,目前合作社的秸稈離田和秋翻整地工作已經全部結束,預計11月中旬合作社帶動水稻種植戶的水稻田秋翻整地也能全部完成,也是想通過這種實際對比,讓更多周邊水稻種植戶,認識到秸稈離田和秋翻整地的優勢和好處。”扎賚特旗蒙業水稻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魏建明在組織機械為帶動農戶進行秋翻整地的間隙對記者說道。
“秋翻整地工作是我們扎賚特旗農業生產中一個重要的環節,目前已經全部進入高峰期,通過秋翻整地不僅可以解決以往春季農民點荒的問題,將一定比例的秸稈進行深翻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耕地的有機質和微生物含量,非常有助于提升地力。”扎賚特旗農牧業和科技事業發展中心高級農藝師于長生告訴記者。
通過多年的實踐推廣,“秸稈是寶,取之于田、還之于田,可以多打糧、促增收”的理念深植在扎賚特旗廣大農民心中,秸稈綜合利用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目前,全旗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0%左右,走出了一條秸稈綜合利用產出高效、資源節約、環境優美、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農業現代化道路。
作者:張文興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李昊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河北蔚縣:文化進萬家老戲傳新聲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蘭德華通訊員藺媛媛“金秋華夏彩旗揚 ”臺上表演精湛,唱腔優美,臺下群眾歡
2022-12-05 08:48
原標題:“陸游的鄉村世界”火了中國文化報記者?黨云峰2022年是南宋詩人陸游誕辰897周年。為進一步弘揚宋韻文化,擦亮“宋韻越城”和“陸游詩
2022-12-05 08:49
【視線】原標題:《風味人間》第四季將谷物匯集成篇(引題)每一種谷物都有自己的“人生故事”(主題)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陳俊宇“谷物是人類
2022-12-04 20:40
原標題:重慶合川發現春秋時期巴文化遺存出土各類器物278件記者日前從重慶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在歷時6個多月的搶救性考古發掘后,重慶合川
2022-12-04 05:34
原標題:京津冀三地協同立法推進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為加強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進一步提升京津冀協同發展水平,2022年12月1日,天津市
2022-12-04 05:38
原標題:2023年故宮博物院年票12月1日開售每張300元中新網12月1日電故宮博物院近日發布關于2023年故宮博物院年票發售的公告。2023年故宮博物院年
2022-12-02 19:42
原標題:文旅部:將劇本娛樂經營場所全面納入監管視線據文化和旅游部網站消息,近日,文旅部市場管理司召開全國劇本娛樂管理工作視頻會,督促
2022-12-02 19:43
原標題:嘉陵江下游發現春秋時期巴文化遺存新華社重慶11月30日電(記者劉恩黎)記者日前從重慶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在歷時6個多月的搶救性考
2022-12-02 09:31
解碼·博物館文創產品開發原標題:對話甘肅省博物館文創中心設計師團隊——(引題)精美靈動的文創產品這樣產生(主題)人民日報記者付文核心
2022-11-30 16:43
原標題:山西展出商周青銅盤珍品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鄒雅婷西周晉叔友父盤。山西博物院供圖近日,“盤之典——商周青銅盤特展”在山西博物院開
2022-11-30 05:49
原標題:剛剛!“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申遺成功!北京時間11月29日晚,我國申報的“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成功通過評審
2022-11-30 05:30
權威快報原標題:“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申遺成功記者從文化和旅游部獲悉,北京時間11月29日晚,我國申報的“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
2022-11-30 05:32
原標題:河南仰韶村遺址發現5000多年前大型房屋基址新華社鄭州11月28日電(記者桂娟、史林靜)130平方米的大房子、“混凝土”地坪、大型防御壕
2022-11-29 08:45
解碼·博物館文創產品開發原標題:復原技藝,轉化創意,組建樂團(引題)曾侯乙編鐘的文創旅行(主題)人民日報記者李霞當前,依托博物館等文
2022-11-29 05:34
原標題:江蘇鹽城建湖縣出土1 5噸唐宋錢幣11月28日,新江蘇記者從鹽城市建湖縣文旅部門獲悉,該縣岡西鎮雙墩村發現一處北宋末年的錢幣窖藏遺存
2022-11-29 05:34
原標題:李仁清:拓古傳今“復活”石雕在位于鄭州市金水區文化館的工作室里,李仁清查看完成后的拓印作品(11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李安攝上
2022-11-28 22:45
原標題:多元粵劇節目亮相香港“粵劇日”活動新華社香港11月27日電(記者黃茜恬)香港特區政府康文署27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和香港太空館舉行一年
2022-11-28 17:27
原標題:新聞特寫丨古船“歸港”海洋木質文物該如何保護?眼前,這個在江面上行駛的長方形大家伙,名叫“奮力輪”。在它懷抱里,靜靜躺著一個
2022-11-28 05:25
原標題:海南省第六屆少數民族文藝會演開幕新華社客戶端海口11月27日電(周慧敏、譚生其)為繁榮和發展海南省少數民族文化,促進各民族交往交
2022-11-28 05:38
原標題:在古鎮見證戲劇“豐碩生長”——第九屆烏鎮戲劇節開幕記者:段菁菁、鄭夢雨25日晚,在位于浙江省桐鄉市的烏鎮大劇院,烏鎮戲劇節發起
2022-11-27 15:31
原標題:《愛的二八定律》熱播引發觀眾思考人生態度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蘇墨)都市情感劇《愛的二八定律》正在騰訊視頻熱播。該劇
2022-11-27 07:34
【視線】原標題:硬核科技助力中國水下考古取得新的歷史性突破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蘇墨22根巨型弧形梁組成的長48米、寬19米、高9米、重約8800
2022-11-27 07:45
原標題:《平民英雄張富清傳》研討會舉辦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鄒明強)近日,湖北省報告文學學會在省文聯主辦了《平民英雄張富清傳
2022-11-27 05:41
原標題:通向未來的階梯人們常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實際上,這句話因蘊含著形而上的想象而意蘊非常,喜歡開卷的文豪們幾乎難以用有限且
2022-11-27 05:41
【新書榜單】原標題:日常的點滴與自然的優雅《游世與自然生活》顏世安著?湖南人民出版社作者以隱者傳統和道家思想為背景,以郭象所注《莊子
2022-11-27 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