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專欄 > 正文

陜西涇陽:推進數字鄉村建設 賦能鄉村振興

時間:2022-12-07 08:52:28    來源:中國農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建設數字鄉村是鄉村振興的戰略方向和重要抓手。近年來,陜西省涇陽縣將加快推進數字鄉村建設作為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實現農民美好生活、提升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要要求,以數字鄉村建設,賦能鄉村振興。

補齊數字基建短板,織密持續發展“高速網”。農村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是數字鄉村建設的重要支撐,是鄉村長遠發展的基石;涇陽縣依托數字鄉村智慧大屏,通過整合“平安鄉村”“天翼云播”“智慧黨建”“村務公開”多種項目,構建鄉村數字信息資源共享體系,實現業務統一、流程統一、數據統一、管理統一,推動形成縣、鎮、村三級治理體系數字融合新局面,實現跨層級、跨鄉鎮、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的協同管理和服務;據悉:該縣因地制宜布局5G、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型數字基礎建設,計劃投資3080萬元,實施數字鄉村建設工程,改造升級農村光網,建設5G基站、寬帶端口、網絡監控點等基礎設施,目前縣域內寬帶、4G網絡、5G信號已實現全覆蓋,5G用戶6.5萬戶,5G+工業互聯企業1家,5G基站104個,打造數字鄉村標桿64個,使數字要素加速流通;注重推動傳統基礎設施轉型,讓農田、水利、鄉村公路、電力助推鄉村發展駛入“快車道”。

構建智慧農業應用,鋪就產業融合“致富路”。涇陽縣利用數字技術提升產出率,積極推廣以智能化為主要特點的現代化農業,在農業生產深度應用數字技術,讓生產機械化、管理可控化,通過運用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手段開展智慧畜牧·科技助農,“智慧畜牧”是通過實時收集并分析現場數據及部署指揮機制的方式,從選種、養殖、生長監測、出欄、收購、深加工、配送直到大眾購買全部環節都將變得透明且可追溯,從源頭上保證了農副市場整體穩定的發展態勢,達到提升運營效率、擴大收益、降低損耗的目的,變傳統的“靠天吃飯”為靠“數”收貨;利用數字技術打通生產、流通、銷售環節,建強農村物流信息“高速公路”,實施村級綜合服務設施提升工程,建成1個縣級、8個鎮級電子商務運營中心和133個村級電子商務服務網點;在淘寶、天貓、蘇寧易購等平臺開設店鋪近700家,注冊登記的物流快遞公司12家,實現多家物流公司縣鎮村24小時配送;2022年,該縣農副產品、民俗產品網絡銷售額達到3.5億元,電商交易額達到11.2億元。

創新“數字鄉村+模式,奏響鄉村振興“交響曲”。以“數字涇陽”建設為引領,推行“數字鄉村+”工程;“數字鄉村+黨建”是智慧黨建和政務公開基于IPTV 大屏創建的專區,滿足鄉、鎮、村委黨組織在線進行黨員教育、動態發布、活動組織、線上學習等需求;“數字鄉村+宣傳”以電視為鏈接樞紐,全方位填充政府應用,將政務管理和群眾感知相融合,將電視屏幕作為政府宣傳的主力軍、主流傳播媒體,便于政務智慧化+便民化,為基層政府和群眾互動提供窗口;“數字鄉村+平安”是中國電信智慧平臺和家庭云存儲能力為用戶提供的智慧家庭產品,采用天翼看家攝像頭,安裝在鄉村、社區里的關鍵路口、密集人群的私宅屋檐下,可隨時隨地查看家中情況及云端存儲的歷史錄像,政府可通過數字鄉村智慧大屏隨時查看戶外公共區域攝像頭視頻,參與綜合治理、環衛監管、治安防范,促進鄉村治理現代化;“數字鄉村+辦公”以天翼高清IPTV機頂盒為終端載體,通過云化技術與家庭電視組成一臺家用電腦,為村委及村民提供在家大屏學習網課和簡單辦公娛樂等服務。

依托智慧振興系統,鞏固脫貧成果“一鍵知”。助力鄉村振興、智慧振興防返貧功能以鞏固當前階段脫貧成果體系的工作為目標,建立健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長效機制。在源頭拓展風險識別的方式,對監測對象重點監測和管理,實行措施全過程跟蹤。智慧振興鄉村助力體系是基于鄉村信息資源數據庫的建立,通過對產業等方面的動態維護,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監測覆蓋所有農村人口。

截至目前,涇陽縣已建成數字化視聯網應用平臺148個,做到了行政村全覆蓋,共架設平安鄉村室外監控點位1.1萬個。建設開通公共區域平安聯防監控、天翼云廣播(村村響大喇叭)1095處。實現村村可監視、村村大喇叭,為平安創建、智慧黨建、疫情防控、應急調度提供了數字化的基礎支撐,開拓了鄉村治理體系新的模式和路徑,也有效提升了廣大群眾的獲得感和安全感。

作者:寇師凡 張永紅

標簽: 數字鄉村 數字技術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