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即時 > 正文

數字化正在成為中小微企業的必選項:來自APEC的觀察

時間:2022-12-07 15:41:13    來源:網經社    

導語 -

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二十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于11月19日在泰國曼谷閉幕。廣大中小微企業經營者、上下游合作伙伴、經濟學與商業發展研究者欣喜地看到,“增強中小企業‘專精特新’能力”的“中國方案”,寫入了《2022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宣言》:


(資料圖)

“為實現疫后經濟復蘇,我們將優先推動以增長為重點的結構性改革,實現包容、可持續和創新改革,包括為所有企業特別是中小微和初創企業創造有利環境,增強中小企業‘專精特新’能力,促進其提高生產力并融入國際市場。”

亞太經合組織工商咨詢理事會(ABAC)下設的“中小微企業與包容性工作組”今年年初就注意到,疫情正在加速改變中小企業發展環境。該機構與南加州大學馬歇爾商學院合作編寫了題為《中小微新經濟:疫情后的增長驅動力》的報告,全面概括和分析21個APEC經濟體的中小微企業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探討各方應如何幫助它們應對疫情、實現增長。報告作重要參考文件,提交APEC第二十九次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報告在撰寫過程中,深入訪談各經濟體中小微企業領域的專業機構,廣泛征求意見。阿里研究院作為中國大陸接受訪談的兩家機構之一,向報告課題組介紹了對中國中小企業的觀察,尤其是中國數字技術幫助中小企業成長的經驗與實踐。

以下結合阿里研究院觀點,對該報告中與數字經濟有關內容摘要如下:

- 01-疫情改變了中小微企業的發展環境

疫情給APEC經濟體的中小微企業帶來了普遍的挑戰。一半以上的中小微企業受疫情影響不得不關停,包括許多以前財務狀況良好的企業。隨著各國邊境管控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供應鏈活動急劇收縮,相關成本是以前的兩倍以上。幸存下來的中小微企業,要么舉債維持經營,要么依賴政府緊急資金支持。中小微企業普遍提及,最重要的困難是對生存的不確定感。

這種危機之下,數字化成為中小微新經濟的“必選項”和“首選項”。各個經濟體的受訪機構普遍談到,中小微企業正在加速擁抱數字技術。由互聯網平臺等提供的數字化工具和服務,為中小微企業打開了鏈接客戶、獲得訂單的新機會。傳統商業網絡,由此正在迅速發展成為數字平臺連接的生態系統。同時,中小微企業正在想盡一切辦法,利用數字資源(例如視頻會議、信息共享平臺等)來解決自身業務問題。但報告也發現,數字技能比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許多中小微企業缺乏與數字經濟有關的知識和人力資本儲備,以及缺乏能快速消化的數字化解決方案。報告認為,繼續發展和推廣數字技能,對于中小微企業的持續增長和整體經濟至關重要。并且,數字化預計將徹底改變勞動力和人力資本格局。

-02-中小企業數字化:史無前例的機遇

疫情徹底改變了中小微企業的發展局面加速了數字化轉型進程。

研究顯示,由于新冠疫情的發生,全球的數字經濟進程至少加快了7年、亞太地區的數字經濟進程加快了10年。數字化進程為中小微企業創造了新的機遇,特別是在電子商務、數字營銷、線上辦公、線上培訓等領域。這種劇烈的變化也帶來了巨大的挑戰,中小微企業的數字鴻溝迅速擴大和顯現。報告課題組對21個APEC經濟體中小微企業的調研顯示,88%的企業沒有深刻認識當前和未來面對的數字化挑戰,67%的企業表示可獲得的數字化技能培訓非常有限,61%的企業目前尚未開展電子商務,53%的企業目前尚未采購云計算服務。

“數字生態系統”正幫助中小微企業實現疫情后的蓬勃發展

報告認為,數字技術的應用,能夠從以下方面驅動中小企業成長:

電商幫助中小企業拓展國際市場,簡化和優化跨境貿易流程

為中小企業增加觸達客戶的渠道、增強客戶服務能力,進而改善客戶體驗

生成和留存商業運營的數據記錄,用于企業信用價值評估、獲得信貸支持

通過互連、自動化和大數據預測,提高企業供應鏈管理的效率

讓中小企業接入全球人才庫,能夠遠程利用具備各種技能的人力資源

簡化涉企政務服務的流程和成本,增強透明度和政府公信力

具有包容性,幫助女性和少數弱勢群體克服障礙、創業并進入新市場

報告特別強調了“數字生態系統(Digital Ecosystems)”的重要性。報告認為,中小微企業無法僅靠自有資源實現數字化轉型的目標。置身于數字生態系統當中,中小微企業可以更廣泛地接入數字化資源,更好利用企業應用程序和數據集成,構建自動化業務流程,進而更好滿足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開發更具創新性的商業模式,不斷通過市場反饋來測試和迭代,實現在價值鏈上的躍升。報告指出,互聯網平臺企業是構建數字生態系統的典型代表,如亞馬遜、阿里巴巴、易貝、愛彼迎等。報告呼吁,APEC各經濟體應該對數字生態系統的構建給予大力支持。

報告例舉了數字生態系統中兩個重要的服務要素,電子支付服務和云計算服務。

電子支付讓中小微企業在實體經營之外,還能夠通過線上等渠道實現更高的成交額。政府對電子支付的認可和支持,將顯著激勵中小微企業采用這些技術,從而促進傳統和非傳統銀行之間的健康競爭,并鼓勵經濟中的金融創新。

云計算的靈活性和可擴展性,能夠大幅減免中小企業的技術基礎設施投資和技術升級成本。使中小微企業能夠克服實體辦公室的局限性,員工隨時隨地工作,從而使中小微企業更加敏捷、更有彈性和聯通性。

數字貿易創新正將更多的中小微企業接入全球價值鏈

中小微企業參與跨境貿易的兩種途徑:直接跨境貿易和參與全球價值鏈(GVC)。直接跨境貿易,是以傳統貿易或者電子商務的方式,出口商品和服務。參與全球價值鏈,是作為中間產品或服務的提供者參與貿易。根據WTO的研究,全球三分之二的貿易是通過全球價值鏈進行的,這對中小微企業來說是巨大的機遇。無論哪種方式,全球化都能促使中小微企業打破小規模、低增長、低生產率的負向循環,在更廣闊的市場建立比較優勢。

數字技術增強了全球價值鏈內部的聯系、協作和創新。阿里巴巴、Facebook等數字平臺/市場的出現,正在為中小微企業從事貿易創造新的機會。圍繞數字平臺構建的數字生態系統,可以補充甚至取代全球價值鏈,成為中小微企業參與國內和跨境貿易的工具。

- 03 -政策建議

政策建議:后疫情時期布局產業政策時,各經濟體當局都應重視兩個優先,即數字經濟政策中的“中小微優先”,中小微企業扶持政策中的“數字優先”

數字經濟政策中的“中小微優先”,可能包括:

全面認識數字經濟與中小微企業的魚水關系,在制定數字經濟的發展政策和監管政策時,充分考慮數字經濟生態內中小微企業的福祉;

電商幫助中小企業拓展國際市場,簡化和優化跨境貿易流程;

找準中小企業數字化需求,鼓勵支持輕量適用的數字化工具的開發和推廣;

中小微企業扶持政策中的“數字優先”,可能包括:

在提供稅收減免、融資貼息等短期紓困政策的同時,認同數字化是中小微企業降本增效、獲得新機會的必選項;

在幫助中小企業解決需求和成本等傳統問題時,多考慮用數字化的新辦法,例如通過優化外貿管道和規則、實現全面數字化來幫助中小企業降低外貿門檻,例如鼓勵信用質押來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

彌合數字鴻溝,借助市場化力量,增強中小微企業的數字化素養和知識人才儲備;

正如《2022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宣言》所強調的——

“數字技術和創新可以發揮更大作用,推動包容和可持續增長,提升服務可及性,改善民生。要消弭數字鴻溝,提升數字基礎設施可及性,支持發展數字技術和數字能力。要促進數據流動,加強數字交易中消費者和商業信任。”

標簽: 小微企業 生態系統 數字技術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