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專欄 > 正文

“大家都出力,村里迎新氣”——云南保山木城鄉花椒村“無毒”村寨創建紀實

時間:2022-04-13 22:47:16    來源:中國農網    

春意凜然,走進保山木城彝族傈僳族鄉花椒村,看到的是一座座素雅干凈的農家小院錯落有致地分布在道路兩旁,圍墻上一幅幅的禁毒宣傳標語映入眼簾,引導村民們自覺抵制毒品、遠離毒品、拒絕毒品,牢固樹立“綠色無毒、健康生活”的理念。

近年來,在保山邊境管理支隊木城邊境派出所的引導管控下,花椒村按照“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四禁并舉”工作方針,大力推進“無毒村”建設,全村轄8個村民小組,有305戶1264人,無一人吸毒、制毒、販毒、種毒,編織了一道嚴實的“防毒墻”,成為了遠近聞名的小康村。

黨建引領——守護美麗家園

為使轄區更加安全穩定,木城邊境派出所強化警民聯動,堅持“支部書記抓、社區民警管”,制定禁毒工作的任務書、規劃時間表、確定了作戰圖,充分整合現有資源,扎實開展無毒村創建工作。

在社區民警的帶動下,花椒村村干部率先垂范,積極發動村民組長、基層黨員全方位進行摸排,對外出務工及返鄉人員作好動態管理,定時走訪宣傳,以預防新型毒品為重點,增強青少年識毒、拒毒、防毒意識。同時,民警將打轉舞、刀桿節、闊時節等傳統文化活動與禁毒元素有機融合,采取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做成宣傳視頻,引導全民參與禁毒,共筑禁毒鐵壁。

此外,在木城邊境派出所的組織下,花椒村成立了“木城之子志愿服務隊”,花椒村警務室的民輔警們積極踴躍加入到了志愿服務隊中,為切實當好禁毒宣傳的“傳聲筒”,他們每天通過走村入戶宣傳禁毒知識、利用廣播播放禁毒應知應會,大力提高了群眾對禁毒知識的知曉率。

禁毒宣傳——夯實基層網格

為全力推進禁毒宣傳,努力構筑拒毒防線,連日來,在花椒村活躍著這樣一群可愛的人兒,他們進村入戶,廣泛宣傳禁毒知識,著力推進該村 “無吸毒”、“無制毒”、“無販毒”、“無種毒”的“四無”創建工作。

“外出打工的村民不得帶毒品回村,更不得用毒品禍害他人,一旦發現立即聯系木城邊境派出所處理,絕不姑息”。花椒村警務室輔警自永海正在給準備外出務工的村民劉某宣傳禁毒相關知識。

“他們每隔一兩個星期都會走進村組宣傳禁毒知識。”花椒村黨支部副書記余春良講到。禁毒志愿服務已成為該村的新風尚,志愿者主要由木城邊境派出所民輔警、在家的青年和群眾代表組成,這支“禁毒之花”在這座美麗的小山村各個角落綻放芬芳,成為鄉村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締結承諾——構建小康村寨

“我們每一戶村民都要簽署禁毒承諾書,一旦發現種植少量毒品,立即責令自行鏟除,拒不鏟除的上報派出所依法處置且3年內不得參與建檔立卡戶評選,出現大面積種植和參與制毒的,實施一票否決,不能參與村集體的任何集體活動”花椒村村民楊茂華表示,他們希望這項政策嚴格執行,持續鞏固“無毒”成果。

除此之外,木城邊境派出所在花椒村建立“一會一約一員五隊”工作機制。“一會”即建立禁毒協會;“一約”即村規民約,在村規民約中明確了禁毒內容,指導和制約村民不參與涉毒違法犯罪活動;“一員”即管理監督員,每月至少到村開展2次禁毒督導,積極落實縣、鄉禁毒工作部署;“五隊”即民族團結隊、糾紛調解隊、治安巡邏隊、村寨美容隊、民俗文化隊。五隊協同合作,通過“抓民族團結,促進各民族共同發展;抓警民協同,提升毒品治理水平;抓治安巡邏,提升毒品防控能力;抓文明風尚,提升社會風氣”。落實黨、政、警、群工作機制,立足網底基礎建設,深化農村毒品治理。

自2018年以來,花椒村實現了將農村禁毒工作與民族團結有機結合。全村無一例吸毒、制毒、販毒、種毒案例發生,未發生吸毒人員新滋生現象,未出現脫管失控人員。木城邊境派出所基層社會治理取得初步效果,為邊境和諧穩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作者:張錦難 鄧發昆 劉桐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郜晉亮

標簽: 民族團結 外出務工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