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專欄 > 正文

“2023·首屆盤錦河蟹開捕節”舉行

時間:2023-09-07 17:27:44    來源:中國農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秋風起,蟹腳癢。9月6日,由遼寧省盤錦市農業農村局、大洼區人民政府主辦,大洼區榆樹街道、二界溝街道、遼寧每日農業集團共同承辦的2023·首屆盤錦河蟹開捕節,在遼寧每日農業集團蟹鳴湖隆重舉行。遼寧省農業農村廳的有關領導,盤錦市、縣(區)各級政府有關領導及行業主管部門領導;縣、鄉、村企業代表、河蟹產業聯盟、行業協會會員代表及媒體記者等共460人參加活動。

2023·首屆盤錦河蟹開捕節旨在展示豐收成果,弘揚河蟹文化,打造河蟹品牌,擴大“中國河蟹第一市”影響力,提升盤錦河蟹的知名度;為搶占河蟹銷售市場,搭建產銷平臺;激勵廣大蟹農大養蟹、養大蟹、養好蟹凝聚多方力量,加速產業融合,推進產業健康穩步發展,促進農民增收,產業增效,共助鄉村振興。

近年來,盤錦市委、市政府把大力發展河蟹產業作為實施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的切入點和突破口,不斷更新觀念,大力發展生態蟹苗孵化、稻田養蟹、葦田養蟹、坑塘養蟹、水庫養蟹、溝渠養蟹、河流養蟹。提出由“大養蟹”到“養大蟹”,由“稻田養蟹”到“蟹田種稻”,把“蟹爭霸”提升為“蟹文化”,將“線下展銷”發展到“線上銷售”。

2023年,盤錦市河蟹養殖面積175萬畝,其中稻田養蟹93萬畝、葦田58萬畝、池塘、溝渠及水庫24萬畝。稻田養蟹93萬畝(扣蟹45萬畝;成扣蟹混養40萬畝;成蟹8萬畝)。河蟹育苗廠家52家,土池育苗面積1.65萬畝,蟹苗產量23.25萬斤。上半年岀口扣蟹2670噸,創匯1050萬美元。預計年末河蟹總產量可突破8萬噸(成蟹產量5.5萬噸),河蟹產品產值可突破41億元,產業產值可突破62億元。預計河蟹出口5千余噸。

盤錦現已成為全國最大河蟹種苗生產基地,河蟹生態土池育苗以光合蟹業為龍頭的生產企業52家,土池生態育苗面積1.5萬畝,年產蟹苗15萬余公斤,約占全國蟹苗市場份額的22%,北方市場的95%以上。扣蟹養殖面積達35萬畝,年產蟹種(扣蟹)2.5萬噸。約近1.5萬噸余噸蟹種(扣蟹)銷往外地。遼寧每日農業集團有限公司等四家河蟹出口企業,年河蟹出囗約4000余噸,河蟹加工企業23家。盤錦河蟹在域外養殖面積達150余萬畝,域外技術輸出河蟹專業養殖技術人員120人。全市在工商部門注冊的河蟹個體經銷戶達(門市、電商、微商等)1086家,通過龍頭帶動,組建了河蟹產品電子商務綜合服務平臺,通過互聯網+的形式,淘寶、京東、天貓、順豐、每日一淘、拼多多、抖音、快手等網絡銷售平臺達320家, 線上銷售達62.6%。實現了“早上盤錦田中蟹,午間京津盤中餐”的可喜局面。

盤錦具有得天獨厚的水產資源優勢:一是時間優勢,上市時間早,盤錦養殖用水含鹽量高、晝夜溫差大,河蟹成熟早,9月上旬上市銷售,比長江水系河蟹上市時間提前1個月左右。二是地理優勢,盤錦地處中國最北海岸線,緯度高,晝夜溫差大,河蟹經過冬眠,利于營養的儲備和干物質積累。三是良好的生態環境優勢,遼河入海口為海淡水交匯處,境內河流眾多,坑塘星羅棋布,加之廣袤葦稻濕地,天然餌料豐富。四是河蟹抗逆性好,盤錦河蟹體健、兇猛、保質期長、耐運輸。獨特的地理資源優勢及生態環境優勢造就了盤錦河蟹“肉質鮮嫩、風味獨特、膏滿黃多、野味十足、營養好吃”。

透過流傳至今的“螃蟹搭橋渡唐王”“棒打野雞瓢舀魚,螃蟹爬到飯鍋里”不僅讓你感受到蟹文化的傳承,更會讓你回想到盤錦自然生態和諧之美。

盤錦市委、市政府高度的重視、“河蟹人”的不斷創新、多方攜手助力,實現了河蟹產業的快速發展。2006年9月中國河蟹分會授予盤錦“中國北方河蟹之鄉”稱號。2007年3月,獲得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志產品保護。2009年9月中國河蟹分會授予盤錦市“中國河蟹第一市”稱號。2012年11月盤錦市河蟹協會向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申請注冊了“盤錦河蟹”地理標志證明商標。2016年9月在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中,“盤錦河蟹”品牌價值為342.3億元。

作者: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于險峰

標簽: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