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專欄 > 正文

支部變身“田管家” 種得增收致富田

時間:2023-08-27 15:25:38    來源:中國農網    


(資料圖片)

“孩子還在讀書,家里沒有勞動力,我這18畝地流轉出去一年才3600元,自從入股了‘田管家’,多賺一萬多呢。”八一村村民袁金花笑著說。

近年來,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臨河區強化黨建引領,以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為抓手,充分發揮黨支部“頭雁”引領作用,助力鄉村全面振興。八一鄉八一村黨支部立足“耕地面積多、種地農戶少”的村情實際,成立“田管家”助農合作社。在黨支部和“田管家”號召下,鼓勵村民以土地經營權入股,組織起來抱團發展,建立村集體與群眾的經濟利益聯結體,實現“支部有作為、黨員帶頭跑、集體增收入、群眾得實惠”的目標。

成立之初,在村“兩委”、黨員帶頭下,以每人3萬-5萬元資金入股,為合作社注入啟動資金,入股的480畝土地成為“田管家”第一批“試驗田”。支部一手牽著農戶,一手牽著“田管家”,努力實現農業生產規模化、集約化經營,鞏固提升糧食產能,激發鄉村振興新活力,讓一畝畝土地在“田管家”的精心照料下結出“致富果”。

“現在支部辦了合作社,我第一批就入股了,10畝地一年帶分紅有7000元,真是把地交給黨支部頂銀行開賬戶!”70多歲的村民王金金說。

在臨河區八一村,入股“田管家”成了家家戶戶的頭等大事。八一村以“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土地流轉+規模種植”的發展思路,把分散的土地整合起來,推動“一戶一塊田”向“一村一塊田”轉變。同時,合作社根據性別、年齡、體力狀況為村民設置了不同的就業崗位,幫助6人實現穩定就業,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賺到生活費。目前,“田管家”合作社共入股農戶63戶131人,入股土地980畝,2022年合作社收益17.8萬元,農戶分紅8.6萬元,村集體收入增加12.4萬元。

建一個合作社、樹一面旗幟、興一項產業、富一方百姓。臨河區堅持黨建引領,積極引導村民全面參與到產業謀劃發展中,拓寬發展思路,增加收益渠道,建立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集體經濟利益共同體,推動9個鄉鎮成立黨支部領辦合作社57個,吸引入社村民共852戶,籌集資金6539萬元,入股農戶分紅160.65萬元,讓基層黨建和產業“雙提升”,集體和村民“雙增收”,致力于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美好愿景,走出一條富民強村的合作共贏“致富路”。

作者:馬宜新 王睿哲 樊慶伊

標簽: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