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國家自然博物館將建20萬平方米新館(主題)
新館擬規劃6萬余平方米展廳 將重點展示地質、古生物、古人類等內容(副題)
【資料圖】
北京青年報記者? 趙婷婷
聚焦全國文化中心建設之打卡北京文化新地標
北京青年報記者日前從國家自然博物館獲悉,該館將在南中軸線大紅門地區籌建一座面積約20萬平方米的新館。目前正在進行總體技術設計與規劃,未來,新館擬規劃6萬多平方米的展廳、幾十間教室和劇場,滿足觀眾的學習、休閑需求。
走進國家自然博物館,可以看到館內人聲鼎沸,不少家長帶著孩子穿梭在博物館里,館內不時傳來孩子們驚喜的尖叫聲。作為中國唯一的國家級、綜合性自然博物館,國家自然博物館現有建筑面積2.3萬余平方米,年接待觀眾達180萬人次。
國家自然博物館的前身是1951年成立的中央自然博物館籌備處,經過幾十年的建設發展,該館在古生物、動物、植物和人類學等地球科學、生命科學領域的標本收藏、科學研究和科學普及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現館藏藏品37萬余件,珍稀標本數量在國內自然博物館居首位。
然而,這樣一座免費開放的頂級自然博物館目前卻面臨著兩難的尷尬:一方面,面對不斷增長的參觀需求,這里的門票每每放票即“售罄”,被戲稱為“最難預約的博物館”;另一方面這里館藏藏品雖然有37萬余件,但目前展出的只有3000多件。
這一切都是因為博物館現有建筑規模不足所致。新館建成后,這些問題將迎刃而解。國家自然博物館館長孟慶金介紹,正在規劃建設中的新館建筑總面積將達到20萬平方米,分為展覽陳列區、教育科普區、藏品收藏區等區域,將重點展示地質、古生物、古人類、動物、植物、海洋生物和生態等內容。
“現在來自然博物館參觀的需求非常旺盛,我們將在新館規劃幾十間主題教室和劇場,請博物館一線的專業科研人員給大家面對面解讀標本背后的故事,讓孩子們獲得準確、豐富的自然知識的同時,激發其探究科學的興趣?!泵蠎c金表示,新館將大幅提升服務公眾、知識傳播的能力,成為未來南中軸線上的標志性建筑,引領首都南部城市更新?!靶吗^除了具有強大的展覽和教育空間,還將打造為城市會客廳,成為市民茶余飯后滿足精神文化需求的一個場所?!贝送猓吗^還將具有強大的收藏、科研等功能,為博物館開展活動提供支撐。
新館建成后,現有的老館希望予以保留。“現在的這個館是新中國依靠自己的力量建立的一座大型自然博物館,在整個中國博物館建設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現建筑為北京優秀近現代保護建筑,承載著幾代人參觀自然博物館的記憶和首都城市規劃發展的歷史變遷,它有展廳,有庫房,各種空間、設施都很適合自然博物館的功能發展。如果能夠保留,未來我們希望對它和新館進行差異化定位,以拓展博物館功能。”孟慶金說。
據了解,國家自然博物館是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免費對社會開放。主要從事古生物、動物、植物和人類學等地球科學、生命科學領域的標本收藏、科學研究和科學普及工作。目前是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自然歷史博物館專業委員會主任單位,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
國家自然博物館館藏藏品中,珍稀標本數量在國內自然博物館居首位,如世界上已知出現最早的有胎盤哺乳動物中華侏羅獸化石、復原全身羽毛顏色的赫氏近鳥龍化石、唯一保存完整的黃河象頭骨化石等,還收藏有許多珍貴的國禮標本。
目前,國家自然博物館基本陳列以生物進化為主線,設有古爬行動物、古哺乳動物、無脊椎動物、神奇的非洲等常設展覽,展示了生物多樣性以及與環境的關系,構筑起一個地球上生命演化發展的全景圖。每年還推出不同主題的臨時展覽和巡回展覽。
標簽:
上一篇:考古新發現 新鄭黃帝故里遺址發現編鐘祭祀坑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國家自然博物館將建20萬平方米新館(主題)新館擬規劃6萬余平
2023-08-27 10:03
原標題:考古新發現新鄭黃帝故里遺址發現編鐘祭祀坑近日,總臺記者從河
2023-08-27 09:59
“堅持“兩創”鑄就輝煌”原標題:漆畫藝術展——(引題)彰顯藝術魅力
2023-08-27 09:55
原標題:北京海淀美術館(北館)將舉辦“追古溯今,萬象無極”李歆藝術
2023-08-27 10:04
原標題:聚焦青春文藝創新:網絡視聽峰會探討精品節目創制路徑工人日報
2023-08-27 10:00
【藝評】原標題:電影票貴不貴,不只是數字問題羅筱曉8月的尾巴,電影
2023-08-27 09:06
原標題:激活中原文化這座“富礦”,河南找到了破題關鍵(引題)每逢佳
2023-08-27 09:03
原標題:2023暑期檔票房超200億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8月26日22:1
2023-08-27 08:55
原標題:這個暑假,博物館火了!山東省博物館展廳內人頭攢動。家長帶著
2023-08-27 09:04
原標題:新華視點|文學之路何以回響——對話茅盾文學獎獲得者東西第十
2023-08-27 05:58
原標題:“國風國韻飄香江”系列演出之話劇《孔子》在港上演新華社香港
2023-08-27 06:04
原標題:“工夫”系列紀錄電影《滾燙年華》試映會舉行中工網訊(工人日
2023-08-27 05:57
【視線】原標題:一個人包辦一個移動露天電影院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彭
2023-08-27 06:03
原標題:邀請劇目丨《搭手飛人》講述武林故事探討中國精神演出時間:8
2023-08-26 15:55
原標題:暑期檔電影現實題材放光彩(主題)關注熱點話題引發觀眾共鳴共
2023-08-26 15:59
原標題:《孤注一擲》:沉浸式體驗“反詐教科書”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黃
2023-08-26 15:54
原標題:邱禮濤暑期檔上演“帽子戲法”(引題)《絕地追擊》真實還原邊
2023-08-26 15:59
原標題:尋味香港,共赴一場舌尖盛宴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陳然頂級的澳大
2023-08-26 15:00
原標題:多部殘疾人題材電影上映呼吁各界關愛殘障群體工人日報-中工網
2023-08-26 13:57
原標題:加拿大作家瑪麗·勞森成名作《烏鴉湖》:當回到自己人生的原點
2023-08-26 08:58
原標題:心歸處,是敦煌——敦煌藝術創作談在滬舉辦工人日報-中工網記
2023-08-26 08:56
新華全媒+原標題:“源頭活水”哪里來(主題)——從網絡視聽精品創作
2023-08-26 08:01
原標題:河北邢臺發現明嘉靖年間古石碑對研究家風家訓有史料價值中新社
2023-08-26 07:53
原標題:中新網評:《我經過風暴》為何“如有雷同,不是巧合”?中新網
2023-08-26 06:05
原標題:《念念相忘》講述青春愛情故事人民日報海外版電(記者苗春)國
2023-08-25 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