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專欄 > 正文

新疆喀什:小茴香種植“飄香”農民致富路

時間:2023-08-06 23:31:29    來源:中國農網    

“我承包經營120畝土地,今年嘗試‘小茴香+玉米’種植模式,純利潤已達到每畝1870元,8月底還要再收獲一茬玉米,畝均收益預計在2500元以上。”7月27日,在新疆喀什地區岳普湖縣阿洪魯庫木鄉依甫吐迪庫木村,村民阿迪力·艾散給記者算起了自己種植小茴香的經濟賬。

小茴香俗稱孜然,較耐旱,適應性強,較耐鹽堿,栽培技術簡單,一年可兩種兩收。喀什地區利用小茴香播期早、生育期短、土地占用率低、省勞力、易管理等特點,在小茴香常規生產種植模式外,實施了“小茴香+玉米”“小茴香+棉花”“小茴香+辣椒”等套種模式,有效提升了單位面積土地產出率,實現一地多種多收,在有限土地條件下大幅提升了經濟效益。

近年來,喀什地區小茴香在國內外市場上深受青睞,不但滿足國內市場需求,還出口海外市場。岳普湖縣看中了這一獨特優勢,鼓勵農民采取平播套種等多種模式大力種植小茴香,確保小茴香產量和品質,通過采用滴灌、無人機施肥等現代技術提高了產量,為岳普湖農民帶來了更多經濟效益。目前,小茴香已成為岳普湖縣農民增收致富的優勢特色產業并逐年擴面增產,成了岳普湖縣特色產業種植的一張響亮名片。


(資料圖)

新疆遠大綠色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是岳普湖縣從事小茴香技術推廣、加工的企業。在公司廠房內,記者看見一袋袋精選分級的小茴香擺放整齊即將發往河北、重慶、四川等地。今年,該公司通過“公司+種植戶”模式在岳普湖縣種植小茴香12.5萬畝。

“我們為種植戶提供優質良種,負責按訂單回收產品,安排技術人員在各村蹲點,推廣標準化、綠色化生產技術,讓小茴香的品質更好,產量更高。”新疆遠大綠色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技術總監范明杰說,公司將逐步建立研發、種植、加工、銷售產業鏈,全力打造高品質小茴香生產加工倉儲基地。

今年以來,麥蓋提縣把小茴香作為特色產業加以發展種植,在該縣尕孜庫勒鄉等地種植6.06萬畝小茴香。

尕孜庫勒鄉庫木希買里村種植戶宋帥彬承包了530畝土地,今年采取“小茴香+青貯玉米”套種模式,每畝地收獲小茴香50公斤,收益1750元,同時青貯玉米每畝可收獲3000公斤,收益930元,兩者合計畝收益將達到2680元,較去年種植棉花每畝增加954元。

“今后將在品種選育、種植技術創新、延伸產業鏈等方面持續發力,讓小茴香成為麥蓋提縣農民增收的香餑餑、富民興村的新希望。”麥蓋提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負責人表示。

巴楚縣阿克薩克馬熱勒鄉阿克庫木村種植大戶、科技致富帶頭人張洪富今年承包了500畝土地,其中400畝地采取“棉花+小茴香”套種模式,小茴香畝均產量43.5公斤,收益1650元,棉花目前長勢良好,預計棉花每畝收益1726元,兩者合計每畝收益將達3376元,今年收入比去年單純種棉花有大幅度提高。

“套種的小茴香在棉花苗期還能起到防風作用,技術和銷售都由小茴香加工企業負責,特別省心。”張洪富說。

據了解,今年巴楚縣共種植了5.02萬畝小茴香,明年,該縣計劃進一步擴大小茴香種植面積。

為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和農業綜合效益,增強市場競爭力,“岳普湖小茴香”成功申請注冊了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目前,喀什地區小茴香種植已形成了以岳普湖縣為中心,輻射麥蓋提、疏勒、巴楚等縣,以新疆綠色遠大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為龍頭,以訂單生產為模式的產業發展態勢。全地區共種植小茴香凈面積達27.1萬畝,較去年凈增11.76萬畝,小茴香收購單價在每公斤35-40元之間,較上年增幅為60%-80%,預計小茴香產業實現產值約在10億元左右,“錢”景美好。

作者:蔣崇海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李道忠 實習生 張杰

標簽: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