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暑期看展覽丨打卡!博物館展訊速覽 共饗文化盛宴

時間:2023-08-05 20:57:14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原標題:暑期看展覽丨打卡!博物館展訊速覽 共饗文化盛宴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國家文物局發布近期各地博物館展訊:一展一館的駐足,是文化的盛宴,也是性情的陶冶。為您定期推出博物館里各具特色的展覽,邀您一起領略歷史魅力、品鑒文化內涵、感悟時代精神。

中國國家博物館

中國古代佛造像展(改陳提升)

展廳:中國國家博物館南13展廳

時間:2023年7月18日起

簡介:展覽展出館藏236件文物,包括新疆焉耆佛像、云岡石窟佛像、天龍山石窟佛像等造像,從“傳播之路”“神采華韻”“交相輝映”三個不同角度闡述中國古代佛造像的藝術風格、發展脈絡和文化內涵,彰顯中華文明多元一體、開放包容、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的特征。

天津博物館

震撼世界的較量——抗美援朝戰爭主題展

展廳:天津博物館四樓臨展廳

時間:2023年7月27日

簡介:展覽從“抗美援朝經典戰例”“志愿軍各軍兵種部隊”“勇士輝煌化金星”“意義非凡的抗美援朝戰爭”四個方面入手,選取館藏84件/套相關文物并以豐富的圖文資料,全面介紹中國人民志愿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的英勇表現以及抗美援朝戰爭不可磨滅的歷史地位。

河北博物院

高枕無憂——中國歷代枕文物特展

展廳:河北博物院北區13、14號展廳

時間:2023年7月22日至10月22日

簡介:枕,是生活中的藝術,也是藝術中的生活。展覽選取200余件館藏枕文物,通過“枕文化”“枕史掠影”“枕之形”“枕之紋”“枕之工”五個單元,展示“欲作高堂夢,須憑妙枕欹”的生活情趣,以枕為媒,呈現悠久精彩的民俗文化以及古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向往。

上海博物館

與時偕行:金石傳拓技藝

展廳:上海博物館第三展覽廳

時間:2023年7月7日至10月8日

簡介:展覽選取37件/組文物,以上海博物館藏品為主,部分拓本和原器對照展出,大盂鼎、大克鼎、毛公鼎三件全形拓本以及《集王羲之書三藏圣教序》拓本等也將亮相觀眾,展現中華吉金樂石之美,讓觀眾體驗古老傳拓藝術之妙。

山東博物館

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考古中國重大項目研究成果展

展廳:山東博物館一樓5號展廳

時間:2023年7月10日至10月10日

簡介:展覽聚焦中華文明起源和早期國家誕生的關鍵階段、重點地域,遴選8省31處關鍵遺址的335件/套文物,重點展品有良渚玉琮、大汶口文化嵌綠松石象牙雕筒、石家河文化陶塑人像以及三星堆銅人面具等,以“文明肇始”“變革融匯”“萬流歸宗”三個單元,著力展示中華文明從涓涓溪流到江河匯流的發展歷程。

湖南博物院

美洲豹的傳人——墨西哥古代文明展

展廳:湖南博物院臨展廳

時間:2023年7月2日至9月17日

簡介:展覽匯集墨西哥9家文化機構收藏的154件/組精品文物,以“美洲豹”為主線,以文化人類學為視角,對古代墨西哥人生活的地理環境(水創造的文明)、生產生活方式(玉米的故鄉)、精神信仰(美洲豹的崇拜)進行闡釋,回溯墨西哥不同時期、不同地域、不同族群的古代文化,向觀眾展示異彩紛呈的墨西哥古代文明。

廣州博物館

守正 創新——文物里的廣州智慧

展廳:廣州博物館鎮海樓展區專題展廳

時間:2023年5月18日至9月10日

簡介:展覽選取反映歷史上的廣州地區在體制機制、材料技術、思想教育等領域開拓創新的相關文物121件/套,以文物傳遞古代先民的智慧和創造,突出展現中華文明具有的突出的創新性。

深圳博物館

海闊天空——聯通世界的大航海活動

展廳:深圳博物館古代藝術館5-8號展廳

時間:2023年7月11日10月12日

簡介:展覽選取15至19世紀來自五大洲20余國的200余件展品,包括海圖、星盤、八分儀等珍貴文物,講述大航海時代及其后期助力遠航的科學技術、改變格局的海上戰爭、流通的物資貿易和興起的海洋藝術。

南越王博物院

從廣州出發——“南海Ⅰ號”與海上絲綢之路

展廳:南越王博物院王墓展區綜合陳列樓三樓

時間:2023年7月3日至10月8日

簡介:展覽匯集國內12家文博單位的400余件/套文物,分為“南海Ⅰ號”的困惑、“南海Ⅰ號”的旅程、廣州出發的密碼三大部分,在最新考古發掘資料及文獻研究基礎上還原“南海Ⅰ號”的航行軌跡,再現南宋時期海洋活動的繁榮景象,展示唐宋以來廣東陶瓷器在海上絲綢之路的意義和作用。

桂林博物館

自然廣西

展廳:桂林博物館臨展廳

時間:2023年7月14日至10月14日

簡介:展覽分為“地質歷史時期廣西的海陸變遷”“自然地理”“礦產及珠寶資源”“古生物資源”“陸生生物資源”“北部灣海洋生物資源”“廣西生態優勢金不換”等七個部分,配合大量實地拍攝的照片,以及130余件礦物、奇石、古生物化石、動物剝制標本及植物臘葉標本,向觀眾展示廣西的自然歷史、自然資源與自然遺產,介紹廣西生物多樣性以及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意義和成就。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

長樂未央——館藏古代娛樂文物展

展廳: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主館3樓臨展C廳

時間:2023年7月11日至10月11日

簡介:在沒有電腦、手機和網絡的古代,古人們都有哪些娛樂呢?本次展覽選用館藏陶瓷、書畫、拓片、銅器等各類文物70余件/套,分為“悅耳目 樂舞百戲”“益心智 博弈對決”“強體魄 體育競技”“愉心情 文人雅趣”等四個單元,旨在讓觀眾領略古人娛樂的多樣性和豐富的文化內涵。

三星堆博物館(新館)

三星堆基本陳列展(常設展覽)

簡介:基本陳展匯集三星堆遺址出土的陶器、青銅器、玉石器、金器、象牙等各類文物1500多件/套,包括遴選出的三星堆新發現的6座祭祀坑中的300余件文物,從“世紀逐夢”“巍然王都”“天地人神”三大部分,全方位展示三星堆遺址的文化內涵以及考古發掘研究最新成果,生動詮釋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發展格局。

貴州省博物館

“野性精靈”——貴州省博物館鳥獸標本展

展廳:貴州省博物館7號臨展廳

時間:2023年6月30日至10月8日

簡介:展覽選取各類動物標本123件,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標本達二十余件,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標本為47件,向社會公眾特別是青少年普及關于野生動物的科學知識,培養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意識,傳播生態文明理念。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

盛世琳瑯——故宮博物院藏清代宮廷玉器展

展廳: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故宮廳”

時間:2023年7月28日至2024年1月28日

簡介:展覽從故宮博物院藏品中遴選100件/套文物,分“受命于天”“法相梵音”“玉不去身”“清室雅伴”“幾暇清賞”“含英咀華”六個單元,以玉器功能為經,材質、工藝、造型、紋飾、內涵、包裝為緯,立體展示清代玉雕藝術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呈現中華玉文化的淵源有自和綿延不絕。

(總臺央視記者 田云華)

標簽: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