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特寫:在文化傳承間穿針引線
(相關資料圖)
一架繡繃、一縷絲線、一枚鋼針,一襲旗袍的蘇繡代表性傳承人盧建英,7月6日上午,在蘇州平江路一間小店里,埋首錦緞上手指翻飛,仿佛要將滿頭青絲也繡進作品里。
盧建英身后,一幅亂針繡的《貓》栩栩如生。“這是和我母親一起完成的,她把蘇繡教給我,我也要傳給我的女兒。”她說。
7月6日,盧建英在蘇州平江路的工作室內刺繡。新華社記者 李博 攝
作為中國四大名繡之一,蘇繡擁有2000多年歷史,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已成為世界辨識中國的鮮明文化藝術符號。
盧建英家中幾代都做蘇繡。8歲隨祖母學針法,13歲跟母親學繡貓,15歲受邀到蘇州刺繡博物館參與集體創作……從事刺繡30多年,她的一雙巧手幾乎沒有停歇。
“人有一股精神,繡出的東西才能有精神。”摘下眼鏡,盧建英的眼里閃著光。每天工作10個小時,她的腦子如高速馬達運轉——多細的線、鋪陳幾層、什么顏色、何種針法……
精工細作的蘇繡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是江南文化綿延傳承的生動載體。盧建英這樣的匠人前赴后繼,讓文化載體愈發生動。
由平江路西行20多公里,太湖之畔的鎮湖街道是全國最大的蘇繡生產和銷售中心,集聚8000多名繡娘。太湖與姑蘇古城水陸交匯,讓蘇繡浸潤源遠流長的江南水韻,更借助水運流布全國、驚艷世界。
7月6日,盧建英在蘇州平江路的工作室內刺繡。新華社記者 李博 攝
盧建英專工難度較高的仿古畫繡,已有上百件作品被美術館收藏。從繡品到藝術品,絲線經過她的創造成為藝術珍品。許多人誤以為仿古畫繡只是模仿復制。盧建英的每一幅繡品卻要經歷三次創作:品析古畫,手工描圖,劈絲綴線。
小店外的平江路熙熙攘攘,落地窗的玻璃映進斑斕色彩,飛針走線的盧建英心靜如水。讀出古人的心境志趣,勾出人與物的神態精妙,反復揣摩古畫運筆用意再下針,盧建英的繡品往往讓人眼前一亮——錦緞之上,光彩奪目、質感絲滑,古畫借助蘇繡重煥新生。
不時有年輕人走進盧建英的工作室,可能是同行、學生,也可能只是游客。在盧建英眼中,蘇繡并非曲高和寡,而是越來越受關注。平江路的人氣為蘇繡帶來流量,促進了傳統技藝與市場的互動。
女兒從小就學習素描,大學畢業于設計相關專業,盧建英覺得蘇繡傳給下一代能夠得到新發展。因為只有每個流程都精益求精,才能賦予蘇繡極致的文化質感。更多年輕人喜歡蘇繡、學習蘇繡,將讓這項非遺像平江河水一樣靜謐流淌、生生不息。
7月6日,盧建英向記者展示的繡品和勾線樣稿。新華社記者 楊紹功 攝
在蘇州,越來越多青年手工藝人走上非遺傳承之路。每年上千萬元的非遺保護資金重點支持后繼人才培養,一批青年傳承人成立個人工作室;多部門聯動舉辦“技藝由新”青年手工藝人才選拔賽,為構建人才梯隊提供支撐。
一針一線,一沉一浮。盧建英手眼不停,創作不止。力求讓蘇繡繼續如當年一樣引領時尚——“蘇人以為雅者,則四方隨而雅之”。“創造美,才更有審美的評價權。我們努力傳承技藝,讓傳統文化再現榮光。”盧建英說。(記者張展鵬、楊紹功)
標簽:
上一篇:鄉村文化禮堂打造品質生活圈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特寫:在文化傳承間穿針引線一架繡繃、一縷絲線、一枚鋼針,一
2023-07-07 08:59
原標題:鄉村文化禮堂打造品質生活圈7月5日,剪紙老師在伍浦村文化禮堂
2023-07-07 09:05
原標題:走進蕭紅故里探尋呼蘭之變新華每日電訊記者王春雨楊思琪“呼蘭
2023-07-07 08:54
原標題:小暑:風動蓮生香,心靜自然涼“薰風慍解引新涼,小暑神清夏日
2023-07-07 09:01
原標題: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發布2023上半年全國演出市場簡報工人日報-中
2023-07-07 09:06
原標題:中新文娛評《玉骨遙》:不只有深情虐戀中新網北京7月6日電(記
2023-07-07 08:02
原標題:傳統技法與當代審美“榫卯”相接這個古典家具展太有“料”了“
2023-07-07 05:54
原標題:“博物館奇妙夜”來了!上海多家博物館“超長待機”陪你過暑假
2023-07-06 16:52
原標題:《長安三萬里》:以國漫方式誦讀獨屬于中國人的浪漫詩篇文匯報
2023-07-06 16:04
原標題:詩意動畫帶觀眾夢回盛唐(主題)《長安三萬里》周六公映(副題
2023-07-06 15:57
原標題:《我的人間煙火》上演熱血雙向奔赴北京日報訊(記者邱偉)由楊
2023-07-06 15:59
原標題:打造另類師生關系(引題)《追光的日子》塑造校園劇新風格(主
2023-07-06 16:03
原標題:舞蹈詩劇《蓮花》再現敦煌婆娑舞姿文匯報記者宣晶綿延千年的敦
2023-07-06 11:53
原標題:首次攜手國漫(引題)王心凌獻唱《茶啊二中》主題曲(主題)羊
2023-07-06 11:59
原標題:春節檔五一檔端午檔檔檔有爆款暑期檔七夕檔國慶檔黑馬落誰家文
2023-07-06 12:06
原標題:劉德華王寶強合唱推廣曲《男人哭吧不是罪》(引題)《八角籠中
2023-07-06 11:06
原標題:西秦刺繡“繡”出和美鄉村趙明楠中國文化報駐陜西記者秦毅?西
2023-07-06 11:02
原標題:突破自我,出演《夢中的那片海》中備受爭議的男二號(引題)劉
2023-07-06 11:01
原標題:電影《封神第一部》發布“質子出征”版預告片年輕質子直面成長
2023-07-06 09:57
原標題:歌手李玟去世,年僅48歲“我們懷著極度哀傷的心情,告訴大家一
2023-07-06 10:04
原標題:湖南綏寧:(引題)民族節慶大顯活力(主題)中國文化報實習記
2023-07-06 10:01
原標題:《大河》新書首發:用“山河小說”嶄新形式實現紅色經典再造工
2023-07-06 10:06
原標題:名單公布,安徽這位戲曲演員入選人民日報客戶端安徽頻道徐靖7
2023-07-06 10:03
原標題:北京惠民文化消費季舉辦藝術節身穿漢服的姑娘翩翩起舞,天真可
2023-07-05 23:02
原標題:AI讓寫書變得更容易?對內容創作產生哪些影響?中新網北京7月5
2023-07-05 1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