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原標題:
人民藝起評:《種地吧》打造慢綜藝中的清新風格
近期,一檔別出心裁的勞作紀實互動綜藝《種地吧》在網絡平臺熱播。該節目立足農耕題材、將“種地”置于聚光燈下,通過10位年輕人組成“種地小隊”用190天時間、在142畝土地上播種、灌溉、施肥、收獲的過程,將觀眾的視線聚焦于重視糧食這個重大課題上。
農耕是中華文明的立根之基。中國幾千年的鄉土生活、農業生產,孕育了悠久而厚重的古代農耕文明。但由于社會的進步和發展,社會上尤其是青年人對農耕知識和現代化農業生產知識缺乏了解,一檔以青年人參與農耕勞作的綜藝節目可以說填補了這一空白,也滿足了廣大觀眾對新農村生活的向往。同時,節目也在利用農作的成長來寓意青少年的成長,有意義、有互動、有收獲,也吸引了大量的關注。
如果說以往的田園類綜藝更側重于呈現“隱居”生活的感受,從“城里人”的休閑視角,體驗一種區別于城市快節奏的鄉村生活,那么《種地吧》則更像是一種生活經驗和技能的雙重分享。沒有刻意的去說教,也沒有過多的情感傳遞,只是通過“種地小隊”每位隊員的“身體力行”,帶來農村真實生活的體驗。通過他們對農業生產的參與,讓觀眾感受新形式的農業生產,以及青年人如何通過農業勞動改變自身的氣質,獲得成長的過程。同時,節目在播出形式上也進行了創新,采用了長、短內容協同的方式,讓觀眾在多個視頻端“身臨其境”的體驗種地。
一檔真人秀,尤其是以勞作為主的節目,必須要突出真實。在《種地吧》節目中也時刻在強調這一點,十位成員真正的做到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種地小隊”成員幾乎都是要在零基礎的條件下完成為期190天的農業勞作。在幾乎所有生活用品都需要自己動手的前提下,在142畝的土地上,他們經歷了失敗的無助,也體會到成功的自信。從播種、灌溉,再到施肥、收獲,他們不再是明星,而是實實在在靠天吃飯的農民。這感染著收看節目的每一位觀眾,讓觀眾更直觀地了解到糧食的重要性,珍愛糧食、珍惜生活。
《種地吧》在傳播現代農業知識,普及農具的使用和作物的類別的同時,也探討了什么是種地、為什么種地、怎么種地,號召更多年輕人關注農業、關注農耕,投身到鄉村大地,助力鄉村振興發展。在讓觀眾沉浸于節目之中,感受到娛樂的同時,能夠引發一些思考,這個節目給當前慢綜藝帶來一種清新的風格。(王曹群)
標簽:
上一篇:世界資訊:《生活倒影》唱出主人公心路歷程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人民藝起評:《種地吧》打造慢綜藝中的清新風格近期,一檔別出心裁的勞作紀實互動綜藝《種地吧》在網絡平臺熱播。該節目立足農耕題材
2023-04-07 05:51
原標題:蘇運瑩為《宇宙探索編輯部》獻唱(引題)《生活倒影》唱出主人公心路歷程(主題)今晚報訊(記者丁曉晨)電影《宇宙探索編輯部》日前
2023-04-06 22:47
原標題:沒按約定排映,全國藝聯清退239家影院(引題)藝術電影憑什么這么“硬氣”(主題)羊城晚報記者李麗近日,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以下
2023-04-06 15:34
原標題:意大利攝影師老安鏡頭中的中國八零九零年代(引題)88幅作品折射歲月痕跡(主題)北京青年報記者郭佳“平視——老安攝影展”將于4月8
2023-04-06 15:51
原標題:游古城、看非遺、賞民俗(引題)游客體驗清明傳統文化盛宴(主題)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賴芳杰清明放水節早已成為都江堰乃至整個川
2023-04-06 15:34
原標題:第三屆明文化節:活動范圍擴展內容更趨豐富中新網北京4月6日電(記者張素)在神道上復原明代出警入蹕儀仗,還有長陵的祭祀、定陵的先
2023-04-06 15:49
原標題:寶藏紀錄片惟有香如故(引題)冷門不可怕可怕的是假裝熱門(主題)近日,歷史劇情紀錄片《惟有香如故》播出,獲得了豆瓣9 3分以及B站9
2023-04-06 14:56
原標題:清明假期品敦煌藝術4月5日,觀眾在敦煌研究院蘭州分院敦煌藝術館參觀。當日是清明節假期,眾多市民和游客來到位于蘭州黃河岸邊的敦煌
2023-04-06 14:54
原標題:春臺會上觀“巨龍”巡游這是4月5日在成都崇州市元通古鎮拍攝的“匯江老龍”巡游隊伍(無人機照片)。當日,崇州元通清明春臺會在四川
2023-04-06 14:56
原標題:北京西城為文物找“管家”光明日報記者張景華通訊員張紫旖鄧白露四月春暖,花滿枝頭。在遍地胡同的北京西城,有一條海派弄堂——泰安
2023-04-06 14:33
原標題:屬于中生代女演員的春天來了嗎蔣雯麗、劉敏濤、宋佳……近期,一批演技派女演員集中出現在熱播都市劇之中,令人頗為期待。然而遺憾的
2023-04-06 14:34
原標題:僅一天假期的清明,近十部類型各異、分眾明顯的影片撐起近兩億元票房(引題)只有黃金檔才可能產生好票房?(主題)文匯報記者王彥沒
2023-04-06 13:34
原標題:陜西舉行癸卯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4月5日,演員在公祭軒轅黃帝典禮上演唱歌曲《黃帝頌》。當日,癸卯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在陜西
2023-04-06 13:41
原標題:走進洪都拉斯科潘瑪雅古城遺址這是4月1日航拍的洪都拉斯科潘瑪雅古城遺址(無人機照片)。科潘瑪雅古城遺址位于洪首都特古西加爾巴西
2023-04-06 13:47
原標題:專家學者共議古文獻的珍貴價值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黃敬惟?日前,“二十世紀初中國古文獻四大發現對現代的啟迪”學術交流活動在北京國
2023-04-06 12:43
原標題:細致品味故宮建筑文化【著書者說】故宮又名紫禁城,為明清皇宮,且擁有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結構古代宮殿建筑群。自明
2023-04-06 12:50
原標題:廣覆蓋+強創新,全民共享公共文化成果(主題)十年間,上海市民文化節舉辦40萬項活動,惠及2億人次(副題)文匯報記者李婷“原以為公
2023-04-06 12:53
原標題:江南古鎮“軋蠶花”4月5日,在德清縣新市古鎮舉行的蠶花廟會上,“蠶花娘娘”在撒蠶花。當日,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新市古鎮舉辦第二十
2023-04-06 12:41
原標題:《非常懸疑》十年重裝再登臺(主題)編劇導演王子川第一次“當觀眾”(副題)北京青年報記者郭佳由王子川編劇、導演的《非常懸疑》,
2023-04-06 12:33
原標題:藝術電影怎樣叫好又叫座(主題)——第五屆“巫山神女杯”藝術電影周專題座談會側記(副題)光明日報記者張國圣黃漢鑫藝術電影怎樣才
2023-04-06 11:53
原標題:百廿學府山西大學學子“清明射柳”弘揚中華傳統射藝文化中新網太原4月5日電(楊靜李佳威)清明時節,百廿學府山西大學內多名學子身著
2023-04-06 11:50
原標題:細探故宮建筑里的秘密【光明書話】?參觀故宮的人,常常驚嘆于其輝煌的外觀、嚴謹的形制、優美的造型、絢麗的色彩、精湛的技藝,然而
2023-04-06 11:50
原標題:在國家大劇院,赴一場跨越南北的“萌新”非遺之約皇城京韻云蒸霞蔚,浙里婺風氣象萬千。一條運河通聯南北,連接起北京和浙江的文化傳
2023-04-06 11:49
原標題:詩歌劇《大海的回聲》上演人民日報廣州4月5日電(記者羅艾樺)近日,紀念人民音樂家冼星海的詩歌劇《大海的回聲》在廣東廣州中山紀念
2023-04-06 11:33
原標題:作品類型多樣,小眾題材扎堆(引題)4月新片口碑高,冷門檔期不冷(主題)齊魯晚報記者?師文靜 ???剛進入4月,本年度影市第13周
2023-04-06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