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狂飆》的熱播和熱議,讓小靈通這一劇中的“通信科技”重回人們視野之中。紅極一時的小靈通采用的什么技術,又是為何被市場淘汰了呢?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撰文/記者 趙天宇 新媒體編輯/呂冰心
▲電視劇狂飆海報 來源:愛奇藝
近來,電視劇《狂飆》的熱播和熱議,讓小靈通這一劇中的“通信科技”重新回到人們視野當中,劇中的高啟盛做小靈通生意,正是因為沒看清未來發展方向導致破產,從而引發兄弟倆的命運改變。
小靈通,英文全稱是Personal Handy Phone System,簡稱PHS,其核心技術出自日本運營商NTT,是日本數字無繩電話系統,于1995年7月在日本部分地區正式投入運營。不久后這種技術被傳到了中國,1998年,浙江余杭正式開通小靈通,標志著小靈通正式進入中國市場。
那么,紅極一時的小靈通究竟采用的是什么技術?他又是為何被市場淘汰了呢?
微蜂窩技術:無繩電話的放大版
與普通移動電話不同,小靈通采用的是微蜂窩技術,也叫WLL技術(Wireless Local Loop,無線本地環路),將用戶端也就是移動電話,以無線的方式接入本地電話網,這樣傳統意義上的固定電話,就可以在無線網絡覆蓋范圍內自由移動使用,有點類似于“無繩電話”的放大版。
▲1998年,杭州正式開放“小靈通”便攜電話(PAS)業務。來源:浙江日報
波段頻帶上,小靈通采用多載波TDMA/TDD技術,工作頻段900-1915MHz,載波間隔300KHz。
小靈通最大的特點就是便宜,月租費不到30元,在20多年前,人們的生活水平還不高,低資費的手機,推出后在國內很受歡迎,短短5年用戶數就突破了8000萬。
▲小靈通經典機型 來源:搜狐網
但它的弱點也非常致命,基于PHS技術導致發射功率非常小,使小靈通每隔200余米就要設一個基站。基站過多除了給網絡建設帶來難度,也導致移動狀態下頻繁切換基站,使信號不穩定。同時小靈通信號的穿透能力也比較差,在室內或者高樓大廈經常沒信號。
“手持小靈通,站在風雨中,左手換右手,就是打不通!”這句當年流行的順口溜,形象而又生動地描繪出了小靈通的弊端。
見證中國通信科技發展
事實上,小靈通本身就是一種相對落后的技術,因為信號太差,在日本也不受歡迎,被稱為“窮人的蜂窩”。
▲小靈通手機的技術弊端 制圖:趙天宇
這種被日本淘汰的技術,為何能在中國蓬勃發展?**這其中政策因素占了很大原因:在第三次電信重組以前,我國采用的是分業監管方式。**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經營無線通信,中國電信和中國網通經營固話和寬帶業務。
小靈通采用的是微蜂窩,可以看作是固定電話延伸的業務,所以電信和網通這兩大運營商,不得不采取這種“曲線”的方式,來發展“移動”電話業務。
但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進步,各大運營商手機資費開始不斷下調,小靈通的競爭力大幅下降。雪上加霜的是,小靈通所使用的頻段,影響了當時很受國家重視的“國產標準”TD-SCDMA。
▲小靈通海報 來源:中國電信
2009年工信部要求,所有1900-1920MHz頻段無線接入系統要在2011年底前完成清頻退網工作,以確保不對1880-1900MHz頻段TD-SCDMA系統產生有害干擾。
就這樣,技術落后、信號差、無法漫游的小靈通開始逐漸走向沒落,用戶數量大幅下降。終于在2014年10月正式停止服務,退出歷史舞臺,消失在了人們的視野之中。
▲電視劇中關于小靈通的片段 來源:《狂飆》劇集
從1998年上線,到2006年巔峰,再到2014年退網,小靈通在中國一共存活了16年。但它在中國通信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也見證了我國通信科技的發展,尤其是從小靈通“跟跑”,到獨立自主發展3G、4G、5G通信技術,并逐步世界領先的巨大進步。
出品:科普中央廚房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公眾號、報刊等轉載
請發郵件至bjkjbeditor@163.com
未經授權謝絕轉載,違者必究
上一篇:《流浪地球2》中的機器狗“笨笨”,會在戰場上出現嗎?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古人的年夜飯,年輕人先舉杯年字,在甲骨文里寫作上圖,上面是“禾”,下面是“人”。從字形上就可以看出,那沉甸甸的一捆禾苗長勢旺
2023-02-07 15:46
原標題:當塵封兩千年的國寶舞動起來光明日報記者李慧尚杰趙明昊舞者身著長裙長袖舞動在絲線之間,“錦繡搖”彰顯漢風古韻;曲裾寬袍翹袖折腰
2023-02-07 14:39
原標題:《三體》《流浪地球2》《狂飆》帶火相關書籍(引題)爆款影視劇引發新一輪原著閱讀潮(主題)近來,電視劇《三體》《狂飆》熱播,電影
2023-02-07 14:38
原標題:冰墩墩變身“兔墩墩”受市場追捧《熊出沒·伴我“熊芯”》成為中國春節檔動畫片票房冠軍(引題)頂流動漫IP如何才能生生不息?(主題
2023-02-07 14:44
原標題:《狂飆》帶火《孫子兵法》的冷思考近日,隨著電視劇《狂飆》熱播,圖書《孫子兵法》也突然間在網絡上爆紅。春節期間,這部撰寫于2000
2023-02-07 14:53
原標題:第65屆美國格萊美音樂獎揭曉中新社洛杉磯2月6日電(記者張朔)第65屆美國格萊美音樂獎頒獎典禮當地時間2月5日晚在洛杉磯舉行。格萊美
2023-02-07 13:35
原標題:湖北鶴峰:土家人鬧元宵傳承非遺文化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鄒明強通訊員覃濤陳平章辛妍花鼓燈、柳子戲、滿堂音、皮影戲等非遺文化表演輪
2023-02-07 13:53
原標題:《三十而已》演“海王”,《今生也是第一次》里當“奶爸”(引題)馬志威:演員要留童真駐心間(主題)羊城晚報記者艾修煜由張巍、滕
2023-02-07 13:49
原標題:“黑豹”“蟻人”“沙贊”登場(引題)“后春節檔”電影市場佳作不斷(主題)齊魯晚報記者師文靜目前,春節檔影片仍在強勢收割票房。
2023-02-07 13:44
原標題:公路喜劇電影《撥浪鼓咚咚響》:半路父子,尋人途中的幽默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沈杰群)2月4日,電影《撥浪鼓咚咚
2023-02-07 13:49
原標題:花燈耀四海!總臺《2023年元宵晚會》中國韻味驚艷舞臺人民網北京2月6日電(記者劉微)2月5日(正月十五),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3年
2023-02-07 09:42
原標題:《西游記之大圣歸來》導演表示新作《深海》是任性的冒險(引題)田曉鵬心之向往比海更深(主題)北京青年報記者張嘉?七年之前,動畫
2023-02-07 09:34
原標題:春節檔票房搶眼“觀眾都還在”(引題)電影的春天回來了嗎(主題)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王雪兒 今年春節,走進電影院的觀眾超過1
2023-02-07 08:33
原標題:朱一龍倪妮“尋找”《消失的她》北京青年報記者肖揚6日,由陳思誠監制,崔睿、劉翔執導,朱一龍、倪妮、文詠珊領銜主演,杜江特邀主演
2023-02-07 08:44
原標題:湖南桑植官田遺址,有重要發現!2月6日,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對外發布消息,湖南桑植官田遺址考古發掘取得重大收獲,發掘明確了官田
2023-02-07 08:48
原標題:“00后”遇上傳統戲曲:百年湖劇傳出“新聲”中新網湖州2月6日電(施紫楠王一堡)“唱到這句的時候,眼神一定要看前方。”“這里手要
2023-02-07 08:56
原標題:視藝術為學問,視藝術為生命——追思表演藝術家鄭榕新華社北京2月6日電新華社記者白瀛他是話劇《茶館》中的常四爺、《雷雨》中的周樸
2023-02-07 07:38
新華全媒+原標題:社火道具帶“火”了這個村新華社鄭州2月6日電(記者張浩然)“春節前有一天收到了30只舞獅道具的訂單,可以說是一個‘爆單’
2023-02-07 07:48
原標題:新華全媒+|多彩非遺扎根青海鄉土傳統年俗展現“新氣象”新華社西寧2月6日電(記者白瑪央措)立春這天,多杰扎西結束了最后一場演出。
2023-02-07 05:35
原標題:電影《天龍八部之喬峰傳》上線播出(引題)甄子丹:原著寫得這么好沒必要“魔改”(主題)北京晚報記者袁云兒首次挑戰出演金庸武俠世
2023-02-06 22:40
原標題:“熊出沒”大電影系列為何票房越來越高?這個春節檔,中國電影打了一個大大的翻身仗,6部新片共取得了67億多元的票房,排在春節檔歷史
2023-02-06 18:44
原標題:我國載人潛水器研發題材的首部科普文學作品《深潛》出版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陳俊宇近日,譯林出版社全新推出了有關我國載人潛水器研
2023-02-06 15:37
原標題:北京銀行工會舉辦“華燈萬盞樂京行”元宵節文化活動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賴志凱通訊員趙李凡?為創新開展員工文化活動,并讓廣大干部
2023-02-06 15:54
原標題:四川閬中:正月十六“游百病”傳統文化演繹全民健身中新網成都2月6日電(王爵張曉東袁天文)6日上午9點30分,四川省南充閬中市在滕王閣
2023-02-06 15:34
原標題:劉培強陪韓朵朵回娘家,郭帆透露4年后《流浪地球3》再見2月5日元宵佳節,電影《流浪地球2》“我們,來了”全國路演來到上海。吳京笑稱
2023-02-06 1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