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專欄 > 正文

湖北監利市發布“監利大米”品牌建設報告

時間:2023-08-17 22:35:32    來源:中國農網    

糧穩則國安,糧優則農富。監利大米承載著中國水稻第一縣、全國小龍蝦產量第一縣的歷史責任和群眾期盼,日前,湖北荊州監利市委、市政府發布“監利大米”品牌報告,全力打造“一款適合南方人的大米”。

“監利大米”品牌歷史悠久、底蘊深厚


【資料圖】

監利是以稻作為主的大溪文化地區之一,6000年前,監利先民開始水稻栽培和種植,在柳關和福田新石器時代遺址中,發現大量谷殼和稻草灰燼。1800年前,監利因“地富魚稻”,東吳孫權令官督辦在此設立關卡,“以監收魚稻之利”而得縣名。

“監利大米”品牌有文化。監利農耕文化歷史悠久,誕生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秧歌號子“啰啰咚”。由農耕文化演變出了楚文化、紅色文化等特色文化,一首民歌“洪湖水,浪打浪,洪湖岸邊是家鄉”,唱的就是洪湖西岸的監利人民用水稻支持抗戰的故事。

“監利大米”品牌有貢獻。1988年,作為產糧大縣的監利勇于創新,在周老嘴鎮愛華村、魯橋村探索著開始了基本農田保護區試點,成為全國基本農田保護發祥地。監利還是稅費改革發源地,改革開放后試點探索農村稅費改革,在全國率先打響減輕農民負擔攻堅戰,就此迎來農民種田免稅的新時期。

“監利大米”品牌硬件良好、軟件成熟

監利地處神奇的北緯30度,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光照充足,熱量豐富,年均氣溫15.9℃-16.6℃,無霜期長,降雨豐沛,年降雨量1100-1300mm,水、熱同步且與水稻種植季一致。地勢平坦,土壤肥沃,耕地成方成塊,農田林網化程度適中,具備生產優質稻的自然條件。

“監利大米”品牌有基礎,水稻生產能力強大。建強優質大米品牌,必須要有體量支撐。監利水稻面積長期保持在220萬畝以上,產量127萬噸,“監利大米”能夯實“湖北大米”基本盤。

監利農田水利設施完備,水田面積244.17萬畝,中等以上耕地占97.34%,高標準農田達到128.35萬畝。排水灌溉能力充足,擁有長江、東荊河、四湖總干渠三大水系和洪湖大部分水資源。社會服務體系完善。省級龍頭企業18家,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1824家、家庭農場3887家,涌現出了全國人大代表“女糧王”畢利霞、“田保姆”歐陽斌等行業領軍服務人才。專技人才隊伍充足。從事水稻產業鏈服務人員42人,中高級職稱達40%以上,鄉鎮農技服務人員44人,中高級職稱達70%以上。

推廣“監利大米”品牌有支撐。監利全市農業機械總動力超183.6萬千瓦,水稻綜合機械化率達89.32%。全市大米加工企業129家,年加工能力175萬噸,2022年產值60.58億元。全市國有倉庫糧食庫容10.07萬噸,社會倉儲庫容53.58萬噸。大力推動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創新推廣了一大批優質水稻新品種和高產栽培新技術,如再生稻高產栽培、萬畝噸糧高產示范片、蝦稻種養模式等,多次承辦全省水稻工作現場會。

“監利大米”品牌前景廣闊、未來可期

“監利大米”品牌有潛力。監利地處湖北省中部、江漢平原產糧區中心,以監利為核心能夠網絡江漢平原各縣市,輻射全省各地區。特別是經過近幾年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水稻全產業鏈已經形成,水稻產業機械化、規?;潭纫I全省、示范全國。監利正在實施大米“八個三”工程,計劃通過3年時間,培育優質稻頭部企業5家、示范引領水稻專業合作社30家、網絡優質稻種植大戶20000家,建成高檔化優質稻標準化生產基地60萬畝,把“監利大米”打造成湖北全省乃至全國農產品知名品牌。以“監利大米”為核心組建湖北優質稻產業聯盟,充分發揮“監利大米”區域公用品牌的示范引領作用,推動“湖北大米”產業鏈實現固鏈、強鏈、補鏈、延鏈,實現湖北水稻產業鏈跨越式發展。

“監利大米”品牌有未來?!氨O利大米”是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恒泰“晚香米”、尚禾“丑糧”、“內荊河”再生稻米等均有一定市場知名度,名宇“稼家禾”榮登“荊楚好糧油”榜單?!氨O利大米”主要銷往廣東、廣西、福建和湖南等南方省市,遠至云貴川地區,年銷售100萬噸以上,銷售均價10元/公斤,最高品質大米達80元/公斤。目前正在深化與華中農業大學雙水雙綠學院、信息學院合作,開展“監利大米”優質品牌營銷。與中化公司、湖北省農發集團合作,建設糧油產業園、農產品集散交易中心,探索建設優質稻全程溯源體系,為打響監利大米品牌提供科技支撐。通過集中資源做強“監利大米”品牌,打造成一款深受南方人歡迎的優質大米,全面構建湖北水稻產業價值鏈,全面提升湖北水稻市場價值。

作者: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何紅衛 樂明凱

標簽: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