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熱的8月,奏響了豐收的序曲。望著地里飽滿的玉米棒,肖江峰喜上眉梢。“老板直接來地里,不僅帶殼收購鮮食玉米,連玉米桿都能賣錢,全身都是寶!不像以前,老品種玉米只能拿來喂豬。”家住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花田鄉花田村4組的肖江峰,今年種了12畝玉米,其中9畝是鮮食玉米。“去年只種了5畝,賣了1萬多元,今年就多種了一些,收入肯定比去年多!”肖江峰樂呵呵地說。
近年來,重慶市玉米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重慶市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副所長柯劍鴻帶領體系功能研究室和綜合試驗站人員組成專家組,以鮮食玉米為著力點,狠抓新品種引進篩選、配套技術研究、示范推廣和科技服務,推動重慶玉米產業高質量發展,全方位助力鄉村振興。
【資料圖】
花田鄉玉米產業的改變,是從2021年5月開始的。當時,柯劍鴻被選派到花田鄉擔任花田村駐村第一書記,他發現當地有種玉米的傳統,但品種老化,效益低下。于是他決定在花田鄉建立玉米種植示范基地,2022年從國內引進優質甜糯玉米新品種108個,篩選和培育適合酉陽山區氣候條件、土壤條件及海拔梯度生長的品種,以此來提高村民種植收益,實現產業升級。
“相較于普通玉米,鮮食玉米經濟價值更高,只有90天的生育期,還能直接賣鮮玉米,省時省工還賺錢。”柯劍鴻介紹,在去年的基礎上,今年春季在花田鄉繼續引進了55個玉米新品種,其中,不同花色、不同類型的優質鮮食玉米新品種28個,大田普通玉米15個,青貯玉米12個。
通過對產量、品質、抗性、適應性等農藝、經濟性狀測試,專家組初步篩選出玉糯811、渝甜糯990、玉糯918、林黑糯690、花糯680、甜脆710、渝黑糯715等7個品種,這些品種田間長勢旺盛,抗病抗倒,適宜在酉陽鮮食玉米主產區推廣種植。
“經過核心示范區田間測產,鮮食玉米玉糯811、渝甜糯990、甜脆710三個品種平均畝產鮮穗1020.7公斤,比對照品種增產7.8%,按市場價2.5元每公斤計算,可達到每畝產值2550元。”柯劍鴻說。
新品種有了,農戶怎么種?在花田鄉,專家組又建立了120畝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示范片,采用2∶3(2行玉米、3行大豆)套作復合種植模式及關鍵技術,提高產量與產值。在田間地里,專家們現場手把手操作演示,指導農戶開展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
“鮮食玉米給我們帶來了新的收入,大家都愿意種。而且一畝地可產一噸多秸稈,能增收四五百元。”68歲的村民齊貴川種了6畝鮮食玉米,令他格外欣喜的是,秸稈還能“變廢為寶”。
秸稈的高效綜合利用,是打通玉米產業鏈的重要一環。在專家組的推動下,重慶敏興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落戶花田鄉,在帶動農戶種植玉米的同時,投資興建了肉牛養殖基地,利用玉米秸稈加工飼料,喂養肉牛,而牛糞為來年玉米綠色種植提供有機肥,形成完整產業鏈,實現了種養結合、循環農業、減污增效。
“我們采用‘公司+基地+農戶’的方式,免費為農戶提供技術指導,在酉陽20多個鄉鎮帶動農戶種植鮮食玉米,公司以訂單保底價回收玉米和秸稈,再進行加工和轉化。一顆玉米種子,走完全產業鏈,大約有8元的產值。”敏興農業公司總經理謝維告訴記者,經過加工的鮮食玉米(粒、棒)、凍干玉米粒等產品,在東南亞國家和福建、廣東、香港等地備受歡迎,去年公司鮮食玉米營收2000余萬元。同時,回收的秸稈被加工成青貯飼料,為存欄500多頭肉牛提供了優質飼料保障,目前該公司每年出欄肉牛1000余頭,產值達到3000萬元。
柯劍鴻介紹,通過以點帶面,鮮食玉米已在酉陽縣大面積推廣達2.3萬畝,產量2.4萬噸,產值5800萬元。以酉陽縣為代表,重慶各區縣正積極推廣發展鮮食玉米,從海拔200米到1400米,重慶形成了“糯玉米為主,甜玉米為輔”的格局,已在潼南、綦江、奉節、酉陽等地發展了鮮食玉米生產基地。目前,重慶鮮食玉米種植面積接近60萬畝,產量達45萬噸,產值近10億元。
作者: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鄧俐
標簽:
上一篇:山東聊城:抓牢防返貧監測幫扶工作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國家級非遺“平遙推光漆器髹飾技藝”被立法保護中新網太原8月1
2023-08-17 16:58
原標題:《GT賽車:極速狂飆》將于9月1日在全國影院上映中新網北京8月1
2023-08-17 16:00
原標題:7天展演20場,第十三屆“桃李杯”在京收官中新網北京8月17日電
2023-08-17 15:59
原標題:【尋味中華|戲曲】演繹莫里哀喜劇京劇舞臺中西融會開“洋腔”
2023-08-17 16:04
原標題:2023年央視中秋晚會將在宜賓舉辦華西都市報訊(記者伍雪梅伍勇
2023-08-17 16:00
原標題:湖北竹溪:創新保護楚長城千年遺產煥生機中新網十堰8月17日電(
2023-08-17 16:04
原標題:三毛漫畫系列主題展在金山楓涇丁聰美術館開展(引題)54幅手稿
2023-08-17 15:00
原標題:《全員加速中》時隔七年回歸,《樂隊的夏天》“卷土重來”(引
2023-08-17 15:01
原標題:感受非遺文化的精彩(引題)七夕去珠村體驗“擺七娘”(主題)
2023-08-17 14:54
原標題:享受音樂盛宴!廣州地鐵“拾光音樂廳”上線磨碟沙站羊城晚報訊
2023-08-17 14:52
原標題:《巨齒鯊2:深淵》:致敬勇于向未知進發的海洋探索者工人日報-
2023-08-17 14:01
原標題:天津交響樂團攜新作亮相哈爾濱大劇院(引題)巍巍《長城》驚艷
2023-08-17 13:55
原標題:非遺傳承人李秋生為讀者古鐘表“開藥方”(引題)讓停擺老鐘表
2023-08-17 13:58
原標題:人氣高漲!經典與國學共話傳承(主題)主會場開幕首日就有約六
2023-08-17 14:02
原標題:詩詞的靈魂在于愛的能力(主題)——復旦大學教授駱玉明暢談中
2023-08-17 13:53
原標題:《孤注一擲》熱映導演申奧接受采訪(引題)人性的弱點是創作這
2023-08-17 12:00
原標題:首次亮相國家話劇院“大師講堂”談及表演生活、角色塑造(引題
2023-08-17 12:06
原標題:《浴血瑞京》沉浸式體驗紅色文化8月14日晚,江西省瑞金市沙洲
2023-08-17 11:54
原標題:全國文獻縮微事業不斷壯大中國文化報記者王彬累計完成珍貴文獻
2023-08-17 11:05
原標題:位于江西省高安市的元青花博物館——(引題)小城青花瓷韻長(
2023-08-17 09:55
原標題:47個項目納入“新時代文學攀登計劃”人民日報北京8月16日電(
2023-08-17 10:00
原標題:“北京丫丫”成長三部曲:現實題材兒童劇詩意化表達的探索中國
2023-08-17 09:58
原標題:熱搜第一!熱映電影發文道歉8月16日晚,電影長安三萬里官方微
2023-08-17 10:07
原標題:第十三屆“桃李杯”收官16日,第十三屆“桃李杯”全國青少年舞
2023-08-17 09:56
原標題:62件敦煌主題作品亮相中國美術館北京日報訊(記者王廣燕)少年
2023-08-17 0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