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資料圖】
一個孩子曾被父親抱怨是白癡,在眾人的眼中,他是毫無前途的學生,藝術學院考了三次還考不進去。他叔叔絕望地說:“孺子不可教也!”一個孩子經常遭到父親的斥責:“你放著正經事不干,整天只管打獵、捉耗子,將來怎么辦?”所有教師和長輩都認為他資質平庸,與聰明沾不上邊。 這三個孩子分別是愛因斯坦、羅丹和達爾文。
這個答案不會讓你感到意外嗎?我們做過類似的傻事嗎?曾被我“預言”不成器的學生中,雖沒有像愛因斯坦、羅丹和達爾文似的著名人物,但也不乏活得滋潤、幸福的,事業小有成績的。我真的擔心那些被我“預言”不成器的學生,現在是否真的就不成器了?
其實,每個學生都心存著一個夢想,都有一座屬于自己的天堂,我們不能發現它,那是我們還缺少一雙智慧的眼睛。
面對學生應該怎樣做呀?再看看下面的故事,我想會有答案。
有個孩子對一個問題一直想不通,為什么他的同桌想考第一一下子就考了第一。而自己想考第一卻才考了全班第二十一名?回家后他問道:“媽媽,我是不是比別人笨?我覺得我和他一樣聽老師的話,一樣認真的做作業,可是,為什么我總比他落后?”媽媽聽了兒子的話,感覺兒子開始有自尊心了,而這種自尊心正在被學校的排名傷害著。她望著兒子,沒有回答,因為她不知道怎樣回答。
又一次考試后,孩子考了第十七名,而他的同桌還是第一名。回家后,兒子又問了同樣的問題。她真想說,人的智力確實有三六九等,考第一的人,腦子就是比一般人的靈。然而這樣的回答,難道是孩子真想知道的答案嗎?她慶幸自己沒有說出口。 應該怎樣回答兒子的問題呢?有幾次,她真想重復那幾句被上萬個父母重復了上萬次的話--你太貪玩了、你在學習上還不夠勤奮、和別人比起來還不夠努力……以此來搪塞兒子。然而,像她兒子這樣腦袋不夠聰明,在班上成績不甚突出的孩子,平時活得還夠辛苦嗎?所以,她沒有那么做,她想為兒子的問題找到一個完美的答案。
兒子小學畢業了,雖然他比過去更加刻苦,但依然沒趕上他的同桌,不過與過去相比,他的成績一直在提高。為了對兒子的進步表示贊賞,她帶他去看了一次大海。就是這次旅行中,這位母親回答了兒子的問題。
后來,這個孩子再也不擔心自己的名次了,也再沒有人追問他小學時成績排第幾名,因為他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了清華大學。
故事中沒提到母親的答案是什么,給我們留下了個性的想象空間。我想母親的答案一定很完美!
故事沒有給我們一個清晰的教育思路,但也能給我們一點啟示:班主任無論面對什么樣的教育問題,都要有尋求“完美答案”的精神。只要我們這樣做了,或許教育效果不一定好,至少不會傷害學生。只要我們這樣做了,或許我們不一定會成為好班主任,起碼我們不會平庸。
十輩窮致富
十輩窮的祖祖輩輩都處于十分貧困的境地,那真是:上無遮陽之瓦,下無立足之地。窮到他這一輩,已窮了十輩,因此人們稱他為“十輩窮”。
有一天,十輩窮突發奇想:我為什么這么窮,而且祖祖輩輩都這樣窮呢?上天太不公平了,我要到西天去問佛祖,請佛祖給個說法。他準備好行李就匆匆出發了。剛出家門,就遇上同村的員外,員外問:“十輩窮,你為何如此匆忙,要到哪里去?”十輩窮如實講出了自己的想法。員外說:“你見到佛祖,幫我問一件事,我有個女兒現已18歲了,仍不說話,不知何故。”十輩窮答應了員外的請求。不一會兒,又遇上土地菩薩,土地菩薩也請十輩窮幫忙問一件事:“我在這里保佑一方平安,為何就是無人燒香敬拜?”十輩窮照樣答應了。
十輩窮繼續前進。渴了,就喝幾口山泉;餓了,就吃幾口干糧;累了,就在樹下躺一會兒。樹上的烏鴉見十輩窮如此模樣,關切地和他搭話聊天,十輩窮講出了自己的心思,烏鴉聽后十分支持十輩窮的行動,并請十輩窮幫自己問一個問題:“我在這里下了一窩蛋,為什么就是孵不出小烏鴉?”十輩窮也答應了烏鴉的請求。
十輩窮又走了很久很久。一天來到一條河邊,望著茫茫無際的河面,無一人影,也沒有渡河工具,他想:這下過不去了,自己的想法難以實現了。正在一籌莫展之時,從河對面游過來一只烏龜。烏龜看出了十輩窮的心思,對十輩窮講:“你如果答應我一個請求,我就馱你過河。”十輩窮說:“莫說一個請求,就是十個,只要你馱我過河,我都答應。”烏龜說:“我在這里馱人過河,修行了上萬年,為何成不了仙,請幫忙問一問佛祖。”十輩窮記住了烏龜的請求。
十輩窮過河后又走了很久很久,歷經春夏秋冬,飽受風霜雨雪,任何艱難險阻都沒動搖過他的信心和決心。一天,十輩窮拖著疲憊的身體,繼續往前趕,突然一個白胡子老漢從天而降,擋住了十輩窮的去路,說:“我就是佛祖,你有什么事就問吧。”十輩窮見到佛祖,喜出望外,心緒難平,一時不知從哪里問起。因為要問的事情太多了,他想,如果員外的事不問,回去一定遭到員外的欺負;如果土地菩薩的事不問,他將不會保佑自己;如果烏鴉的事不問,烏鴉也不會放過自己;如果烏龜的事不問,他將無法回到自己的家鄉。經過激烈的思想斗爭,自私心終于被戰勝。十輩窮把他們的事一一詢問,并把佛祖的回答逐一記在心里。正要問自己的事情時,佛祖突然消失了。
十輩窮灰心喪氣往回走,來到河邊,十輩窮告訴烏龜:佛祖說你的頭上有一顆夜明珠(傳說一種能復制金銀財寶、油米錢糧的稀罕之物),取掉后就能成仙了。烏龜說,那就請你幫我取掉吧!
十輩窮來到大樹底下,告訴烏鴉:把窩里的靈芝草剪掉后就可以孵出小烏鴉了。烏鴉說,那就請你幫我剪掉吧!
十輩窮來到土地菩薩前,告訴土地菩薩,佛祖講了,你左邊一缸金,右邊一缸銀,挖走后就有人來燒香了。土地菩薩說,那就請你幫我挖走吧!
十輩窮懷揣夜明珠、靈芝草,提著金銀,回到家鄉。剛走到村口,員外的女兒在閣樓上大聲喊道:“十輩窮回來了,十輩窮回來了!”員外聽到喊聲從房里出來,問十輩窮,我的事問了嗎?十輩窮講,問了,佛祖說你的女兒見了她的男人就說話了。員外想,我女兒剛才見的不就是你嗎?于是決定把女兒嫁給十輩窮。
從此,十輩窮娶了員外的女兒,用金銀購置了田地、家產,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
拿破侖希爾曾講過這樣一個故事,對我們每個人都極有啟發。
塞爾瑪陪伴丈夫駐扎在一個沙漠的陸軍基地里。丈夫奉命到沙漠里去演習,她一個人留在陸軍的小鐵皮房子里,天氣熱得受不了――在仙人掌的陰影下也有華氏125度。她沒有人可談天――身邊只有墨西哥人和印第安人,而他們不會說英語。她非常難過,于是就寫信給父母,說要丟開一切回家去。她父親的回信只有兩行,這兩行信卻永遠留在她心中,完全改變了她的生活:
兩個人從牢中的鐵窗望出去。一個看到泥土,一個卻看到了星星。
塞爾瑪一再讀這封信,覺得非常慚愧。她決定要在沙漠中找到星星。
塞爾馬開始和當地人交朋友,他們的反應使她非常驚奇,她對他們的紡織、陶器表示興趣,他們就把最喜歡但舍不得賣給觀光客人的紡織品和陶器送給了她。塞爾瑪研究那些引人入迷的仙人掌和各種沙漠植物、物態,又學習了有關土撥鼠的知識。她觀看沙漠日落,還尋找海螺殼,這些海螺殼是幾萬年前的,這沙漠還是海洋時留下來的……原來難以忍受的環境變成了令人興奮、留連忘返的奇景。
是什么使這位女士內心發生了這么大的轉變呢?
沙漠沒有改變,印第安人也沒有改變,但是這位女士的念頭改變了,心態改變了。一念之差,使她把原先認為惡劣的情況變為一生中最有意義的冒險。她為發現新世界而興奮不已,并為些寫了一本書,以《快樂的城堡》為書名出版了。
同一個學校,班主任的知識水平應該說沒有明顯的差異,差異很小。但這種很小的差異卻往往造成了教育效果的很大差異。積極的教育心態容易使教育成功,消極的教育心態必導致教育失敗。在這方面應該說,我們有切實的體會。
上一篇:最新年終總結 新年計劃 年終報告新年計劃(六篇) 全球熱消息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夜半歌聲》首輪圓滿收官(引題)夢回30年代海派劇院(主題)解放日報訊(記者諸葛漪)日前,由上海大光明文化(集團)有限公司與仙
2023-01-17 19:48
原標題:天津河北梆子劇院復排傳統大戲(引題)《徐九經升官記》《三上轎》新春亮相(主題)今晚報訊(記者王洋)作為“百戲迎春萬象新——天
2023-01-17 15:45
原標題:木版畫上的年味兒陜西日報記者申東昕要說過年,可繞不開年畫。哪戶人家過年家里不貼年畫,就顯得沒有年味兒。每逢新春佳節,陜西農村
2023-01-17 15:34
原標題:預售票房暫列春節檔新片票房榜首,上海出品《無名》回到故事發生地(引題)《無名》上海“有聲”:聚焦抗戰時期隱蔽戰線(主題)解放
2023-01-17 15:36
原標題:閔行推出國家級展覽和“我在閔行過大年”新春文旅活動(引題)“文化盛宴”奏響春天序曲(主題)解放日報訊(記者黃勇娣)今天,第十
2023-01-17 15:47
原標題:寶庫匠心系列“如瓷,出色。”(引題)現代陶瓷絢爛長卷(主題)解放日報訊(記者李君娜)新年伊始,寶庫匠心館系列大展系列的第二展
2023-01-17 15:53
原標題:首屆央華·保利劇場戲劇節收官北京晚報訊(記者王潤)日前,首屆央華·保利劇場戲劇節畫上了完美句點。本屆央華·保利劇場戲劇節自1月
2023-01-17 14:46
原標題:內蒙古鄂托克旗木凱淖爾鎮文化站:(引題)讓農牧民“唱村歌過大年”(主題)中國文化報駐內蒙古實習記者王慧遼闊的原野、湛藍的天空
2023-01-17 14:45
原標題:山東聊城市雜技團:(引題)新劇目與傳統絕活擰出彩(主題)中國文化報駐山東記者?孫叢叢新春臨近,基層院團又迎來了忙碌的演出季。
2023-01-17 14:41
原標題:爆款動畫片《中國奇譚》,為什么會這么火?中新網北京1月17日電(記者上官云)2023年伊始,動畫短片集《中國奇譚》成為網絡上的熱門話題
2023-01-17 14:42
原標題:安徽黟縣西遞鎮文化站:(引題)楹聯寫滿文明鄉風(主題)中國文化報駐安徽實習記者孔令暉春節將至,安徽黟縣西遞鎮文化站更加熱鬧起
2023-01-17 14:35
原標題:歡喜過年!這些鄉村好物你了解多少?中新網北京1月17日電(記者上官云)近日,“瑞雪紅梅歡喜過年”——游購鄉村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在中國
2023-01-17 13:54
原標題:侗家“鼟鑼”敲出濃濃年味鬧出暖暖鄉情你認識“鼟”字嗎?上面一個“鼓”,下面一個“登”,讀作tēng,擬聲詞,指鼓聲。“鼟鑼”是侗
2023-01-17 13:32
原標題:兔年博物館尋兔:四千年前的兔子長啥樣?四千年前的兔子在中華先民眼中是什么樣子?在我國首座考古學科專題博物館陜西考古博物館中,
2023-01-17 13:37
原標題:趕大集看非遺陜西西安文化年貨迎新春伴隨著熱鬧的鑼鼓、舞獅和高亢的華陰老腔,陜西省西安市高陵區的年貨大集開啟。春節期間,高陵區
2023-01-17 13:44
原標題:手工窗花、原創吊錢 專屬祝福“兔”吉利天津紅紅火火迎新春每年春節前夕,天津的古文化街都是當地最具年味的地方,我們跟隨記者
2023-01-17 13:50
原標題:廣州非遺街區煥彩亮相邀您“行花街,看年畫,賞非遺”(引題)文創迎春雕琢“年”的時光(主題)文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卜松竹迎春花
2023-01-17 11:33
原標題:灣區文化藝術巡展啟動(主題)通過文創感受南沙(副題)廣州日報訊(全媒體記者卜松竹)日前,灣區文化藝術巡展啟動儀式在南沙文化館
2023-01-17 11:34
原標題:交響樂將在廣州的公園響起羊城晚報訊記者馬思泳、通訊員林園軒報道:當廣州交響樂團的名家音樂走進公園,會擦出什么火花?1月16日,廣
2023-01-17 10:35
原標題:亞洲首展!“從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國國家美術館珍藏展”開幕經過兩年多精心籌備,上海博物館“對話世界”文物藝術大展系列的第二個展
2023-01-17 10:34
原標題:首屆央華·保利劇場戲劇節帶來五部十場大戲市集沙龍余味悠長中新網北京1月16日電(記者應妮)伴著“我同你,我們可以飛,飛到一個真正干
2023-01-17 09:51
原標題:加拿大多倫多將上演“歡樂春節”海外新年戲曲晚會中新網多倫多1月16日電加拿大中國戲曲藝術協會主辦的2023年“歡樂春節”海外新年戲曲
2023-01-17 09:49
原標題:《少年歌行》成開年首部“小黑馬”,導演、總編劇等主創談創新:(引題)少年感是“新武俠”的內核(主題)羊城晚報記者胡廣欣優酷獨
2023-01-17 09:49
原標題:“國子文脈——歷代進士文化藝術聯展”亮相故宮博物院中新網北京1月16日電(記者應妮)“國子文脈——歷代進士文化藝術聯展”16日在故宮
2023-01-17 09:53
原標題:聚焦父子情電影《父親的味道》亮相平遙國際電影展中新網晉中1月16日電(記者胡健)“我30歲那年,看了賈樟柯導演的電影,從那時候起,心
2023-01-17 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