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新消息丨靳東演活了真實的法官

時間:2022-10-14 08:47:15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靳東演活了真實的法官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沈杰群  


(相關資料圖)

最近,“法官靳東”刷屏了。

電視屏幕上,靳東飾演的男主角方遠說話帶著湖南口音,是一個既嚴肅又風趣的基層法官:他在一樁樁案件中維護公平正義又不失溫暖;和一群基層法院人以專業素養和高情商同老百姓溝通,接地氣、辦實事;同事之間志同道合又免不了“斗嘴”“拆臺”。

如此兼具正義和煙火氣的法官,一時間圈粉無數。

真實法官的工作和生活你了解多少?

最近,首部由最高人民法院全程指導、全景展現我國司法改革最新成果的現實主義法治題材電視劇《底線》播出,透過一宗宗案件,展現基層法院三代人民法官對司法底線的堅守。

據介紹,最高人民法院組織主創團隊從2019年策劃構思,2020年10月開始歷時90余天采風,再到2022年2月開機,同年5月30日殺青,整個項目歷時3年,劇本前后修改共計20稿。

8個月的實習挖到了寶

日前,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專訪時,《底線》導演劉國彤說,在創作《底線》之前,原本覺得用影視手法表現法官很困難,因為他和很多人一樣對法院系統和法官群體了解不夠。

“法院題材和生活有一定距離,不打官司你是不會接觸到法院和法官的。”劉國彤好奇于法庭上面目威嚴的法官,除了開庭每天還在做哪些工作,他們的審判邏輯是什么,法院生態又是怎樣的。

和劇組同事進入法院體驗生活、“實習”8個月后,劉國彤的擔憂和疑慮消失了。“法院題材可做的東西特別多,是一個挖不盡的寶藏”。

劉國彤和劇組同事,每天與法院工作人員一起上下班、吃飯。劉國彤透露,后來當地法院還給他們辦了門禁卡。“我們集中體驗生活的法院有16個審判庭,我們每天早上進辦公室會各自看排班表,然后選擇感興趣的案件旁聽”。

在基層法院“實習”的日子里,劉國彤看見了什么?

他發現法院里的案件形形色色,涵蓋了社會各個層面;他們旁聽的案件,“都是當下我們所聽到、接觸到的問題”。

“在法院,你會發現,當事人雙方很少掩飾,不虛假,因為在爭取自己利益的時候(表達)都很‘赤裸裸’,你能看到人性特別真實、直白的表現。”劉國彤表示,所有“人間真實”的事件,形成了戲劇創作的“張力”。

然后,劉國彤看見了與想象中不一樣的法官形象。

他分享了一件至今印象極深的事情。有一次,一位法官說次日要去回訪一宗已經判決的案子,劉國彤和劇組同事便一道隨行。

“我們確實也希望有一些往外走的機會,于是跟著法官去,沒想到特別遠。我們得坐一個多小時的高鐵,下車后繼續坐40多分鐘的汽車,來到一個村子。當事人是鄉村里的殘疾人,這位法官要去了解案件判完后的執行情況。”

劉國彤當時很受觸動,原來法官在案件結束后還會親自去回訪,哪怕路途遙遠。劉國彤記得,當時他們抵達后還等了一段時間,而法官態度始終非常耐心。

法官的A面與B面

在《底線》中,演員靳東飾演立案庭庭長方遠,有個綽號叫“方嬸兒”,因為他一方面能較好地處理職場關系,另一方面經常既耐心又專業地對案件當事人雙方進行調解。觀眾評價,苦口婆心的模樣,很像熱心的居委會大媽。

劉國彤說,平時在調解中,他看到法官都是性格溫和,一直在“好言好語交流”。“法官有一個很重要的工作,是要讓雙方情緒緩和下來,但可能也要因此承受很多委屈和無奈”。

“雷星宇案”中,雷星宇因母親受討債人羞辱而憤起反抗,導致討債人身亡。主審法官與合議庭審判員就雷星宇行為是否構成“正當防衛”進行了激烈辯論,從法理、事實、情感等多方面論證;在“職場性騷擾案”中,原本受到輿論壓力和家庭壓力的女職員,在準備撤訴之際得到了最高法掛職干部的力挺。

總體上,劉國彤覺得現實生活中法官呈現出的基本特點是:一身正氣、有責任心、邏輯縝密、善于溝通。

“法官群體非常健談,問一句能答十句。他們也很幽默,但說話分寸感很強。”劉國彤看到,很多法官將工作和生活平衡得很好,法庭之外也有自己的興趣愛好。

《底線》展現老中青三代法院工作者群像。結合此前的觀察和接觸,劉國彤覺得,像年紀大一些的庭長,性格表現得更沉穩,邏輯性和原則性更強;而年輕一些的工作者,比如法律助理、書記員等,展現出很廣的知識面,以及“敢想敢做的魄力”。在法院,師承關系也很明顯,師父引領年輕人積累實戰經驗、提升職業素養。

電視劇也有普法功能

劉國彤特別提到,《底線》中設置的時間背景是在2014年司法改革以后。“司法改革全面提升了成為法官的難度,也由此有了‘入額’的概念。”他感慨,能“入額”成為法官的人都非常優秀,因為這個過程非常艱苦、困難,對一個人綜合素質提出相當高的要求。

而法官承受的壓力,也是大家無法想象的。“法官有終身責任制,這個案子是你判的,就需要負責到底”。一位法官曾告訴劉國彤,他曾經經手的一樁離婚案,調解時發現男方對女方已無感情,最終判雙方離婚,當時女方對法官意見還比較大。但是過了幾年,那名女士忽然回來感謝法官——因為擺脫了那段糾結的感情,她才遇到了真正對自己好的伴侶,開啟新生活。

“在判決時,法官要考慮的不僅是當事人當下的訴求,他(她)可能會看得更長遠一些。”劉國彤說。

除了展現基層法官真實工作狀態,劉國彤也很希望《底線》帶來普法的積極作用。

在法院旁聽刑事案件的過程中,一個詐騙案令劉國彤印象深刻。涉案的是多個00后年輕人,他們通過在網站上與他人“談戀愛”,騙取對方錢財,構成了集體詐騙。劉國彤為這群孩子感到惋惜:“他們年紀輕輕,什么都不知道。出于好玩,在他人組織下學習一些話術,就在網上和別人聊,騙他人轉賬,之后被判刑。這將給他們的人生帶來污點。”

劉國彤認為,將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識普及給年輕人非常重要,能讓他們少走一些彎路。“看著這幫孩子,我特別想讓更多年輕人能夠懂點法,不要在一種完全無知的狀態下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

標簽: 司法改革 最高人民法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