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原標題:講述長征密碼破譯傳奇
驚天動地事,隱姓埋名人。短短十個字,卻是眾多密碼破譯人員一生的寫照。在革命戰爭年代,有這樣一個技術偵察情報部門——中革軍委二局(全稱“中華蘇維埃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總參謀部第二局”),長征的勝利與其密不可分。但由于情報工作的保密性,他們的貢獻一直鮮為人知。龐貝的長篇小說新作《烏江引》,讓這些隱蔽戰線無名英雄的功績,走入大眾視野。
《烏江引》以“破譯三杰”曾希圣、曹祥仁、鄒畢兆為原型塑造人物,揭開了長征路上中革軍委二局密碼破譯工作的神秘面紗,再現了四渡赤水、南渡烏江等著名戰役的驚心動魄和“用兵如神”。小說中,曾勉、曹大冶、鄒生等主人公利用早期無線通訊技術偵收敵臺信號,幾乎成功破譯了國民黨軍所有密碼情報,為紅軍長征途中一次又一次突破重圍、絕處逢生起到了重要作用。《烏江引》由“速寫”和“側影”兩部分組成,“速寫”是中革軍委二局的戰地筆記,充滿了長征行進途中的現場感,“側影”是革命者后代對歷史的尋訪,再現了長征精神的延續傳遞。“速寫”中使用“我們”這個給讀者以代入感的人稱,“側影”部分則擴展到了更大的歷史時空,二者結合,呈現出“亦文亦史,虛實相生”的藝術效果。
“《烏江引》所寫的長征時期的中革軍委二局,是我曾服役的總參某部前身。創作這部小說既是向革命前輩致敬,也是對自己青春歲月的緬懷。而近些年解密的歷史資料也為我提供了充足的寫作資源。”龐貝說,希望在慘烈的戰況描寫和緊張的密碼戰中呈現出某種溫情,“這是一種真誠的抒發”。
《烏江引》的創作基于準確可考的史實,這給作者預留的想象和虛構空間其實并不大。但龐貝決心將這個題材寫成具有“文學含量”的小說,一部在敘事上具有獨特結構、視角、語感和節奏的小說,一個獨具審美價值的文本。在史實基礎上,作者用文學筆法和虛構能力纖毫畢現地還原出歷史細節,給讀者驚心動魄的閱讀感受。他的努力為革命歷史題材提供了另一種書寫角度和文學樣本,得到評論界認可。
波瀾壯闊的中國革命史是文學創作的重要素材庫,長期以來,這類作品形成了一定的敘述模式,《烏江引》采用了另一種敘述模式,大膽地在紀實與虛構間閃轉騰挪。評論家傅逸塵對《烏江引》的藝術特色評價說:“虛構敘事和紀實文本融合,宏大故事與幽微細節嵌套,歷史現場與當下現實勾連,這一切都彰顯出作者的創新能力。”
“記憶與遺忘”是《烏江引》的隱含主題。那些破譯者無疑都是記憶力超群的人,他們因工作性質必須記住一切,但又隱姓埋名于歷史長河。在另一個時空,今人的尋訪打撈出的歷史碎片,又呈現出重拾記憶、抵抗遺忘的努力,而這正是對隱蔽戰線無名英雄最深切的緬懷。《烏江引》的最后有一首小詩,“時間的深處/有一種靜默/那是水中的星光/是風中的密息”。曾希圣、曹祥仁所獲得的代表巨大榮譽的紅星獎章在戰爭期間落入水中,成為了“水中的星光”,但歷史終究被銘刻。“在長征密電全面解密之后,我以文學的形式呈現出這個傳奇,是一種致敬,也是一種告慰。只要有人記得,他們就還活著。”龐貝說。(黃雨寒)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講述長征密碼破譯傳奇驚天動地事,隱姓埋名人。短短十個字,卻是眾多密碼破譯人員一生的寫照。在革命戰爭年代,有這樣一個技術偵察情
2022-10-12 15:26
原標題:文旅部:暫緩公布演出經紀人員資格認定考試合格分數線中新網10月12日電12日,文化和旅游部網站發布公告,暫緩公布2022年全國演出經紀
2022-10-12 15:25
原標題:寧夏大漆“手藝人”:傳承東方美學描繪“漆”彩人生中新網銀川10月11日電?中新網記者于晶紋路細膩流暢,色澤富于變化,典雅而又精致
2022-10-12 15:31
原標題:《我給名著畫插圖》出版(引題)“05后”學生對名著另類解讀(主題)北京青年報記者?田婉婷近日,二十一世紀出版社出版了“05后”學
2022-10-12 15:35
原標題:朝陽門關廂主街鉤沉張雙林“朝外大街正式啟動改造,將建設室外空中籃球場、地下藝廊、最美胡同”的消息,引發了不少人的關注。同時,
2022-10-12 09:25
原標題:馮驥才《俗世奇人》推出手繪珍藏本人民日報海外版電(張笑瑞)《俗世奇人》是作家馮驥才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國內外公認的小小說經典。2
2022-10-12 09:26
原標題:孫子兵法博物館開館中國青年報訊(許小猛)近日,全國首家《孫子兵法》主題博物館——孫子兵法博物館在江蘇蘇州吳中區穹窿山風景區孫
2022-10-12 09:38
原標題:展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引題)?紀錄片《荒野至上》第二季開播(主題)今晚報訊(記者劉桂芳)繼紀錄片《荒野至上》第一季在央視紀錄
2022-10-11 16:27
原標題:《千里江山》:樂音里的家國情懷徐堯在這場“致敬北京國際音樂節二十五周年”音樂會上,我有幸見證了一件藝術品的誕生。早在交響音詩
2022-10-11 16:35
原標題:《經典詠流傳》《典籍里的中國》《最美中軸線》等優秀原創文化節目破圈層傳播(引題)?擺脫流量綜藝傳統文化受捧(主題)【開欄的話
2022-10-11 15:40
原標題:跟著毛佩琦讀《莊子》明史學家毛佩琦先生,撰寫了《大家讀莊子》上下兩冊,洋洋40萬字的譯注,可謂“激活經典,融入當下”。《莊子》
2022-10-11 15:26
原標題:中日合作特展亮相清華藝博(引題)勾勒中日文明交流圖景(主題)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鄒雅婷????????模仿中國銅鏡式樣、紋飾的
2022-10-11 15:27
原標題:東城展出非遺保護十年成果北京日報?訊(記者李洋)昨天,《東城非遺這十年》專題宣傳展通過“非遺101”微信公眾號上線,展覽展示了十
2022-10-11 15:49
原標題:天津京劇院名家領銜(引題)?三臺梅派經典劇目年末饗戲迷(主題)天津日報訊(記者王洋)記者自天津演藝網獲悉,12月2日至4日,天津
2022-10-11 15:45
原標題:網絡文學出海還需出精品王海寧不久前,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發布了《2021中國網絡文學藍皮書》。藍皮書顯示2021年,雖然中國網絡文學
2022-10-11 09:44
原標題:魏風華映照出別樣唐朝天津日報記者何玉新印象暢游唐朝的山水體會唐人的樂觀近日,懸疑探案劇《唐朝詭事錄》在愛奇藝平臺播出。該劇憑
2022-10-11 09:34
原標題:“九說中國”系列叢書累計面世12種,從詩詞、典故、古橋梁等多個維度解讀傳統文化(引題)?書寫中國氣派,傳遞華夏文明精氣神(主題
2022-10-11 09:41
原標題:京劇分享會+戲曲演出付費直播(引題)?京劇藝術試水傳播新模式(主題)天津日報記者胡春萌日前,由天津北方演藝集團融媒體中心打造的
2022-10-11 09:33
原標題:照我思索,可理解我,可認識人(主題)——序《我的忐忑人生》(副題)徐則臣小說讀完,等了一個月,期待某個宏大的命題自然地浮出水
2022-10-11 09:41
原標題:法國思想家拉圖爾去世:一位通才澎湃新聞記者王芊霓編譯采訪整理法國思想家布魯諾·拉圖爾(BrunoLatour)于當地時間10月9日去世,享年75歲
2022-10-11 08:46
原標題:“演技只是演戲的一種技巧”(引題)甄子丹要讓觀眾看到自己那份真(主題)齊魯晚報記者師文靜正在熱映的電影《搜救》中,甄子丹飾演的
2022-10-10 18:47
原標題:換個奇幻外殼談情說愛(引題)愛情偶像劇進入拼腦洞時代(主題)齊魯晚報記者?師文靜“古穿今”“今穿古”“反穿書”“時間循環”“
2022-10-10 16:41
原標題:追憶崢嶸歲月致敬文化先驅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鄭娜?中國國家話劇院文獻話劇《抗戰中的文藝》10月1日至10月7日在國家大劇院戲劇場首演
2022-10-10 15:44
原標題:儒學的分化與戰國《詩》教的傳承《詩》在戰國屬于公共的知識資源,但儒家對于《詩》的推崇可謂是諸子之冠。就目前掌握的文獻來看,儒
2022-10-10 15:35
“史海鉤沉”原標題:漢唐時期儲糧制度和方式之變遷“糧倉系國脈,民心定乾坤”,糧食生產和儲運是古代王朝的頭等大事,直接關乎國家興衰存亡
2022-10-10 1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