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通訊:中法瓷都,跨越時空的牽手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新華社法國利摩日/江西景德鎮4月7日電 新華社記者陳毓珊 黃浩然
法國中南部小城利摩日街頭,和煦春光下,一根青白瓷柱上“謝謝景德鎮并熱愛利摩日”等中、法文標語清晰醒目。
這件瓷器作品,是法國利摩日國立美術學院與中國景德鎮陶瓷大學師生們的合力之作。自2018年佇立在利摩日以來,它向世人展示著中國景德鎮和法國利摩日這兩座“瓷都”跨越時空的牽手。
在綿延萬里、延續千年的絲綢之路歷史上,景德鎮與利摩日深入交流,在瓷器藝術上書寫著文明互鑒的佳話。
18世紀,高嶺土加瓷石的“二元配方”從景德鎮傳到法國,對利摩日制瓷業的發展起到關鍵作用。
光陰荏苒,2010年,景德鎮與利摩日結為友好城市。一年后,景德鎮陶瓷大學的前身景德鎮陶瓷學院和利摩日國立美術學院共同打造的國際陶藝工作室項目,為兩所高校互派藝術工作者和留學生提供了平臺,陶瓷成為他們交流的共同語言。
現代陶瓷生產工藝,陶藝創作手法……從景德鎮來到利摩日的中國留學生,探索傳統與現代的融合。
1000多年的官窯史,600多年的御窯史……從利摩日來到景德鎮的法國留學生,從古老的瓷片上感受歷史脈動。
曾在利摩日國立美術學院交流的周雷,一邊鉆研兩地的制瓷工藝和創作手法,一邊琢磨如何把西方的現代工藝和創作理念與中國傳統技藝相結合。“將青花瓷的古韻融入西方美學,讓它們突破傳統、走向世界。”
從中汲取靈感的,還有法國陶瓷設計師米爾蒂耶·布夫雷。不久前,她燒制出一件名為“泥土與雨水”的陶瓷作品。暖陽透過窗戶灑在瓷瓶上,明亮的白色瓷胎如皎潔月光,瓶身密布的溝壑似涓涓溪水流淌而成。
布夫雷拍下眼前的一幕,上傳到個人社交媒體上,并配上文字“這是時光留下的痕跡”。此時,距離她結束在景德鎮陶瓷大學的留學生活,已過去了6年。
“從中國瓷都回到法國瓷都,兩地跨越時空的交往,帶給我無限的創作靈感。”6年前,布夫雷將自己的工作室設在利摩日。“景德鎮的陶瓷工匠,依然在傳承千年的制瓷技藝,令人贊嘆。”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
如今,利摩日的阿德里安·杜布謝國家陶瓷博物館,館藏數千件陶瓷藝術品中不乏來自中國的精美瓷器,既有融合中西方元素的外銷瓷,也有富含中式古典魅力的作品。
而在景德鎮御窯博物院,同款的青花瓷盤通過瓷片修復,解析蘊藏其中的陶瓷基因,復原歷史上東西方文明交流互鑒的真實面貌。
“陶瓷文化交流從來不是單向的。”景德鎮御窯博物院院長翁彥俊說,琺瑯在來到中國前,是應用在金屬材質的器物上的,但在景德鎮能工巧匠手中幻化成琺瑯彩,成為在工藝交流中誕生的陶瓷品種。
在景德鎮留學期間,布夫雷曾在景德鎮望龍陶瓷有限公司實習,當時她創作的一款杯碟帶回法國后,被一位知名主廚看中,此后成為盛放法餐的餐具。
受此啟發,景德鎮望龍陶瓷有限公司總經理余望龍把公司的設計室搬到了歐洲,法國人諾曼·特拉普曼是設計團隊的一員。
“作為設計師,我喜歡嘗試不同類型的材料,包括瓷器。同景德鎮陶瓷工匠的跨界合作激發了我新的創作靈感。”特拉普曼說,“我們和景德鎮的同事每周開一次電話會議,討論所有正在進行的項目。”
設計在海外,生產在景德鎮,當72道手工制瓷工序遇上國外設計師,先進的設計理念運用到景德鎮陶瓷生產中。
今年年初,在意大利米蘭舉行的一次家居展上,由特拉普曼設計、望龍陶瓷有限公司生產的青瓷洗浴套裝拿到了國際訂單。
“就像面粉既能蒸出饅頭也能烤出面包,我們與法國設計師深度交流,跨界融合贏得了國際市場的青睞。”余望龍說。
“利摩日制造”的陶瓷作品已連續多年參加中國景德鎮國際陶瓷博覽會,為文化交流與經貿往來寫下精彩一筆。
因瓷結緣,踏浪交融,中法兩國共同奏響的泥與火之歌,歷久彌新。
標簽:
上一篇:當前熱點-作品廣議丨自覺的刻骨銘心的愛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通訊:中法瓷都,跨越時空的牽手新華社法國利摩日 江西景德鎮4月7日電 新華社記者陳毓珊黃浩然法國中南部小城利摩日街頭,和煦春光下
2023-04-08 05:38
【作品廣議】原標題:自覺的刻骨銘心的愛肖承森陪伴 李凡丁愛,是文學藝術的永恒表現主題。和其他藝術形式相比,漫畫以夸張和奇趣見長。漫畫
2023-04-08 05:56
原標題:中國館亮相韓國光州雙年展新華社韓國光州4月7日電(記者陳怡楊暢)第十四屆光州雙年展中國館7日在韓國光州銀巖美術館舉行開幕式。參加
2023-04-08 05:47
原標題:小說集《寂靜連綿的山脈》:一份關于渺小個體的“心靈突破史”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陳俊宇《寂靜連綿的山脈》(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
2023-04-07 15:35
原標題:“偉大的人文學教科書”《藝術:讓人成為人》(第11版)出版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陳俊宇《藝術:讓人成為人》是一部人文學通識的百科
2023-04-07 15:38
原標題:4月14日,普通話版、粵語版、潮語版三版本公映(引題)?《暴風》昨日開啟預售(主題)羊城晚報記者胡廣欣4月6日,諜戰動作大片《暴風
2023-04-07 15:47
原標題:“小字輩”擔綱北京人藝新戲(主題)濮存昕導演契訶夫名作《海鷗》五一登場(副題)北京晚報記者李俐方非攝繼《正紅旗下》之后,北京
2023-04-07 15:55
原標題:北京當代藝博會邀您“重聚”北京晚報訊(記者王廣燕)以“重聚”為主題的北京當代·藝術博覽會將于4月28日至5月1日在全國農業展覽館舉
2023-04-07 15:36
原標題:濮存昕執導人藝今年第二部新排話劇身份轉變只為尋找經典密碼(引題)?沉淀三十年后重讀當年沒演好的《海鷗》(主題)文 北京青年報記
2023-04-07 11:37
原標題:活在自己的喜歡里活著便有意義◎邵公子《忠犬八公》中國版3月31日公映,徐昂執導,馮小剛、陳沖、白舉綱、黃楚桐等主演。影片以煙火氣
2023-04-07 11:48
原標題:從巴黎到上海,戲劇的求索從未停止(主題)2023中法文化之春項目“法國咖啡戲劇節”本月啟幕(副題)文匯報記者王筱麗作為全球咖啡館
2023-04-07 11:33
原標題:王子川編劇導演《非常懸疑》登上鼓樓西劇場(引題)?新主演組合帶來笑點和哲思(主題)北京日報訊(記者王潤)由王子川編劇、導演的
2023-04-07 11:55
原標題:王力《詩詞格律》等代表作修訂版出爐北京日報訊(記者路艷霞)王力先生的《詩詞格律》《詩詞格律十講》等六部經典作品近日推出全新修
2023-04-07 11:36
原標題:電影《不止不休》里扮演記者真實動人(引題)?白客:沒有刻意演,盡量“淡”處理(主題)北京日報記者袁云兒正在熱映的電影《不止不
2023-04-07 10:50
原標題:中國電影國際傳播調研報告發布——(引題)?中國電影海外傳播怎樣入腦入心(主題)許瑩隨著中國綜合國力與國際影響力的持續增強、文
2023-04-07 09:47
原標題:北京人藝新劇《海鷗》五一登陸曹禺劇場(引題)?全青年陣容演繹契訶夫名作(主題)北京日報記者李俐記者方非攝繼《正紅旗下》之后,
2023-04-07 09:56
原標題:《龍馬精神》致敬龍虎武師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苗春動作片、功夫片是香港電影的重要類型,因此香港電影有一個特殊工種——龍虎武師。他
2023-04-07 09:54
原標題:昆曲如何叩開年輕人的心扉光明日報記者蘇雁3月29日至31日晚,青春版《牡丹亭》上中下全本在武漢劇院亮相,現場座無虛席。這是青春版《
2023-04-07 09:54
原標題:為電影《了不起的夜晚》增肥30斤(引題)?范丞丞:帥不在我的考慮范圍內(主題)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肖揚正在上映的電影《了不起的夜
2023-04-07 09:49
原標題: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展出第四批故宮博物院珍寶新華社香港4月6日電(記者黃茜恬)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6日宣布,向故宮博物院借展的第四批
2023-04-07 08:46
原標題:海峽兩岸72件作品獲揚州·臺灣文創設計大賽獎新華社臺北4月6日電(記者章利新、尚昊)2022揚州·臺灣文創設計大賽頒獎典禮6日下午在臺
2023-04-07 08:50
原標題:敦煌文獻新成果走向海外人民日報海外版電(記者張鵬禹)3月26日,由西安外國語大學與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共同主辦的《法國國家圖書館藏
2023-04-07 06:52
原標題:人民藝起評:《種地吧》打造慢綜藝中的清新風格近期,一檔別出心裁的勞作紀實互動綜藝《種地吧》在網絡平臺熱播。該節目立足農耕題材
2023-04-07 05:51
原標題:蘇運瑩為《宇宙探索編輯部》獻唱(引題)《生活倒影》唱出主人公心路歷程(主題)今晚報訊(記者丁曉晨)電影《宇宙探索編輯部》日前
2023-04-06 22:47
原標題:沒按約定排映,全國藝聯清退239家影院(引題)藝術電影憑什么這么“硬氣”(主題)羊城晚報記者李麗近日,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以下
2023-04-06 1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