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唐 芹 中華醫學會科普專家委員會 副秘書長 研究員
審核:王長遠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 主任醫師
(資料圖)
直腸癌是人類健康的一大“殺手”。研究表明,超過50%的直腸癌是由腸道息肉癌變引起的。因此,早早治療腸道息肉是預防直腸癌的一個重要方式。
通俗地說,腸道息肉就是“長在腸道上的肉疙瘩”。用醫學術語解釋,就是腸道黏膜上的隆起病變,在沒有確定病理前,統稱為腸道息肉。
圖1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腸道息肉按病理可分為腫瘤性息肉和非腫瘤性息肉。腫瘤性息肉包括管狀腺癌、絨毛狀腺癌、管狀絨毛狀腺癌,癥狀相對較重,更容易發生癌變;非腫瘤性息肉包括增生性息肉、炎癥性息肉、錯構瘤,癥狀一般較輕,且不易發生癌變。
一、腸道息肉的表現及病因
腸道息肉發生在結腸和直腸部位的最多,小腸息肉較為少見。患者大多數沒有癥狀,有些則會表現出便秘、便血、腹痛等不適;少數患者的息肉較多、較大,可能出現腸套疊、腸梗阻,出血較多時,還可能伴有貧血的癥狀。
圖2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腸道息肉的發生與以下6個因素有關。
1.長期進食高脂肪、高蛋白、低纖維素飲食,以及吸煙、飲酒。
2. 久坐、缺少運動。
3. 結腸黏膜有慢性炎癥及有腸道息肉家族史者。
4. 胃十二指腸潰瘍且行胃空腸吻合術及膽囊切除術者。行胃空腸吻合術及膽囊切除術后,會使大腸內膽汁酸的含量增多,可能誘發結直腸黏膜產生腺癌性息肉或癌變。
5. 免疫力低者。人在免疫力下降時容易出現菌群失調,使腸道感染率升高。
6. 長期情緒壓抑、壓力過大導致機體的內環境被破壞,發生癌變。
二、不是誰都適合結腸鏡檢查
腸道息肉的診斷,除了要觀察排便有無出血、便秘、腹痛等不適癥狀外,結腸鏡檢查也是確診的必要手段,但結腸鏡檢查并非所有人都適用,有以下禁忌證的患者不建議行結腸鏡檢查。
圖3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1. 肛門、直腸有嚴重化膿性感染或疼痛明顯的患者,如肛周膿腫、肛裂。
2. 處于各種急性腸炎活動期及有放射性結腸炎的患者,如細菌性痢疾、潰瘍性結腸炎急性期。
3. 有盆腔炎者,盆腔手術史者及孕婦,應慎重,也不建議月經期的女性做結腸鏡檢查。
4. 腹膜炎、腸穿孔、腸腔狹窄及腹腔內廣泛粘連者。
5. 有腹主動脈瘤、腸系膜炎癥、肝硬化腹水、腸管高度異常迂曲、惡性腫瘤晚期繼發腹腔廣泛轉移患者。
6. 年老體弱、有嚴重心血管病的患者應慎重檢查。
7. 小兒及精神病患者等不能配合者不宜行檢查,必要時可在全身麻醉下進行。
除了普通的結腸鏡檢查,無痛結腸鏡檢查可以減輕腸鏡檢查帶來的不適感。無痛結腸鏡需要在檢查前經靜脈注射一種麻醉藥,使患者在數秒內入睡,完成檢查后又能很快蘇醒,檢查過程中不會感到疼痛不適。
但無痛結腸鏡也有禁忌證,在行此檢查前應經過麻醉師的評估。肝功能衰竭、有嚴重呼吸系統疾病及心血管疾病者不宜行該項檢查。
三、腸道息肉要不要手術?術后復查怎么做
如果發現腸道長有息肉,需要立刻手術摘除嗎?答案是不一定。腸道息肉是否需要手術,以及該采取哪種治療方式,是由息肉的大小、是否已癌變等多種因素共同決定的。
如果患者腸道息肉為小的增生性息肉或炎性息肉,可以不做處理。
如果患者腸道息肉較大或是組織學證實的腺癌性息肉,應立即行手術摘除,避免引起息肉出血、梗阻或癌變。常見的摘除手術有內鏡下息肉摘除術、黏膜切除術,也可應用激光氣化療法。
較大的息肉切除術后,為了預防出血、穿孔等并發癥,一般需住院留觀,息肉切除黏膜創面大、可疑出血者,應適當延長留觀時間。
在行腸道息肉手術后,患者需要定期復查。一般6個月內復查1次,若息肉切片活檢為陰性,可間隔1~2年再復查1次。
有重度不典型增生或癌變的腺癌,內鏡下息肉摘除術后3個月復查,如無殘留則6個月內再復查,如有殘留建議手術治療或進一步內鏡下處理。
其他非腫瘤性息肉一般可于1年后復查,如果本次復查結果為陰性,可間隔3~5年復查一次。如果為多發性息肉者,為了防止息肉遺漏,一般要求6~12個月復查一次。
如果出現腸道的不適癥狀,應立即前往醫院就診,早發現、早治療。
參考文獻
[1]許金. 注意生活小習慣, 保衛腸道健康(上)[J]. 中醫健康養生. 2021 7(5): 62-64.
標簽:
上一篇:今晚火星和蜂巢星團在西方天空親密“相會”,值得一看_熱點在線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經典歌劇《托斯卡》即將在國家大劇院重磅開演文 洪文婷為再現經典,重塑精品形象,國家大劇院攜手
2023-06-02 15:38
原標題:學者還原古代戰場細節十五年創作寫盡波瀾壯闊的春秋戰史(引題)春秋車戰如何打?(主題)夏安編者
2023-06-02 15:37
原標題:《小鎮索雷斯》中文版首度引進講述北方小鎮上三個人的悲歡故事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陳俊宇近日,譯
2023-06-02 15:55
原標題:知名編劇宋方金來蓉分享:文學創作講究“合法敘事”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張杰在業內有“最會講
2023-06-02 15:52
原標題:考證歷史細節糾正車戰誤解李崢嶸書鄉:您可否給我們概括一下,春秋時期戰爭的特點?趙長征:主要有
2023-06-02 15:39
原標題:《漫長的季節》導演辛爽:對故土的深情回望我在2020年加入《漫長的季節》劇本創作。從打磨劇本到拍
2023-06-02 14:40
原標題:文化“兩創”助推濟寧“鄉村振興”(引題)農文旅融合,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主題)孔茜康巖汪瀧優
2023-06-02 14:54
原標題:透過“嬰戲圖”看宋代靈動的兒童玩具孫曉明兒童“玩具”一詞最早見諸南宋《夢粱錄》:杭州人家給孩
2023-06-02 14:37
原標題:《哆啦A夢:大雄與天空的理想鄉》上映山西晚報訊《哆啦A夢》系列2023最新電影《哆啦A夢:大雄與天
2023-06-02 14:52
原標題:跑步帶來快感不只是“奇跡”還是科學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張杰越來越多人發現,跑步這種簡單的
2023-06-02 14:48
原標題:揭示了演化歷史和規律我國在靈長類進化遺傳領域研究取得重要成果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獲
2023-06-02 13:41
原標題:首屆黑龍江省少兒版畫展開展百幅作品引八方游客參觀中新網哈爾濱6月2日電(記者劉錫菊)1日,“小鹿
2023-06-02 13:56
原標題:新華娛論場|《夢中的那片?!孵r活時代里的激昂青春與燃情歲月《夢中的那片?!氛贑CTV-8、騰訊視
2023-06-02 13:53
原標題:湖北省博物館少兒體驗館開館6月1日,小朋友們在館內體驗交互項目。當日,湖北省博物館舉行少兒體驗
2023-06-02 13:49
原標題:《平凡之路》真實職場的窗口和鏡子電視劇《平凡之路》給當下電視熒屏增添了一抹明亮的暖色。這部劇
2023-06-02 13:54
原標題:他是徒步穿越長城的首位外國人(引題)威廉·林賽出新書給孩子講長城故事(主題)北京日報記者路艷
2023-06-02 10:34
原標題:天歌《紅樓夢》主題專場音樂會明晚上演(引題)“寶玉”排練場再敘紅樓情(主題)新華日報訊(記者
2023-06-02 10:34
原標題:“書香社會”進小區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趙昂通訊員童安娜“你是滾滾東去的長江波濤,你是洶涌而來
2023-06-02 10:55
原標題:天津藝術職業學院京評梆優秀教學成果展演圓滿落幕(引題)戲曲新苗盡展英姿與實力(主題)今晚報訊
2023-06-02 10:50
原標題:《任溶溶文集》發布光明日報訊(記者劉江偉)日前,由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任溶溶文集》在京
2023-06-02 10:48
【文化記憶】原標題:壁畫磚里的魏晉風尚生活劉小雷在如今嘉峪關市新城鎮和酒泉市果園鎮之間的一片戈壁灘上
2023-06-02 09:38
原標題:真誠抒寫精湛表演(主題)——評新編歷史京劇《陽明悟道》(副題)聶春琴近日,第九屆中國戲劇梅花
2023-06-02 09:48
原標題:走近良渚?探尋遠古“長三角一體化”新華日報記者楊民仆近日,“央博”數字文化藝術博物館“何以文
2023-06-02 09:46
原標題:少兒科普讀物風頭正勁,有爆款也有行業痛點(引題)想破圈更需要與時代共舞(主題)北京日報記者路
2023-06-02 09:52
原標題:《格薩爾王傳》改編成動畫電影(引題)《雪域少年》史詩英雄煥發新生(主題)安徽日報訊(記者丁曉
2023-06-02 0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