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原標題:真誠抒寫 精湛表演(主題)
——評新編歷史京劇《陽明悟道》(副題)
聶春琴
近日,第九屆中國戲劇梅花獎·梅花表演獎(第31屆中國戲劇梅花獎)揭曉,貴州京劇院馮冠博憑借其在新編歷史京劇《陽明悟道》中的出色的演技和優異的表現獲獎。這也是貴州迄今為止獲得的第三朵“梅花”。
新編歷史京劇《陽明悟道》是貴州京劇院精心打造之作。《陽明悟道》全劇通過“權刑貶逐”“長亭送別”“亡命天涯”“荒山瘞旅”“龍場悟道”“講習布道”“此心光明”七個部分,講述了王陽明歷經磨難后在貴州龍場悟道、講學布道的故事。全劇以王陽明悟道前后的故事為著墨點,生動地再現了王陽明與貴州鄉民相處、反省悟道、講學布道的人生經歷,形象化地闡釋了陽明心學“知行合一”“心外無物·心即理”“致良知”的精神內涵。
圣人的抒寫絕非易事,怎么在圍繞史實的基礎上來開掘圣人悟道的戲劇情景,將生命歷程與悟道過程相結合,進而闡釋抽象的思想理念,是京劇《陽明悟道》創作的難點所在。編劇以王陽明的心路歷程為主線,提取他悟道前后的人生片段,選取核心事件,通過藝術化的處理來開掘“悟道”的戲劇情境、構建人物形象、闡釋心學理念。再經過貴州京劇院優秀老生馮冠博精湛細膩的塑造,把王陽明龍場悟道的心路歷程和他的心學理念呈現給觀眾。
如果說王陽明的求道之路是《陽明悟道》的筋骨,那鮮活生動的人物形象則是血肉。第一場,以熱開場的方式交代以劉謹為首的錦衣衛殘害忠良的社會背景,王陽明直抒己見為忠良辯護,痛斥閹黨,王陽明敢于抗爭的正直形象躍然眼前。在第四場中,窮困潦倒患病的王陽明把自己補身體的雞湯送給吏目,并在吏目一家病死蜈蚣坡后不顧仆人的反對去埋葬他們,一個具有人間常情、正直、善良的王陽明呈現出來。除了王陽明外,劇中的其他人物也有其獨特的形象,善良的麗娘,機智的龍珠、陰險的劉謹……豐富的群像塑造在推動劇情發展的同時也讓整個劇更豐滿耐看。
《陽明悟道》的成功離不開主演馮冠博的精彩演繹。他是貴州京劇院文武兼擅的老生,他嗓音高亢洪亮,功力扎實。在王陽明的塑造中,他用情、理、技相融合的表現方式,以聲情并茂的表演和韻味十足的唱腔把一代大儒王陽明龍場悟道和他的心學呈現給觀眾。在第一場中,王陽明因為直斥劉謹的罪行被廷杖四十大板,舞臺上,他用翻撲跌打摔等武戲動作來表現被廷杖的過程,用“搶背”“吊毛”等毯子功來表現被廷杖時的閃躲和痛苦,精彩的甩發功則表現了他被廷杖后的激憤。在劇中,他還巧妙地運用唱腔和手眼身步法的配合,表現不同情境中的人物心境。在第四場中,王陽明在埋葬完吏目一家后,由吏目一家人慘死的結局聯想到自己的暗淡的人生,從而發出“今日我來葬吏目,他日何人葬陽明”的悲嘆,在這個過程中,通過他靈活轉動的眼珠和不斷變換的走位把王陽明對自身前途和命運未卜的悲嘆外化出來,悲嘆抒情之余一個技術性極強的“僵尸到”把他心如死灰的心境刻畫得淋漓盡致。在第五場,王陽明用唱念結合的方式來回望自己的求道之路,在這個過程中,他利用手眼身法步的配合把王陽明回望過往之悲和悟道成功后之喜外化出來。
《陽明悟道》虛擬與寫意相結合的舞臺呈現讓劇情隨著人物的意念自由穿梭,使得劇中的故事表達簡潔明了。虛擬性是京劇藝術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京劇藝術表現生活的基本方法。在表現王陽明前往貴州龍場的場景中,王祥通過手執馬鞭來表現牽馬前行;通過馬的嘶鳴驚叫來烘托王陽明即將被刺殺的危險處境。在表現從京城到龍場一路之艱難的場景中,舞臺分為前后兩個表演區,吏目三人和王陽明三人,分別交替于舞臺前后方表演,交替的表演在簡明表現京城到龍場路途艱險的同時還給人命運相似的感覺,為接下來王陽明“淪落人哭淪落人”的抒情唱段奠定情感基礎。在龍場悟道一場中,采用了意識流和蒙太奇的手法,用“時空交錯,虛實疊影”等方式分別把劉謹的恐嚇、苗阿公的友好、吏目的慘淡放置于一個時空,來展示王陽明復雜的內心世界,自由的時空處理也為接下來人物的情感走向做足鋪墊。
在配樂上,除了傳統的文武場伴奏之外,還加入了大提琴等西洋樂器,這次《陽明悟道》的配樂邀請了貴州省歌舞劇院加盟,院團之間的合作不僅能拓寬各自的創作渠道,還能豐富彼此的藝術創作。在表現王陽明為吏目一家祭祀的場景中,用了西南地區獨具民族特色的樂器——蘆笙,這種根據劇情需要將具有地域特色的音樂融入劇中的表現形式在豐富劇情表現的同時使得劇本身帶有民族地域性,是比較獨特的一種表達。
標簽:
上一篇:走近良渚 探尋遠古“長三角一體化” 全球今頭條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真誠抒寫精湛表演(主題)——評新編歷史京劇《陽明悟道》(副題)聶春琴近日,第九屆中國戲劇梅花
2023-06-02 09:48
原標題:走近良渚?探尋遠古“長三角一體化”新華日報記者楊民仆近日,“央博”數字文化藝術博物館“何以文
2023-06-02 09:46
原標題:少兒科普讀物風頭正勁,有爆款也有行業痛點(引題)想破圈更需要與時代共舞(主題)北京日報記者路
2023-06-02 09:52
原標題:《格薩爾王傳》改編成動畫電影(引題)《雪域少年》史詩英雄煥發新生(主題)安徽日報訊(記者丁曉
2023-06-02 09:36
原標題:線下演出市場迎來全面復蘇,線上演唱會有點冷清(引題)線上演唱會還有發展空間嗎?(主題)業內人
2023-06-02 08:51
原標題:第七屆平遙國際電影展正式面向全球征片新華社太原6月1日電(記者原勛)記者從平遙國際電影展組委會
2023-06-02 05:48
原標題:“海上銀珠·璀璨華光——上海市歷史博物館館藏銀器展”在首爾開幕新華社首爾6月1日電(記者陸睿
2023-06-02 05:40
原標題:福建連江:端午龍舟贈馬祖5月31日,龍舟愛好者將新龍舟運轉到連江天后宮。當日,福建省福州市連江
2023-06-01 15:54
原標題:2023年“我和祖國一起成長”主題演出在京舉行新華社北京5月31日電31日晚,由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中
2023-06-01 15:39
原標題:繪本里的兒童世界兒童繪本是一種將文字敘事與視覺圖像相結合的文學體裁,通過生動活潑的圖畫,更易
2023-06-01 14:45
原標題:古村落里的徽劇“新苗”5月30日,75歲的民間老藝人邵茂凱(左)在給12歲的伏嶺鎮中心小學“徽劇童
2023-06-01 14:40
原標題:新編歷史京劇《嬴駟與商鞅》首演北京日報訊(記者王廣燕)“心懷天下,心憂百姓,你還是當年以命衛
2023-06-01 10:40
原標題:在孩子們心中種下真善美的“種子”一年一度的西安國際兒童戲劇展演如約而至。8年來,這一國際性戲
2023-06-01 10:42
“薪火相傳·戲曲絕活兒”原標題:水到渠成平中見奇在戲曲人看來,絕活兒是一個審美概念,是建立在扎實基本
2023-06-01 09:49
原標題:匯聚上萬件藝術作品四川美術學院啟幕2023畢業生作品展中新網重慶5月31日電(記者鐘旖)“重慶藝術
2023-06-01 09:32
原標題:【尋味中華丨名樓】大明湖畔超然樓半城湖色一樓璀璨中新社濟南6月1日電?中新社記者趙曉李欣“在超
2023-06-01 09:35
原標題:中國圖片大賽典藏館和國史影像基地在京落成5月31日,嘉賓在中國圖片大賽典藏館內參觀圖片展。當日
2023-06-01 09:40
原標題:《家有兒女》后多年難出一部精品兒童電視劇市場亟待重振(引題)“斷更”多年創作思路需改變(主題
2023-06-01 09:39
原標題:2023中國(蘇州)演出交易會開幕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蘇墨2023中國(蘇州)演出交易會5月29日至6月
2023-06-01 08:33
原標題:薛濤小說《樺皮船》:講述民族文化浸潤中的童年故事薛濤的《樺皮船》聚焦東北少數民族鄂倫春族非物
2023-06-01 08:46
原標題:2023年“我和祖國一起成長”主題演出在京舉行新華社北京5月31日電31日晚,由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中
2023-06-01 08:46
原標題:時尚芭莎年度派對舉辦黃軒趙麗穎獲“年度演員”中新網5月31日電5月30日,2023BAZAARICONS時尚芭莎
2023-06-01 08:43
原標題:名家“六一”寄語小讀者:人生是一場馬拉松讓讀書成為習慣中新網北京6月1日電(記者上官云)又是一
2023-06-01 08:52
原標題:魯敏作品首度走進東南亞《金色河流》馬來文版在吉隆坡國際書展簽約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陳俊宇近日
2023-06-01 05:44
原標題:南苑發現夏商周雙環壕遺址(主題)出土靴形陶尊展現3800年前防滑鞋底設計(副題)北京晚報訊(記者
2023-05-31 1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