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熱圖 > 正文

千年古村埋在水底 56年后露出真容

時間:2018-04-24 08:32:40    來源:江南都市報    

4月23日報道,江西省宜春市上高縣南港水庫因疏浚干涸,千年古村56年后重見天日。不久后,它們又將重新沉入水底,古村殘存的所有痕跡,終將與湖水融為一體。修建于上世紀六十年代的南港水庫,位于上高縣南港鎮南部。從1961年建成蓄水,至2017年12月首次放水,水庫造就的人工湖在56年之后首次見底。曾被千傾湖泊掩藏的千年古村落和當地人們的舊居一并露出真容。

4月23日報道,江西省宜春市上高縣南港水庫因疏浚干涸,千年古村56年后重見天日。不久后,它們又將重新沉入水底,古村殘存的所有痕跡,終將與湖水融為一體。修建于上世紀六十年代的南港水庫,位于上高縣南港鎮南部。從1961年建成蓄水,至2017年12月首次放水,水庫造就的人工湖在56年之后首次見底。曾被千傾湖泊掩藏的千年古村落和當地人們的舊居一并露出真容。

2018年,南港湖水被徹底抽干,在建成的第56年后首次見底?!拔覀儢|湖李村就在靠近湖水東南面的位置。現在是一點痕跡都找不出來了。”南港鎮的“東湖李村”數十戶村民,當年為造湖舍離舊居;眼看湖水將整村的房屋淹沒。這一次湖水見底,李村的老人靠著蒙山山脈的走向,辨識出了當初村屋的位置。可是盡管現在湖底已是黃土暴露一覽無遺,但記憶中的村屋古樹已經找不到一點點蹤跡,只剩下當初村頭的幾處石階。

2018年,南港湖水被徹底抽干,在建成的第56年后首次見底。“我們東湖李村就在靠近湖水東南面的位置。現在是一點痕跡都找不出來了。”南港鎮的“東湖李村”數十戶村民,當年為造湖舍離舊居;眼看湖水將整村的房屋淹沒。這一次湖水見底,李村的老人靠著蒙山山脈的走向,辨識出了當初村屋的位置。可是盡管現在湖底已是黃土暴露一覽無遺,但記憶中的村屋古樹已經找不到一點點蹤跡,只剩下當初村頭的幾處石階。

南港水庫東湖村移民安置點。

南港水庫東湖村移民安置點。

“等到專家過來了我們才曉得,原來這里就是老人口中的銀山!”東湖李村的村民們雖然再難找回幾十年前的舊居,可在聽說他們當年嬉戲的城墻、石橋等等不知年代的幾座古物,竟然就是傳說的中的蒙山銀礦古村遺址,都覺得不可思議。記者在觀察南港水庫古墻遺址。

“等到專家過來了我們才曉得,原來這里就是老人口中的銀山!”東湖李村的村民們雖然再難找回幾十年前的舊居,可在聽說他們當年嬉戲的城墻、石橋等等不知年代的幾座古物,竟然就是傳說的中的蒙山銀礦古村遺址,都覺得不可思議。記者在觀察南港水庫古墻遺址。

經過考察,地質專家在東湖村、南港水庫底部均發現了礦渣遺跡。而考古人員對矗立水庫中的古墻進一步研究發現,其與東湖村附近的蒙山銀礦息息相關。

經過考察,地質專家在東湖村、南港水庫底部均發現了礦渣遺跡。而考古人員對矗立水庫中的古墻進一步研究發現,其與東湖村附近的蒙山銀礦息息相關。

南港水庫灘涂上的古墻,后面是東湖村。

南港水庫灘涂上的古墻,后面是東湖村。

蒙山銀礦堪稱國內目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銀礦遺址。據史料記載,最早從宋朝開始,經歷元、明兩個朝代,其間銀礦的開采斷斷續續,實際開采時間為200年左右,距今已經800余年。實際上,陪伴包括東湖李村村民們多年的高矮城墻,來回走過千百回的石橋,還有幾口已經廢棄的古井,都是宋元時期蒙山銀礦采礦人的舊居,是有著千年歷史的古村落。這一次,古村與李村人舊居從湖底重現;經過考古專家的考證之后,才在隱沒世間數百年后重被正名。

蒙山銀礦堪稱國內目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銀礦遺址。據史料記載,最早從宋朝開始,經歷元、明兩個朝代,其間銀礦的開采斷斷續續,實際開采時間為200年左右,距今已經800余年。實際上,陪伴包括東湖李村村民們多年的高矮城墻,來回走過千百回的石橋,還有幾口已經廢棄的古井,都是宋元時期蒙山銀礦采礦人的舊居,是有著千年歷史的古村落。這一次,古村與李村人舊居從湖底重現;經過考古專家的考證之后,才在隱沒世間數百年后重被正名。

標簽: 古村 真容 千年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