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即時 > 正文

【電商快評】阿里被爆裁員 降本增效下的自我調整

時間:2023-05-24 17:43:09    來源:網經社    

5月23日,有消息稱,阿里將大規模裁員,裁員板塊涉及淘天集團、菜鳥、本地生活、云智能集團、大文娛;其中淘寶天貓產業裁員25%;阿里云智能裁員7%等等。目前,僅阿里云方面回應稱,系正常的組織崗位和人員優化。在剛拆分各子集團后,阿里“閃電式”裁員為哪般?

觀點一:降本增效自我調整應對

從財報數據看,截至2023年3月底,阿里的員工總數為23.5萬人,比2022年底減少4524人;比2022年3月底的25.49萬人,減少19725人。


【資料圖】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絡零售部主任、高級分析師莫岱青,阿里裁員是企業人員優化、節約成本的常規手段,重在降本增效,裁員的對象或包括績效不達標的,財富自由的“躺平者”、技能落后者等。在政策及市場環境影響的影響下,互聯網行業進入微利時代,阿里的裁員也是通過自我調整來應對外部環境。

觀點二:業績承壓基盤被“蠶食”

2023財年業績,阿里營收增速僅為2%,而淘寶天貓所屬的中國零售商業收同比下降2%。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絡零售部主任、高級分析師莫岱青認為,從近年來的財報數據來看,淘寶天貓的GMV增長略顯乏力,雖然一季度有所回升,但是吸引流量的能力在分散,增長也會繼續承壓。淘寶天貓可謂阿里的基本盤,基盤的萎縮對于阿里來說壓力是非常大的。

另外,阿里本地生活一季度營收增速放緩,虧損依舊。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數字生活分析師陳禮騰表示,盡管阿里本地生活服務業務營收占比穩定,但依舊是阿里虧損最為嚴重的板塊。且盡管虧損在不斷收窄,但一直依靠的是餓了么單位經濟效益改善以及運營效率提升,此舉短期內難以實現利潤的正向增長。

“除了零售商業、本地生活,阿里其他業務板塊的業績也在承壓。在這樣的情況下,阿里勢必做出改革來促進業績的增量。”莫岱青補充道。

觀點三:流量被瓜分競爭激烈

莫岱青認為,阿里1+6+N組織變革后,面對的競爭壓力會更大。以往通過電商業務“輸血”,拆分后獨立發展,需要形成“造血”能力。同時阿里面對多方“圍剿”,既有京東、拼多多、唯品會等傳統電商,也要面對來自新勢力電商抖音、快手、微信視頻號等的挑戰。

據數據顯示,去年抖音電商GMV為1.5萬億,快手電商交易額為9012億,視頻號為500億,可謂發展迅速。莫岱青表示,加上各主播跨平臺直播增多,對于阿里來說也存在流量的流失,這也倒逼其緊迫起來。

觀點四:互聯網企業“去肥增瘦”或成常態

莫岱青認為,互聯網行業已經開始主動剎車,疫情放開以來,各大互聯網公司選擇維穩,節約成本的同時,需找新的增量。在這樣的情況下,網企業的發展更側重“去肥增瘦”。

據網經社不完全統計,除了阿里巴巴,2021年至今已有數十家知名互聯網企業傳出裁員消息,其中包括互聯網大廠如亞馬遜、騰訊、新浪、京東、字節跳動、百度、滴滴、B站、Shopee等;電商企業有唯品會、蘇寧易購、十薈團、美菜網、瓜子二手車、玩物得志、蘑菇街、有贊、叮咚買菜等;在線旅游企業攜程、馬蜂窩、去哪兒、途家等;在線教育公司清北網校、學而思、大力教育、高途、掌門教育、豌豆思維等;其他企業還有哈啰出行、Shopee、vipkid、水滴、宜信等。

標簽: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