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實時:傳承與革新 后浪與前浪——評電視劇《后浪》

時間:2023-05-24 10:57:18    來源:文匯報    

原標題: 傳承與革新 后浪與前浪(主題)


(資料圖片)

——評電視劇《后浪》(副題)

劉淑欣

中醫藥大學教授任新正心系傳統文化傳承,辭職創辦中醫傳承班,希望培養優秀的中醫傳人,物色學員時發現了送外賣的女孩孫頭頭。從此,這個無父無母、孑然一身、天真率性的姑娘被帶入到中醫傳承班。她師從任新正,開啟了傳承醫學的求學之路。

電視劇《后浪》正在優酷視頻和東方衛視熱播。故事里的孫頭頭跌跌撞撞地成長,她在師傅的指導下“感而遂通”,從小小的成功而增長了自信,逐漸熱愛上傳統醫學;她與任新正、任天真以及傳承班的學子們接觸各種急慢病例,跟蹤中藥材的春種秋收,結伴同行、共同成長,從傳統醫學中萃取營養,立志繼承大醫精神,為當代國人打造健康生活之路。

而在國產劇作品長廊里,這部主攻青年一代傳承中醫文化的現實題材新作,也寄望從傳統文化中汲取養分,融匯進當代都市的進取節奏。

中醫中藥當代傳承的藝術表達

《后浪》聚焦中醫人的文化傳承精神,題材領域上有拓展,題材角度上有創新。該劇具較為濃厚的中國文化精神,充滿中國文化元素。其大到中國哲學觀念如“天人合一”“大道至簡”,中國人對人生乃至生死的態度等,蘊含著不斷延續的中國文化的重要內容與特征,其中大量運用的中醫思想如“治未病”,如“為學日進,為道日損”,如《書經》的“人生五福”“曰壽、曰富、曰康寧、曰攸好德、曰考終命”,均來自天人合一基本觀念。

傳承班師生父子兩輩人共同誦讀《大醫精誠》的“宣誓”場面,是中國國醫對職業的敬畏,更是對生命的莊重承諾,堪稱中國醫學界“希波克拉底誓言”;劇中通過若干個案例表現了學子們的個人成長,也表現他們履行救死扶傷、護愛生命的莊嚴使命。中醫“小白”的孫頭頭,因從小無父無母,當真是一個天真無邪、無束無縛、野性自然的外賣小姑娘,跌跌撞撞地進入傳統文化濃厚的傳承班中,開始顯得那么格格不入,但是最終因其潔凈質樸的心性、獨特的悟性、成為對中醫至純至樸的內核的領先覺悟者、領悟了傳統中醫的精髓。直至疾病暴發,任新正以“勿避險巇,晝夜寒暑,饑渴疲勞,一心赴救”的精神,帶領妻兒弟子奔赴救助前線,顯現了真正的蒼生大醫風范。

《后浪》以傳統國醫教育為題材,是對國醫精神的弘揚。部分劇情以略帶夸張的手法表現中西醫以及傳統和現代的差異、碰撞和互補。國醫任新正與西醫彭十堰展開了一場圍繞中醫西醫的“辯學”,辯學內容其中包含了醫療觀念、醫療方法等方面存在的中西之辨、中西之爭,是一場內容豐富的對話、交流與溝通。任新正以虛心包容的態度解釋中西醫的區別與聯系、中西醫的共生性與互補性,也以不容置疑地論說表達了中醫的現代意義和價值、中醫的繼承性與革新性等。在病例分析中具體直觀地呈現出中醫觀念,不僅劇中人物,就是觀眾在觀劇過程中也在參與討論思考,這種辯學的方式帶有古代塾學的色彩,也就奠定了傳承班學習方式的人性化、靈活性、生動性,以及劇情的趣味性。

在《后浪》中,形象化地展示了中醫傳承班,傳承內容決定了它的傳承方式,師生們在各個具體的病案中切磋打磨,總結研討,頗似春種秋收,代代積累,代代傳續,這或許與中國農業文明傳承方式密切關聯,在今天依然需要。

都市題材與農耕文明的互滲融合

作為一部當代都市劇,《后浪》創作者按照一年二十四節氣的順序敘事,是一部主要表現都市醫療題材劇,洋溢著農耕文明之美。劇中不僅寫中藥的屬性與大自然的密切關系,而且表現了中藥的屬性帶有四季的自然屬性。我國自古就有中草藥與四時節氣的關系的論證?!吧褶r嘗百草”的傳說,證明了我們的祖先就是農民和醫生的結合體,我們的農業社會藥食同源就來自于此。中醫與中藥筑基于中國的農業社會,中藥也必然是農耕文明的產物。四季當然是農耕文明的顯著自然特征,節氣是農作物的節氣,季節是萬物的季節,季節構成萬物生命的本身。創作者處處匠心表現季節與大自然和人物的關系,例如畫面上一顆萌發的種子破土而出,一片蒼翠的林子豁然顯現等,意味深長地應和著學子們的成長與情狀。傳承班成立之后,隨著“立春”“小滿”“夏至”“立秋”的節點,老師說“附子小雪之前育苗”,于是他們進山去看附子,學生們跟隨老師跟著“附子”“人參”等藥材的生長季節,來到山里與藥農同住同吃,學習中藥知識,查看藥材的播種、生長。中醫的重要材料依托中藥,中藥質量有了問題,中醫的效果就不能保證,這交代了中醫中藥的關系,同時老一代中醫人每年看望藥田的時機,也是國醫們為當地藥農問診治病,提供健康指導的機會,這種送醫學送藥也是回饋當地的藥農,這在古代是大醫的執業方式,成為今天中醫人的優秀傳統。傳承班的學子也就學以致用,知行合一盡在其中。

劇中很多畫面藥氣氤氳,藥香彌漫,加之二十四節氣的文化介紹、文房四寶條幅的渲染,充分的中國式的聲畫元素,讓觀眾盡享一年四季二十四節氣的悠長時光。四季對于農耕文明的意義反映出人類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相處,成為了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豐富多彩的文化形式,在和諧之美中療愈我們的內心。

中醫中藥對人類的價值

劇中若干關于心靈或心理疾患的案例,都表明了“身心健康”“和諧關系”“天人合一”等觀念絕不過時,而是迫切地擺在了當代國學的日程上,成為當代醫學乃至世界醫學界的重大課題。在這些問題上,《后浪》向傳統中醫深處探究,向古代先賢典籍求問智慧,其以藝術形象表達的中醫的觀念,即便是僅僅提出部分問題,并一時或許尚不能完全解釋清楚、尚不能完全解決問題,甚至會引發爭議,仍然值得關注,有當下性現實意義。植根于中國文化的中醫是博大精深的,大到天、地、人,小到一飯、一蔬、一飲;大到生命價值人生哲學,小到待人接物孰取孰舍,具有安身立命的重要意義和價值。

當代社會,天人合一離我們似乎漸遠,躺在草地上看星星成為一種奢望,摩肩擦踵的人群,高樓大廈林立,典章制度繁多,使人喪失了許多原來的自然本性,變得與自然不協調。《后浪》想啟示的,也許正是中醫的當下價值、養生護生的意義、治未病的意義、對付現代文明病的意義、對物質極大豐富的意義。

眼下,人類對自身生命的珍視,對健康問題的關注,已經成為一個全球化普遍性的問題,當此之時,《后浪》的播出,讓人們對身體生命、人生價值、更加真切的審視,劇中表現的中醫中藥對于生命價值闡釋,解決當下健康問題的方式,提供了很多新的角度?!鞍贅用尊B百樣人”,以和諧相處的思維方式來解決問題,強調人際關系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自我的和諧的重要性。劇中夫妻、父子、師生構成一種具有濃厚的中國文化況味的人際環境,和由春、夏、秋、冬構成人與自然天人合一的外部環境,有助于解決問題。包括傳統與現代的溝通、年輕中醫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和認知,在劇中的提出問題,討論問題,都可以從《后浪》之中延伸到現實生活,有相當探討的價值和空間。

(作者為中央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教授)

標簽: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