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下午,我在車上睡了一路,朦朧中,已經到外婆家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我跟爸爸一起貼春聯,看到爸爸把福字倒著貼,我不理解的問“為什么倒著貼呢?”爸爸說“福倒了,也就是福到了呀!”我恍然大悟。
傍晚,我不停地問:“飯做好了嗎?好了嗎.......”哥哥很無奈說:“你個小饞鬼,還沒到飯點叫呢!”過了半個多小時,終于開飯了。一道道佳肴上了餐桌,有雞有魚,象征著吉祥如意、年年有余。在一家人歡聲笑語中,吃完了年夜飯。
我收到了好多壓歲錢,我問媽媽為什么要收壓歲錢,媽媽說“大年三十晚上,有只叫做“崇”小妖,來侵擾熟睡的孩子,把孩子嚇哭。有了壓歲錢就能平安度歲了。”原來如此啊!
晚上八點,一家人其樂融融坐在一起看春節晚會,幸福滿滿。
忽然,外面一陣“嗖——啪啪啪”的響聲,放煙花了!煙花飛上天空,綻放出五彩繽紛的色彩,把黑夜照的如同白晝。
我喜歡過春節,因為它象征了團圓、喜慶和熱鬧。
這個春節,我和媽媽去了北京。北京是我國的首都,這是我第一次去,這一路上,我都好興奮啊!
到了北京,我們先去爬了雄偉的長城。天空很藍,長城特別長,它隨山而建,我感受到了秦始皇的偉大和過去工人的艱辛!
后來我們參觀了明清兩朝皇上的家——故宮。它好大啊,我們在里面走了一天,把腳都走累了,才看了其中的一部分。難怪過去的娘娘們出去都要坐轎子呢。
我們又去了皇上家的花園——頤和園,那里有昆明湖和佛香閣,還有很長很長的長廊,風景很美麗。
最后,我們去看了被八國聯軍破壞燒毀的圓明園遺址。
在北京,我們還吃了老北京的特色小吃,有炸醬面、豆汁兒、炸焦圈、炸灌腸、北京烤鴨等。都很好吃啊,就是豆汁兒我喝不慣,覺得味道怪怪的。
可是,我們的時間有限,沒有來得及去天安門廣場看升國旗,也沒有去動物園和海洋館。媽媽說,我們以后還會再來的。
我好期待下一次的北京之行呀!
你可曾嘗過春節的味道,在春節中我品到了甜甜的團聚味,香辣的菜品味,苦澀的思鄉味。
甜甜的團聚味
春節是甜的。老家特別冷,窗外飄著鵝毛大雪。我們一家人圍在火爐邊閑聊等吃飯,有的在聊去游玩時看到的景色,有的在聊最近發生了什么事,而我們幾個小孩就更有趣了,我們一人坐在火爐一角,玩著卡牌,全家人有說有笑,其樂融融。令我在其中品到甜甜的團聚味。
香辣的菜品味
春節是香辣的。等到菜品上完后,我看了看,發現了我最愛吃的火燒肉。注意了,不是紅燒肉,而是火燒肉。這是我們老家特有的味道。用火燒肉燒至五分熟,再用酸筍配置香辣蘸水,揀一塊,沾一沾,回味無窮。或是用獨制的銷魂腌菜膏,那都是永遠忘不了的味道。
苦苦的思鄉味
春節也是苦澀的。我們一家人吃完飯,我便和哥哥們上到二樓看電視。電視中突然放到警察還在堅守崗位,醫護人員持續為病人救治,我不禁想到:是啊,要不是警察們堅守崗位,我們怎能安寧過年,要不是有醫生壓制疫情,我們怎能回家團聚,而他們還在崗位上,我品到了春節的苦味。
春節是豐富多味的,有幸福的味,也有心酸的味。
俗話說的好:“中國文化,博大精神”!確實是這樣的。從中國的傳統節日里就可以看出那種精神!
“春節”是每年都會過的節日,也是大家喜歡過的節日。因為每年春節大家都會聚集在一起,熱熱鬧鬧的吃上一頓年夜飯。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晚上還有更好的春節晚會。
春節是有許多習俗的,下面我給大家簡單的介紹幾種。
第一種:貼春聯。這是春節必定要做的事。春聯由上聯、下聯、橫批三部分組成,對聯上、下字數相同,橫批均為四個字。如果你的腦袋夠豐富,自己也可以創造噢!
第二種:貼福字。這就是個十分有趣的字。一般貼福字都是正這貼,而許多家都是倒這貼,據說這里隱藏的意思是“福倒了(福到了)”就這樣,它也是重要的環節。
第三種,也是最重要的一種:吃餃子。這就是全家人都喜歡的事,光包餃子可不行,還要在餃子里放入特殊的東西,例如:硬幣、花生、棗等。每種食材都包含不同的意思,也讓家人在吃餃子的時候分享自己的喜悅!
“春節”的習俗還有好多,我就介紹到這里,希望大家馬到成功、心想事成!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鄖縣人”3號頭骨化石順利完成提取進入后續研究環節日前,記者從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廳獲悉,經過學堂梁子遺址考古團隊數月奮戰,“鄖縣
2022-12-26 16:48
原標題:脫口秀行業發倡議書規范發展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車輝日前,在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的指導下,笑果文化、單立人喜劇、笑嘛喜劇等來自全國各
2022-12-26 16:48
原標題:明年日歷書有啥新花樣(主題)傳統文化成內容主流(副題)新民晚報記者徐翌晟臨近歲末,新桃換舊符,日歷書作為新年新歲的“必更品”
2022-12-26 15:48
原標題:12月總票房已破10億元(引題)“阿凡達”引領電影市場復蘇(主題)今晚報訊(記者丁曉晨)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2022年12月總
2022-12-26 15:44
原標題:黃綺珊“除了音樂,我一無所有”新民晚報記者朱光時至今日,依然在舉辦全國巡演的歌手寥寥,黃綺珊就是其中之一。她兩個月里來了兩次
2022-12-26 15:33
原標題:王世貞全集再出重磅(引題)《弇州山人四部稿》出版(主題)解放日報訊(記者施晨露)前天,上海交通大學、太倉市政府與上海古籍出版
2022-12-26 15:50
原標題:283件海派紫砂精品跨年亮相解放日報訊(記者李君娜)以浦東新地標為名的跨年紫砂藝術盛會《森蘭紫韻·海派紫砂藝術展》前天在浦東森蘭
2022-12-26 15:47
原標題:安徽馬鞍山凌家灘遺址公布考古工作新進展新華社合肥12月25日電(記者劉美子)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日前公布了安徽省馬鞍山市含山縣凌
2022-12-26 14:34
原標題:成都文化新地標開門“迎客”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鄭娜雅致清麗的宋韻美學,婉轉柔韌的夢幻舞姿……12月16日晚,隨著舞蹈詩劇《只此青綠
2022-12-26 14:50
原標題:藝術繪畫?絢麗人生近日,《成為了光》王劍書自由繪畫展在北京時代美術館舉行。青年畫家王劍書5歲即被確診為孤獨癥,他通過繪畫與世界
2022-12-26 14:50
原標題:天津市評劇白派劇團新作《楊柳青傳奇》正在創排(引題)讓年畫在評劇舞臺“活”起來(主題)天津日報記者劉莉莉日前,天津市評劇白派
2022-12-26 14:33
原標題:評劇《革命家庭》獲田漢戲劇獎天津日報訊(記者劉莉莉)2022年第36屆田漢戲劇獎評選昨日揭曉,天津評劇院創演的評劇《革命家庭》榜上
2022-12-26 14:35
原標題:老舍語言的魅力作者:杜永道20世紀90年代,我曾組織過一次“文學語言規范化”討論,引起文學評論家和語言學家非常有趣的爭論。一位知
2022-12-26 13:36
原標題:融合發展:亙古不變的主題(主題)——首屆仰韶論壇印象(副題)光明日報記者李韻王笑妃【守望家園】近日,首屆仰韶論壇在線上舉行。
2022-12-26 13:44
原標題:黑水城唐卡與敦煌晚期壁畫年代考證之謎作者:李甜黑水城遺址,位于內蒙古自治區西部的額濟納河流域,是絲綢之路上現存最完整的城址之
2022-12-26 13:34
原標題:《2023年全國小學生寒假分年級閱讀推薦書目》發布(引題)寒假來臨這份書單請收藏(主題)寒假即將來臨之際,一份由專業教師研制的《2
2022-12-26 13:40
原標題:非遺助力鄉村振興煥發生機活力(引題)已建設非遺工坊2500余家(主題)“一邊照顧家人,一邊在閑暇之余做點苗繡賺些錢,還能傳承中華
2022-12-26 11:50
原標題:陜西西安:?(引題)小劇場蓬勃發展的三大“燃”動能(主題)中國文化報駐陜西記者?秦毅在古城西安,近年來,小劇場提速發展,在展
2022-12-26 10:45
原標題:北美票房:《阿凡達:水之道》穩居北美周末票房榜首中新社洛杉磯12月25日電(記者張朔)雖現較大跌幅,《阿凡達:水之道》(Avatar:TheWa
2022-12-26 10:47
原標題:國風動漫如何激活傳統文化中國文化報實習記者王偉杰近日,文化和旅游部正式公布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第四屆動漫獎獲獎名單。經申報、評
2022-12-26 10:50
原標題:成都圖書館“閱讀+”:(引題)發揮“破圈”之力創造“喜閱”時光(主題)中國文化報駐四川記者付遠書近日,四川成都圖書館攜手成都市
2022-12-26 10:43
原標題:手工藝的“新國際化”杭間今天看來,作為中國具有文化意義上的工藝美術,如何走出一條新的國際化道路,這個問題值得所有工藝美術家思
2022-12-26 10:47
原標題:全景式展現文學大師人生路(引題)凌宇《沈從文傳》典藏版面世(主題)北京日報訊(記者路艷霞)今年12月28日是沈從文誕辰120周年紀念
2022-12-26 09:35
原標題:非遺“二代”接棒百年技藝:萬物皆可“漆”中新網貴州大方12月25日電作者周燕玲見到非遺“二代”高焱時,他正忙著向客戶介紹大方彝族
2022-12-26 09:53
原標題:廣西文物攝影師十余載彎腰“定格”歷史讓文物“活”起來中新網南寧12月25日電作者黃令妍陳冠言王以照步入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辦公區
2022-12-26 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