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你知道杞縣大蒜在價格上為啥賣不過山東金鄉和邳州的大蒜嗎?”近日,在河南省開封市杞縣沙沃鄉君盛家庭農場的150畝大蒜優新品種培育基地,從事培育大蒜種子20多年的山東金鄉籍經紀人韓新兵道出其中秘密,以前,杞縣大蒜優選品種少、更新慢、多蟲害、產量低,大蒜收獲時間、晾曬方式、精細加工上都要比山東稍遜一籌。
“這幾年杞縣蒜農一改過去種植大蒜品種少、更新慢、長期重茬的習慣,選擇優新品種種植,同時在生產加工過程中統一標準、規范出蒜時間、晾曬方式、蒜品型精細加工等,向‘規模化發展、精深化加工、品牌化打造’方面進軍,使杞縣成為享譽海內外的大蒜之鄉,擦亮了鄉村振興的最美底色。”杞縣人民政府縣長黃宗剛說。
規模化發展
【資料圖】
杞縣有著2000多年的大蒜種植史,當地特有的氣候和土質條件使所產大蒜具有個大、周正、皮白、不散頭、耐貯藏、辛辣味正、硒含量豐富等特點。2020年至今全縣大蒜種植面積穩定在70萬畝,年產大蒜96萬噸。
2015年2月,中國大蒜在韓國受阻,給全國的蒜農們敲響了警鐘。杞縣縣委、縣政府著眼未來,在面臨市場波動大、人力成本上升、產品科技含量不高、創新能力不足等諸多挑戰中,大力發展綠色無公害種植,通過“區域化布局、模式化栽培、標準化生產、規模化經營”提升大蒜生產品質,保障杞縣大蒜規模化發展優質高產。
截至目前,杞縣大蒜種植覆蓋21個鄉鎮,全縣發展12個大蒜生產專業鄉鎮、300余個大蒜生產專業村,成功創建無公害基地11萬畝,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40萬畝,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目錄。
“河南省唯一一家大蒜及大蒜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落戶杞縣后,極大推動了我縣大蒜‘三品一標認證’和可追溯體系建設進度。”杞縣大蒜協會會長張開民介紹,杞縣建成了集綠色生態種植、加工、研發、貿易于一體的綜合型大蒜現代產業園,擁有國內最大的大蒜交易市場和相對完整的產業鏈條,年交易量達200萬噸,交易金額110億元,已成為縣域經濟發展和帶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柱產業。
精深化加工
“挖好大蒜防暴曬,通風晾曬四五天,下雨淋濕很麻煩,防止蒜頭變霉爛,剪蒜是個技術活,顆顆留莖兩分三,根須必須剪干凈,品型好看無磨損,拉到市場轉一轉,一噸多賣四五百。”城郊鄉蒜農劉連峰一段順口溜,說出了鮮蒜精心加工的好處。
大蒜粗加工提高了農民收入,而精深加工則提高了整個產業價值。“要提高大蒜附加值,必須在精深加工上做文章,加大資金投入,提高企業參與研發的積極性。”杞縣潘安食品有限公司研發中心主任李高飛說。
高端化精品加工,拉長產業鏈條。杞縣現有以潘安食品為龍頭的多家深加工企業,年加工能力40萬噸,所產的蒜片、蒜米、蒜泥、蒜粉、黑蒜等系列產品暢銷國內外。云倉二號建設的30條生產線,年加工能力為50萬噸。同時,杞縣利用大蒜加工產生的廢水提取飼料添加劑,有效推動產業循環,提升大蒜附加值。
河南大蒜產業集團負責人張永波說:“杞縣有80多家大蒜加工企業,加工產品有10多種,其中蒜片、蒜粉等產品大多出口到印度尼西亞、泰國、新西蘭、馬來西亞等國家,蒜米、蒜油等產品在國內銷售。”
品牌化打造
“蒜米能增加多少附加值?黑蒜有哪些特殊功效?蒜飲料是個什么味?蒜精油減肥作用有多大?由一頭大蒜‘長’出來的產業鏈拉伸出了諸多新品牌。”杞縣人民政府副縣長郭芳說,杞縣立足當地資源優勢,運用現代生物技術,突破“原字號”“食字號”,向“健字號”“藥字號”“妝字號”產品進軍,做足做透農產品精深加工這篇大文章。
為此,杞縣與中國農業大學等高校合作,先后建成教授工作站、大蒜研發中心、成果轉化基地等。大蒜干燥技術、大蒜生物制劑、土壤改良等研發成果得到廣泛應用,推動了大蒜產業綠色、高效、循環發展,提升品牌效應。
“杞縣現有大蒜交易市場30多個,貿易企業130多家大蒜營銷經紀人2萬多人,年均交易量達200萬噸,交易額110億元。”杞縣大蒜協會副會長黃學民介紹,在國內30個大中城市設立了大蒜銷售網點,直接、間接出口大蒜及制品30多萬噸,產品遠銷中東、歐盟、東南亞、南美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出口額1000萬美元,被評為國家級出口大蒜質量安全示范區。
“一業興,百業興。杞縣大蒜不僅鼓起了農民的‘錢袋子’,成為了致富奔小康的‘香餑餑’,還成就了杞縣‘全國大蒜第一縣’的美譽。杞縣把大蒜產業作為強縣富民的主導產業,進一步擦亮‘中國大蒜之鄉’這塊招牌,以蓬勃的生機、無限的商機,助力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杞縣縣委書記戴繼田充滿信心。
作者:司利強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張培奇 范亞旭
標簽: 精深加工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原創音樂劇《夜半歌聲》在演藝大世界開啟首輪駐演12月28日晚,緊鄰中華商業第一街——南京路步行街的中國大戲院從內到外換上新“行頭
2022-12-30 16:50
原標題:房山琉璃河遺址入圍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北京晚報訊(記者陳強牛偉坤)昨天,國家文物局公布第四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評定結果:泥
2022-12-30 15:56
原標題:舞劇《海上夫人》老舍劇場首演(引題)舞蹈家王亞彬肢體語言解讀易卜生(主題)北京晚報訊(記者王潤)昨晚,由王亞彬編導、主演的舞
2022-12-30 15:51
原標題:旅日藝術家吳汝俊:讓京劇在海外覓得更多知音中新社北京12月30日電?中新社記者冉文娟“京劇藝術的發展離不開創新,可以借助其他藝術
2022-12-30 15:47
原標題:在不確定的世界找尋教育的確定性李百艷教育何為?“承認我們人類所有的復雜性,充分理解他者和我們之間的相似性和差異性,學會面對未
2022-12-30 15:46
原標題:過了臘八就是年新民晚報記者王蔚臘八節,俗稱“臘八”,是指農歷臘月(十二月)初八格一天。勒民間,臘八節又被看作是一年里最后一個
2022-12-30 15:50
原標題:2022最時髦知識點來了!測測你是不是個文化人兒中新網北京12月30日電(劉越)從二十四節氣登上冬奧開幕式,到《蘭亭集序》在太空出圈;
2022-12-30 14:50
原標題:萬達影城熱映《阿凡達2》背后用飛書每兩小時追蹤票房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車輝近日,隨著全國復工復產按下“加速鍵”,作為線下場景消
2022-12-30 14:56
原標題:文旅部:春節期間將廣泛非遺傳承實踐等相關活動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蘇墨春節、元宵節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傳統節日,也是國家級非遺代表
2022-12-30 14:40
原標題:天影新片《青春幾回合》殺青今晚報訊(記者丁曉晨)由天津電影制片廠出品的青春勵志電影《青春幾回合》近日殺青。影片官方微博發布殺
2022-12-30 14:48
原標題:文旅部推出文創主題聯展活動(引題)梁啟超紀念館多款產品入選(主題)今晚報訊(記者王洋)文化和旅游部政府門戶網站近日特別推出“
2022-12-30 14:37
原標題:《穿靴子的貓2》映后收獲好口碑今晚報訊(記者丁曉晨)由夢工場動畫傾力打造的今冬動畫巨制《穿靴子的貓2》上映后口碑不俗,豆瓣開分8
2022-12-30 13:54
原標題:一幅有滋有味天津衛畫卷徐徐展開(引題)馮驥才《俗世奇人》再續新篇(主題)今晚報訊(記者高麗)《俗世奇人(肆)》日前由作家出版
2022-12-30 13:52
原標題:《護衛者》導演接受采訪介紹拍攝幕后故事(引題)白描細碎日常貼近最真現實(主題)今晚報記者劉桂芳幫老人定期買藥,抓偷電瓶的小偷
2022-12-30 13:51
原標題:老字號商品、特色農產品等千件精品上線(引題)“年味天津”年貨節將推出百場直播(主題)天津日報訊(記者張帆)為進一步塑造“天地
2022-12-30 13:53
原標題:我市2023新年音樂會周六上演天津日報訊(記者翟志鵬)記者從天津交響樂團獲悉,由該團演出的天津市2023新年音樂會將于12月31日19:30在
2022-12-30 13:48
原標題:打著“精進藝能”消費大眾期待,這檔真人秀“贏”了嗎?黃啟哲這幾日,一檔名為《無限超越班》的演藝真人秀“霸占”社交平臺文娛話題
2022-12-30 12:40
原標題:老字號熬出各色臘八粥北京日報訊(記者楊天悅)今天是臘八節,多家餐館早早就開始熬制臘八粥。同和居提前一周開始采買熬制臘八粥所需
2022-12-30 12:47
原標題:大型技能挑戰融媒體節目《天府工匠》重磅登場工人日報客戶端12月29日電記者李娜今晚9點起,由四川省成都市總工會聯合成都市廣播電視臺
2022-12-30 10:55
原標題:《再見老張》的背后小劇場走出“某某某”北京青年報記者郭佳《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第二季近日收官,從繁星戲劇村走出的三位演員——張
2022-12-30 10:57
原標題:屢受挫折“喜劇新勢力”再度沖擊春晚(引題)脫口秀:沒想到我又來了吧!(主題)文 北京青年報記者王磊?2022文藝真心話“沒想到我又
2022-12-30 10:47
原標題:原創音樂劇《夜半歌聲》在演藝大世界開啟首輪駐演(引題)一站式觀演打卡逛老字號,感知申城文化魅力(主題)文匯報記者王筱麗12月28
2022-12-30 10:44
原標題:展演季云劇場片單公布(引題)2023年1月中上旬“大戲看北京”推13部大戲(主題)北京青年報記者楊文杰“大戲看北京”展演季“云劇場”
2022-12-30 10:52
原標題:國家版本館展區亮相文博會12月29日,參觀者在中國國家版本館展區拍攝文創產品。正在深圳舉行的第十八屆文博會上,中國國家版本館中央
2022-12-30 09:38
原標題:舒心曲,暖心事!2023年春晚首支定制歌曲《你好陌生人》發布“我為何把手伸給了你,我也接受過陌生人的好意……”12月29日,2023年春
2022-12-30 0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