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過了臘八就是年
新民晚報記者 王蔚
(資料圖片)
臘八節,俗稱“臘八”,是指農歷臘月(十二月)初八格一天。勒民間,臘八節又被看作是一年里最后一個節日,也由此拉開了迎接來年春節的序幕,流傳下“小囡小囡儂覅饞,過了臘八就是年”的童謠。
中國人過臘八節的習俗由來久遠,從夏商周時期開始就有了農歷十二月祭祀祖先和神靈的習慣。后來,佛教傳入中國,佛成道日與之融合,又賦予了臘八節雙重意義。
“臘八臘八,冷啊冷啊;看看月亮,圓啊圓啊。”臘八節正處于天寒地凍時節,也是農事空閑的時期。為了豐衣足食、抵御嚴寒,同時也為新舊年交替多增添一眼年味,農耕人家儕會進山打獵,用獵物作供品祭祀祖宗與天地神明,祈福避災。應劭《風俗通》記載,臘者,獵也,言田獵取禽獸,以祭祀其祖也。或曰:臘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報功也。
“大雪紛飛臘月到,一年節儉到今朝;積得糧食燒鍋粥,暖暖熱熱度寒宵。”講到臘八節的習俗,喫臘八粥是另外一項重要活動,從古至今很多寺廟儕會舉行臘八節施粥活動。勒普通人家,燒一鍋臘八粥也是流傳千年的風俗。“月亮遮面看人間,臘八節日紅火光;千里冰封雪茫茫,難阻親情聚粥餐。”上海鹿鳴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政偉講,伊拉公司每天勒松江區要為學堂、企事業單位、社區居民提供一萬多人次的膳食,燒臘八粥是“保留節目”。公司還會勒供膳的中小學利用勞技課開展本土飲食文化的推廣與傳承,比方,清明做青團、端午包粽子、七夕炸巧果,臘月燒臘八粥,讓小朋友從小就增強對家鄉美食的認識。伊講,臘八粥取“八”的含義,食材基本上包括大米、小米、玉米、薏米、紅棗、蓮子、花生、桂圓等八樣,還可以根據各家的條件有減有增,少幾樣勿要緊,多幾樣更加好,像紅豆、綠豆、黃豆、黑豆、蕓豆等儕可以隨意添加。一般來講,像薏米、花生、紅豆等要先用清水浸泡幾個鐘頭,與大米同時下鍋后燒出來的粥才會更加軟糯。紅棗、桂圓等最好先去核,小囡和老人喫在嘴巴里就更安全、更放心了。
無論天南地北,喫臘八粥的風俗是比較一致的。但是,勒我國北方地區還流傳自制臘八蒜的習俗。勒臘月初八格一天用醋泡蒜,裝進密閉的瓶子、瓦罐里,十天半月就可以開封享用了。這是因為臘八蒜的“蒜”音同“算”,意思是到了臘月年關,有必要拿一年的賬算算清爽,該收的鈔票好早眼收回來了,該還的債也好早眼還忒了。
仲富蘭
上海市民俗文化學會會長華東師范大學教授
“臘”是遠古先民對于創世神的一種祭禮,先民于冬閑時,以農獵收獲物獻祭所有與發明、管理、保護和發展農獵有關的神靈,報功祈福并舉行慶賀活動。臘祭的名稱有一個沿革過程,夏代叫“嘉平”,商代叫“清祀”,周代叫“大蠟”,秦代復稱“嘉平”,漢代又改為“臘”。通常,臘日要祭祀古老的農田之神,伊拉分別是先嗇神神農、司嗇神后稷、農神田官之神、畦神、開路劃疆界之人、坊神、水庸神、貓虎神、昆蟲神等。上起天子下到小民,儕拿臘日當作年節來過,從中可以看出創世神話對年節文化的直接影響。
臘八節不僅是農家節日,也是城里人的一個重要民俗活動節日。一般認為臘日祭祀中出現對水庸神的祭祀,表明城市信仰開始萌芽。水庸即水溝,就是城市出現后的護城河,后來水庸神又進一步演變為城隍神。這也是今朝講創世神話的意義所在,即弘揚傳承其中的優秀和精華部分,通過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使其成為城市進一步發展的精神來源和精神力量之一。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過了臘八就是年新民晚報記者王蔚臘八節,俗稱“臘八”,是指農歷臘月(十二月)初八格一天。勒民間,臘八節又被看作是一年里最后一個
2022-12-30 15:50
原標題:2022最時髦知識點來了!測測你是不是個文化人兒中新網北京12月30日電(劉越)從二十四節氣登上冬奧開幕式,到《蘭亭集序》在太空出圈;
2022-12-30 14:50
原標題:萬達影城熱映《阿凡達2》背后用飛書每兩小時追蹤票房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車輝近日,隨著全國復工復產按下“加速鍵”,作為線下場景消
2022-12-30 14:56
原標題:文旅部:春節期間將廣泛非遺傳承實踐等相關活動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蘇墨春節、元宵節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傳統節日,也是國家級非遺代表
2022-12-30 14:40
原標題:天影新片《青春幾回合》殺青今晚報訊(記者丁曉晨)由天津電影制片廠出品的青春勵志電影《青春幾回合》近日殺青。影片官方微博發布殺
2022-12-30 14:48
原標題:文旅部推出文創主題聯展活動(引題)梁啟超紀念館多款產品入選(主題)今晚報訊(記者王洋)文化和旅游部政府門戶網站近日特別推出“
2022-12-30 14:37
原標題:《穿靴子的貓2》映后收獲好口碑今晚報訊(記者丁曉晨)由夢工場動畫傾力打造的今冬動畫巨制《穿靴子的貓2》上映后口碑不俗,豆瓣開分8
2022-12-30 13:54
原標題:一幅有滋有味天津衛畫卷徐徐展開(引題)馮驥才《俗世奇人》再續新篇(主題)今晚報訊(記者高麗)《俗世奇人(肆)》日前由作家出版
2022-12-30 13:52
原標題:《護衛者》導演接受采訪介紹拍攝幕后故事(引題)白描細碎日常貼近最真現實(主題)今晚報記者劉桂芳幫老人定期買藥,抓偷電瓶的小偷
2022-12-30 13:51
原標題:老字號商品、特色農產品等千件精品上線(引題)“年味天津”年貨節將推出百場直播(主題)天津日報訊(記者張帆)為進一步塑造“天地
2022-12-30 13:53
原標題:我市2023新年音樂會周六上演天津日報訊(記者翟志鵬)記者從天津交響樂團獲悉,由該團演出的天津市2023新年音樂會將于12月31日19:30在
2022-12-30 13:48
原標題:打著“精進藝能”消費大眾期待,這檔真人秀“贏”了嗎?黃啟哲這幾日,一檔名為《無限超越班》的演藝真人秀“霸占”社交平臺文娛話題
2022-12-30 12:40
原標題:老字號熬出各色臘八粥北京日報訊(記者楊天悅)今天是臘八節,多家餐館早早就開始熬制臘八粥。同和居提前一周開始采買熬制臘八粥所需
2022-12-30 12:47
原標題:大型技能挑戰融媒體節目《天府工匠》重磅登場工人日報客戶端12月29日電記者李娜今晚9點起,由四川省成都市總工會聯合成都市廣播電視臺
2022-12-30 10:55
原標題:《再見老張》的背后小劇場走出“某某某”北京青年報記者郭佳《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第二季近日收官,從繁星戲劇村走出的三位演員——張
2022-12-30 10:57
原標題:屢受挫折“喜劇新勢力”再度沖擊春晚(引題)脫口秀:沒想到我又來了吧!(主題)文 北京青年報記者王磊?2022文藝真心話“沒想到我又
2022-12-30 10:47
原標題:原創音樂劇《夜半歌聲》在演藝大世界開啟首輪駐演(引題)一站式觀演打卡逛老字號,感知申城文化魅力(主題)文匯報記者王筱麗12月28
2022-12-30 10:44
原標題:展演季云劇場片單公布(引題)2023年1月中上旬“大戲看北京”推13部大戲(主題)北京青年報記者楊文杰“大戲看北京”展演季“云劇場”
2022-12-30 10:52
原標題:國家版本館展區亮相文博會12月29日,參觀者在中國國家版本館展區拍攝文創產品。正在深圳舉行的第十八屆文博會上,中國國家版本館中央
2022-12-30 09:38
原標題:舒心曲,暖心事!2023年春晚首支定制歌曲《你好陌生人》發布“我為何把手伸給了你,我也接受過陌生人的好意……”12月29日,2023年春
2022-12-30 08:46
原標題:文化新觀察丨新一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名單出爐,透露哪些信息?國家文物局12月29日公布了第四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名單和立項名單。這次
2022-12-30 05:40
原標題:真誠給到了,快樂回來了“0713再就業男團”是一個有魔力的團體,《快樂再出發2》剛剛上線,便在豆瓣獲得了9 3分的高評分。今年以來,
2022-12-29 21:33
原標題:脫口秀能不能?“玩轉”直播?大眾日報記者朱子鈺著名脫口秀演員李誕又擁有了一份新工作——淘寶主播。前不久,李誕開啟了2022淘寶直
2022-12-29 19:38
原標題:《滿江紅》定檔,影市春節檔熱鬧氣氛來了齊魯晚報記者師文靜2022年最后一個電影檔期賀歲檔(11月25日至12月31日)迎來尾聲,賀歲檔后
2022-12-29 15:46
原標題:文旅部:支持網絡平臺集中展播非遺年俗視頻中新網12月28日電28日,文化和旅游部2022年第四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舉行。會上,文化和旅游
2022-12-29 1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