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今日精選:白描細碎日常 貼近最真現實

時間:2022-12-30 13:51:41    來源:今晚報    

原標題:《護衛者》導演接受采訪介紹拍攝幕后故事(引題)

白描細碎日常 貼近最真現實(主題)


(相關資料圖)

今晚報記者 劉桂芳

幫老人定期買藥,抓偷電瓶的小偷,詢問外來務工人員信息,處理業主與物業之間糾紛,調解夫妻、兄弟的家庭矛盾……江蘇衛視播出的電視劇《護衛者》憑借濃郁的生活氣息收獲觀眾好評。為了觀眾眼里的一個“真”字,主創團隊都做了哪些努力?該劇導演朱定忠日前接受記者采訪,介紹了該劇拍攝的幕后故事。

細節之處求真

《護衛者》主要的拍攝場景是派出所。朱定忠直言,起初劇組想進駐真的派出所拍攝,這樣既真實又有質感。“但走訪考察了五六個派出所后,我們放棄了。派出所的工作十分忙碌,如果劇組真的進駐派出所拍攝,一定會相互影響。”最終,朱定忠決定采用內景搭制攝影棚的方式,1比1再現派出所內的陳設和功能,外景則取景真實的派出所,達到“內外結合”。此外,劇中的警車、警服、警徽、警用7件套等道具也均為真實物品。

為了“真”,朱定忠要求演員提前進組進入派出所體驗生活——跟隨民警出警,旁聽案件審理,學習民警們的工作作風。此外,他還邀請不少公安干警參與拍攝。劇中,除了幾名主要演員,觀眾看到的很多警務工作者都是現實中的在職警察。朱定忠說:“警察有專屬于這份職業的樸實和質感,是群眾演員很難演出來的。”

白描基層生活

《護衛者》的劇情內容奠基于長篇報告文學《橋——“楓橋經驗”55周年風雨歷程》,其作者衣向東是“魯迅文學獎”“老舍文學獎”獲得者。他先后采訪了160多人,《護衛者》中派出所老中新三代人物以及馮大叔、黃亞菊、巧巧、譚譚等社區群眾之所以這么有血有肉,是因為他們的背后有著眾多原型人物。

但將報告文學搬上熒幕,最大的難點是如何把現實中真實的小事件原汁原味地呈現給觀眾。朱定忠介紹,一開始他和編劇衣向東試圖走戲劇化路線,盡力把事件拍得危機重重、高潮迭起。但經過多次修改打磨,朱定忠最終摒棄了戲劇化的表達方式,選擇幾近白描的表現手法展現瑣碎事件,將民警們的工作包裹在老百姓平常的生活中。這種老老實實、本本分分,反而更貼近最真的現實。

區別于其他聚焦特殊性大事件的破案劇、情節劇等公安題材劇,觀眾在這部劇中看到的更多的是百姓生活中司空見慣的雞毛蒜皮,例如家庭情感糾紛、鄰里之間的摩擦、餐館職工沖突等,筆落之處無不是民警對于百姓生存權利及安全感的尊重與關切。朱定忠說,這部作品播出后,派出所的翟所長激動地對他說,“劇中的所長太像我了”,那一刻他很開心。

標簽: 報告文學 相互影響 做了哪些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