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專欄 > 正文

陜西三原縣: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帶動特色產業發展

時間:2022-12-23 15:15:33    來源:中國農網    


(資料圖)

“西陽鎮東寨村掛面加工廠和農副產品展銷中心開始運營了?!薄笆菃幔空媸呛孟ⅲ∷麄兇宓膾烀娲_實好吃。”這是近日陜西省咸陽市三原縣街頭群眾聊天的一幕。今年東寨村采用“村集體和該村手工掛面戶共同投資興建、收益按照4:6比例分配”的模式,發展集體經濟帶動特色產業。60戶手工掛面戶一體標準化生產銷售,年生產各類空心掛面1000多噸,年產值達700多萬元,解決80多人就近就業問題,預計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20萬元以上。

東寨村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是三原縣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近年來,三原縣高度重視村集體經濟發展,堅持把村集體經濟發展作為促進產業振興、人才振興的重要工程,通過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充分激活“沉睡”資源,引導農民抱團發展,構建“集體經濟為紐帶、市場主體為引領、農民為核心、脫貧戶(監測戶)參與”的利益共同體。截至目前,全縣已全面完成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界定集體經濟組織成員333921人,量化經營性資產2.4億元,成立集體經濟組織151家,2021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10元。

建強領導機構。成立了以縣委書記任組長、縣長任第一副組長的領導小組,實行縣、鎮、村三級書記負責制。印發了《三原縣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換屆工作指導意見》,推行村黨支部書記通過法定程序擔任村級集體經濟組織負責人,目前141個村全部由支部書記和班子成員兼任村集體經濟組織理事長。同時制定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各項管理制度》,包括財務管理制度、收益分配制度等,規范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管理行為。

開展專項整治。在全縣范圍內開展合同規范清理專項行動,對各村的資產、資源、資金所簽合同全面進行梳理、整改和規范。印發了《農村集體“三資”簽訂合同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重點聚焦農村集體經濟合同程序不規范、合同要素不全、期限過長、價格顯失公平等簽訂問題,隨意轉包、違規變更用途等合同履行問題,拖欠土地承包費、租金等合同兌現問題,逐鎮逐村逐項全面排查,建立問題整改臺賬資料,全面扎實完成整改。

創新經營驅動。深入集體經濟組織進行調研,指導集體經濟組織健康規范發展。組織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成員單位負責人去高陵考察學習“三變”改革典型經驗,積極探索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新途徑。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結合該縣實際,推出了資源開發型、資產盤活型、股份合作型、服務創收型、產業帶動型、鄉村旅游型、電商共建型等七種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模式,不斷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2020年該縣已全面消除集體經濟“空殼村”,2021年全縣141個村收益總額3385萬元,提前完成了2021年省市提出的村級集體經濟“三年清零”的目標任務。

加大資金注入。充分發揮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對農村土地、勞動力、資產等各類要素統籌調配作用,推動農村集體經濟融入縣域經濟發展大局,構建以農村集體經濟為引領的“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發展格局。2020年對19個貧困村投入扶貧專項資金1050萬元,縣財政再投入560萬元,支持28個示范村(每村20萬元)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為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注入了強有力的支持。2021年縣級進一步加大補助資金投入力度,投入資金1400萬元,扶持27個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項目。2022年投入資金900萬元,扶持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項目17個。

作者:唐曉晗

標簽: 集體經濟 經濟組織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