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專欄 > 正文

黃芪產業點燃鄉村振興“新引擎”

時間:2022-12-15 16:06:28    來源:中國農網    


【資料圖】

“今年建了黃芪加工廠,鎮上種的黃芪比較多,當時收購了大概200多噸。現在正在晾曬中,過一段時間等晾曬干了就加工,加工成飲片,然后再銷售。”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華家嶺鎮供銷合作社負責人張菲菲說。

時下,走進華家嶺鎮供銷合作社的黃芪收購點,今年剛收購的黃芪整齊有序地碼放在院子里,幾個務工人員正忙著分揀、晾曬、剪切、整理,為后期的加工切片作充分的準備。

今年,通渭縣華家嶺鎮在穩步擴大黃芪種植面積的同時,將黃芪深加工作為延伸產業鏈的重大舉措,按照“建基地+深加工+促融合”的發展思路,依托專業合作社,先后投入180多萬元在華家嶺鎮區和高堯村建設兩個黃芪加工車間,用于黃芪的收購和深加工。

高堯村的黃芪加工廠由通渭縣敬華農牧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經營,用于黃芪的種植、收購、加工和銷售。“合作社今年種了500畝,每畝能產800斤。同時,我們還以每斤3元的價格收購了本村的120多噸黃芪,打算后期深加工。”該合作社負責人劉敬華說,合作社從2017年開始種植黃芪以來,逐年擴大種植面積,已帶動50戶農戶發展黃芪產業,種植黃芪598畝,戶均種植11.96畝。

近年來,通渭縣華家嶺鎮把黃芪產業作為助農增收的又一特色產業來培育,采取“合作社+基地+農戶”發展模式,強化政策引導,加大項目支持,建設加工車間,延伸產業鏈條,初步形成了發展黃芪產業帶動群眾增收的新格局。

2022年是華家嶺鎮大面積推廣種植黃芪的第一年,全鎮8000余畝黃芪收成頗豐,總產量達到4167.56噸,畝均產1041斤。自2018年政府推廣種植黃芪以來,華家嶺鎮高堯村村民劉作宏第一年就嘗到了黃芪帶來的甜頭,今年他種的18畝黃芪喜獲豐收,賣了4萬多元。

“從政府提供苗子以來,我就一直種黃芪,已種了四年,第一年就受益了,賺了將近8000元。”劉作宏說,第一年的8000元就讓對黃芪愛不釋手,打算一直種下去,開了20年小油坊的他還有新的打算,計劃用今年賣黃芪賺的4萬元將油坊再擴建一下,爭取將日子越過越紅火。

隨著像劉作宏一樣越來越多的人嘗到了種植黃芪帶來的甜頭,華家嶺鎮廣大農戶種植黃芪的積極性也越來越高。下一步,華家嶺鎮將進一步加大政策引導和宣傳力度,以合作社規模化種植為依托,帶動輻射全鎮農戶大力發展中藥材種植,加強向種、產、加、銷“一條龍”發展模式轉變,使黃芪產業成為鄉村產業振興的“新引擎”。

作者:李娟

標簽: 供銷合作社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