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專欄 > 正文

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產業專家團助力新疆棉花防災救災

時間:2023-08-29 20:34:15    來源:農民日報客戶端    


(相關資料圖)

8月27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產業專家團新疆棉花防災救災技術交流和現場觀摩會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庫爾勒市召開,旨在加強棉花生產防災減災的科技支撐,進一步推動新疆棉花產業高質量發展。

棉花產業專家團成員在田間查看棉花生長情況。張聚明 攝

今年4月以來,新疆氣候不穩定,接連出現大風、沙塵、降雨、寒潮、霜凍,甚至冰雹等災害天氣,災害強度大、持續時間長、涉及范圍廣,對棉花生產進度和棉花生長發育進程造成不利影響,嚴重威脅我國棉花穩產保供。

對此,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產業專家團迅速奔赴受災地區救災抗災,查苗情、查災情,開展了卓有成效的系列行動,積極應用推廣救災品種、救災產品及一系列配套技術模式,最大程度降損增效。

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產業專家團團長、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所長李付廣介紹,針對需要復播的受災地區,專家團積極選育早熟、優質、高產多耐受的品種,其中“中棉113”在復播試驗中表現良好,及時挽回了棉農的大部分損失;針對鹽堿、低溫等災害脅迫,專家團與安琪酵母公司合作,成功研發了抗逆豐產配方,推出能夠減災控害的復合微生物肥料,有效提高棉花出苗率。此外,為做好棉花促早熟、促轉化,為后期保質保產打好基礎,棉花產業專家團專家于7月初先后赴新疆南疆喀什、阿克蘇、庫爾勒地區就棉花生產開展調研和技術指導工作,根據棉花生長情況提出延遲打頂技術措施,并開展了系列打頂技術培訓會。

新疆棉花防災救災技術交流和現場觀摩會現場。張聚明 攝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縣博斯騰湖鄉的100畝棉田是今年受災嚴重的區域之一。該地塊于今年4月9日播種,5月初遭受雪災凍害,棉苗全部死亡。棉花產業專家團積極行動,于5月14日復播優質早熟品種“中棉113”,并配合采用化學打頂、水肥管理等科學栽培技術。經預測,該地塊產量可達460公斤,相比同等條件正播情況僅減產5%。

據悉,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產業專家團是一支常態化技術攻關與穩產保供科技隊伍,將繼續發揮好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作用,堅持下沉一線、扎根一線,為政府、企業、農民和科研工作做好服務,為我國棉花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作者: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見習記者 趙藝璇

標簽: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