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看,文博館里的美育熱潮
(資料圖)
8月的清晨,成都天府藝術公園內,已開展數周的2023成都雙年展依舊熱度不減,許多市民剛剛結束晨練便來到位于公園內的成都市美術館“N刷打卡”;千里之外的上海世博會博物館內,“梵高再現”沉浸式光影大展正在舉辦。上千平方米的光影空間里,浩瀚的向日葵花海與夏秋之交的炙熱陽光相互輝映,一同點燃了市民的熱情;傍晚,北京街頭華燈初上,中華世紀壇入口處,由眾多游客組成的“長龍”格外醒目,人們只為在四大特展及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中深度體驗一把別樣的“藝術之夜”。
在這炎熱的季節里,全國各地舉辦的各類文化藝術展覽吸引眾多觀眾觀展,文博館里人氣滿滿。
“這是我們‘北京觀展計劃’的第三站,上周還去了故宮、國博,之后還會帶孩子去中央美術學院和798藝術區。”中國美術館展廳內,來自重慶的楊女士正帶著8歲的孩子參觀“墨韻文脈——八大山人、石濤與20世紀以來中國寫意藝術展”。她表示,自己作為一名高校美術教師,一直很重視兒童美育,希望利用暑假時間讓孩子通過各類展覽接觸不同的藝術樣態,培養其對美的感知力。翻開她精心制作的《假期觀展手冊》,各類展覽清晰標注在手繪地圖上。
今年,文化藝術類的相關主題展覽可謂“爆款”頻出。在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內,“曠古遺音”古琴特展,展出了自唐至清的歷代古琴藝術;在中國大運河博物館里領略古代運河風光;在中國美術館中縱覽傳統美術經典……人們在暢游展覽的同時,也開啟了一場觸摸歷史文脈的旅程。
暑假期間在寧波市文化館巡展的“大地拾遺——首屆青少年社會美育藝術裝置展”火爆異常。展覽以大地為主線,通過多樣視角聚焦中國多彩的地域文化。“對孩子而言,‘藝術’是一種成長方式,在美的教育之下培養健全的人格,是推動社會進步與發展的重要動力。”作為展覽的發起方,中國美術學院社會美育學院院長竺照軒表示,希望通過別具巧思的展陳設計,讓每一位觀眾都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腳下這片土地所承載的厚重歷史,期待通過全國巡展為更多孩子獻上精彩的“文化課堂”。
“為了迎接暑假期間前來觀展的市民,我們精心設計了不同類型的主題展覽,旨在讓家長與孩子一起參與其中,共同體驗藝術的多維魅力。”在浙江美術館館長應金飛看來,美術展覽是人們欣賞美術佳作、提升文化素養的重要途徑,除了注重傳統文化的傳承,還應重視培養孩子對于中外藝術發展脈絡及趨勢的認知。“在人工智能技術飛速發展的數字化時代,涌現出很多關于素描意義的討論之聲,于是我們在暑假期間舉辦了素描主題展、速寫主題展來體現浙江美術館的態度。同時,我們也與時俱進,積極策劃數字藝術展覽,既展現藝術與科技的互融共生,亦揭示出人文思想在技術革命中的重要作用。”應金飛說。
如今,更多的展覽以數字技術為媒,讓藝術作品擁有了更強的交互性、即時性和可變性等特質,從而為觀眾帶來嶄新的審美體驗。
正在安徽省美術館舉辦的“敦煌壁影——壁畫與數字藝術展”上,精心打造的沉浸式數字藝術空間,將敦煌的壁影呈現在觀眾眼前;走進南寧國際會展中心,巨幅數字版《清明上河圖》生動展現出北宋年間東京汴梁的繁盛景象;湖南博物院策劃的“神游——歷史時空中的數字藝術”展覽,邀請5組藝術家運用數字技術與5件館藏國寶文物進行“對話”,帶領觀眾開啟一場穿越時空的奇妙“神游”。
“數字藝術之所以受到人們的喜愛,其重要原因在于它強大的交互性。通過交互設計,藝術品不再‘高冷’,而是可以讓觀眾參與其中,甚至成為作品的一部分。”在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教授費俊看來,科技是推動藝術語言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而科技與藝術相結合所帶來的沉浸式體驗,無疑能讓孩子們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收獲快樂、激發想象。他創作的互動影像裝置作品《飛鳥集》正在南方科技大學文博中心展出,當幾名小觀眾跑過這幅數字花鳥長卷,畫中植物便會隨風搖曳,鳥兒也緊隨其后,“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的詩情畫意躍然眼前。
為了提升觀眾的參與感和體驗感,暑假期間的許多展覽還專門設置了文創DIY活動及親子趣味游戲。伴隨歡聲笑語,家長與孩子一起完成“隱藏任務”、親手制作紀念品,在鍛煉思考能力、動手能力的同時,也拉近了親子關系,增強了家庭凝聚力。
“中國國家博物館的文物蓋章卡片收集游戲真是趣味十足。”“大同美術館的夏日手工創意活動深受孩子的喜愛。”“這次的西安觀展之旅行程滿滿,也是收獲滿滿。”……瀏覽各大博物館、美術館的官方微博留言區,多彩的觀展記憶藏于字里行間。暑假的打開方式多種多樣,無論是“特種兵式打卡”,還是深度體驗展覽的創意設計與文化內涵,人們都能學在其中,樂在其中,收獲獨屬于自己的那份快意與清涼。(記者 榮池)
標簽:
上一篇:AI創作新風潮:影視業,擁抱AI新機遇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看,文博館里的美育熱潮8月的清晨,成都天府藝術公園內,已開
2023-08-28 13:54
原標題:AI創作新風潮:影視業,擁抱AI新機遇前不久,一部以元宇宙為概
2023-08-28 13:59
原標題:故鄉的秋羅建云我的故鄉位于湘西南,在我的記憶中,故鄉的秋是
2023-08-28 10:56
原標題:小小的家倪西赟家不大溫馨兩房你說剛好剛好大房看日出小房賞月
2023-08-28 10:56
僑界關注原標題:“童聲里的中國”國際青少年文化交流體驗活動舉辦——
2023-08-28 10:55
原標題:北美票房:《GT賽車:極速狂飆》首映奪冠中新社洛杉磯8月27日
2023-08-28 11:03
原標題:秋天的考場鄧榮河大小不一的考場安排在廣袤的露天白云是悠閑的
2023-08-28 11:07
原標題:2023年中國網絡視聽精品創作峰會“網絡視聽青春文藝”論壇舉行
2023-08-28 05:52
【人在他鄉·打工文學擷英】原標題:勤翻巧手,換得粗茶有黃蘭那天我與
2023-08-28 05:55
原標題:生命樹上的蒲公英陳一諾樓梯盤旋在被樓宇簇擁的廣場上,白色瓷
2023-08-28 06:03
原標題:我的“工”字記憶林世超未曾想,一跨五十年,第二次參加職工美
2023-08-28 05:54
原標題:我不會養花陳文東“家里的花怎么辦?”妻子即將出遠門,這是她
2023-08-28 06:00
原標題:國家自然博物館將建20萬平方米新館(主題)新館擬規劃6萬余平
2023-08-27 10:03
原標題:考古新發現新鄭黃帝故里遺址發現編鐘祭祀坑近日,總臺記者從河
2023-08-27 09:59
“堅持“兩創”鑄就輝煌”原標題:漆畫藝術展——(引題)彰顯藝術魅力
2023-08-27 09:55
原標題:北京海淀美術館(北館)將舉辦“追古溯今,萬象無極”李歆藝術
2023-08-27 10:04
原標題:聚焦青春文藝創新:網絡視聽峰會探討精品節目創制路徑工人日報
2023-08-27 10:00
【藝評】原標題:電影票貴不貴,不只是數字問題羅筱曉8月的尾巴,電影
2023-08-27 09:06
原標題:激活中原文化這座“富礦”,河南找到了破題關鍵(引題)每逢佳
2023-08-27 09:03
原標題:2023暑期檔票房超200億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8月26日22:1
2023-08-27 08:55
原標題:這個暑假,博物館火了!山東省博物館展廳內人頭攢動。家長帶著
2023-08-27 09:04
原標題:新華視點|文學之路何以回響——對話茅盾文學獎獲得者東西第十
2023-08-27 05:58
原標題:“國風國韻飄香江”系列演出之話劇《孔子》在港上演新華社香港
2023-08-27 06:04
原標題:“工夫”系列紀錄電影《滾燙年華》試映會舉行中工網訊(工人日
2023-08-27 05:57
【視線】原標題:一個人包辦一個移動露天電影院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彭
2023-08-27 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