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7月6日從重慶市政府新聞辦“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工作發布會”獲悉,該市通過實施十大行動,確保今年33.6萬高校畢業生年底就業率達到90%以上。
(資料圖片)
重慶市人力社保局副局長夏楊松介紹,今年1—6月,重慶全市城鎮新增就業40.98萬人,同比增長2.3%,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68.3%,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全市就業形勢保持總體穩定。
“與此同時,就業形勢穩中承壓、穩中有憂,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壓力依然較大。”夏楊松介紹,今年,全市有應屆高校畢業生33.6萬人,同比增長10.2%,人數再創歷史新高。為此,重慶市就業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并下發了《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工作方案》,實施“十大行動”,推動就業創業。
“十大行動”包括就業政策落實行動、公共部門穩崗擴崗行動、“職引未來”系列招聘行動、創業服務支持行動、就業服務攻堅行動、青年就業能力提升行動、就業困難結對幫扶行動、智慧就業促進行動、就業權益護航行動、青年人才集聚專項行動。具體是:
就業政策落實行動。對吸納高校畢業生、失業青年穩定就業的企業,按2000元/人的標準,發放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對招用登記失業高校畢業生的用人單位,按其實際為招用人員繳納的社會保險單位繳費部分,全額給予補貼。
公共部門穩崗擴崗行動。今年以來,重慶人社部門已籌集政策性崗位8萬余個,下一步將繼續籌集3萬個,確保全年達到11萬個以上。下半年將再拿出1萬個事業單位崗位、5000個國有企業崗位、4000個基層管理服務崗位,招聘高校畢業生。
“職引未來”系列招聘行動。今年以來,全市針對高校畢業生等青年舉辦了1.3萬場招聘活動。下一步將根據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的學歷專業、技能水平、就業意愿,有針對性地挖掘崗位需求潛力。通過訪企拓崗、上門收集、統籌共享,再籌集市場化就業崗位40萬個以上。其中,9月底前,集中開展以“職引未來、筑夢青春”為主題的百日千萬招聘專項行動,重點舉辦600場招聘會,預計提供崗位30余萬個。
創業服務支持行動。統籌全市創業孵化基地資源,今年以來已向高校畢業生提供近5000個免費創業工位,全年將達到1萬個以上。引導政府投資開發的孵化器等創業載體安排不低于30%的場地,免費提供給高校畢業生使用。加快推進創業培訓“馬蘭花計劃”,培訓創業大學生1萬人以上。實施大學生創業啟航計劃和加速計劃,遴選100個左右高校畢業生優秀創業項目給予重點扶持。
就業服務攻堅行動。重慶人社部門正在主動對接教育部門和高校,7月底前完成所有未就業畢業生實名信息交接,確保離校不斷線、服務不斷檔。全面落實實名制就業服務,組織工作人員,實地走訪學生、上門拜訪家長。向每名未就業畢業生“一對一、點對點”提供“1131”服務,即至少提供1次政策宣介、1次職業指導、3次崗位推介、1次技能培訓或就業見習機會,讓未就業畢業生早就業、就好業。
青年就業能力提升行動。今年重慶人社部門已組織高校畢業生參加新興產業、智能制造、現代服務業等領域職業培訓1.4萬人次。下一步將通過電子社保卡向未就業畢業生普發1張電子培訓券,重點推出1.5萬張“數字技能券”,確保全年培訓3萬人次以上。組織未就業畢業生參加就業見習1萬人以上,參加就業創業實訓和職業體驗3萬人以上。
就業困難結對幫扶行動。聚焦脫貧家庭、低保家庭、零就業家庭以及有殘疾的困難畢業生,建立就業幫扶機制,優先提供崗位信息,優先推薦就業。今年以來,已幫助2.5萬名困難畢業生落實畢業去向。下一步將健全閉環管理制度,確保有就業意愿的困難畢業生100%就業或參加到就業準備活動中。
智慧就業促進行動。推廣“渝職聘”求職用工平臺,實現“渝職聘”重點企業覆蓋率100%,重點群體覆蓋率100%。運用大數據、智能化技術,主動向未就業畢業生推送就業、創業、培訓等信息,向用人單位推送畢業生求職信息,實現供需雙向精準匹配。
就業權益護航行動。今年已開展普法宣傳150場次,受眾學生超過6萬人,查處涉及高校畢業生權益保障的案件18件。將持續開展人力資源市場秩序專項清理整頓,依法打擊“黑中介”、虛假招聘等違法違規行為,及時查處濫用試用期、不依法簽訂勞動合同等行為。進一步簡化優化檔案轉遞、報到入職等手續,讓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更便捷。
青年人才集聚專項行動。首次來渝求職的青年人才可申請免費入住青年人才驛站,最長不超過1個月。首次在渝全職工作并與用人單位簽訂3年以上勞動合同、繳納社保的市外青年人才,由區縣發放購房或安家補貼。市級將按照博士學歷及高級職稱職級不超過5萬元/人,碩士學歷及中級職稱職級不超過2.5萬元/人的標準,給予區縣補助。
夏楊松表示,以上相關服務內容、招聘場次、活動安排等,將會在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官網、重慶市公共就業服務網站、重慶人社APP、重慶就業微信公眾號、“渝職聘”等平臺提前預告,請未就業畢業生隨時關注。求職過程中若合法權益受到侵害,可撥打投訴舉報電話:12333。
作者: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鄧俐
標簽:
上一篇:不被傳統定義,浙江金華婺城區的“豬景房”何以出圈?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節令之美·小暑丨小暑聞花香,不覺夏日長“荷風送香氣,竹露滴
2023-07-07 15:01
原標題:癡愛連環畫三十年(主題)講述人:傳統連環畫策劃人、出版人劉
2023-07-07 14:53
原標題:定陵出土金冠鳳冠明天“團聚”北京日報訊(記者孫云柯)明天,
2023-07-07 14:52
原標題:上海博物館推出“與時偕行——金石傳拓技藝”特展集王羲之書三
2023-07-07 14:53
原標題:電影《消失的她》領跑榜單(引題)?暑期檔總票房突破55億元(
2023-07-07 15:05
原標題: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舉行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86周年活動今天(7
2023-07-07 14:06
原標題:今日小暑7月7日16時30分,小暑至。“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
2023-07-07 12:00
原標題:藝術家白明大型個展在京展出(主題)曾設計北京冬奧會禮品“文
2023-07-07 11:55
原標題:《我愛你!》感動全年齡段觀眾帶來諸多啟示(引題)?老年題材
2023-07-07 12:02
原標題:新版《天之驕子》登臺首都劇場北京日報訊(記者高倩)大幕拉開
2023-07-07 12:01
原標題:文物與24節氣小暑(引題)?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主題)天津
2023-07-07 12:05
原標題:這位鄉村老人用一生守護屈原之魂(引題)?這位鄉村老人用一生
2023-07-07 10:59
原標題:網絡紀錄片深耕年輕群體周逵紀錄片素有“動態相冊”“生活之鏡
2023-07-07 10:00
原標題:自貢恐龍博物館全球招募100個親子家庭“夜探龍宮”成都商報-
2023-07-07 09:52
原標題:李玟或未正式離婚曾立遺囑將遺產留給媽媽(主題)追思會或8月
2023-07-07 10:03
原標題:特寫:在文化傳承間穿針引線一架繡繃、一縷絲線、一枚鋼針,一
2023-07-07 08:59
原標題:鄉村文化禮堂打造品質生活圈7月5日,剪紙老師在伍浦村文化禮堂
2023-07-07 09:05
原標題:走進蕭紅故里探尋呼蘭之變新華每日電訊記者王春雨楊思琪“呼蘭
2023-07-07 08:54
原標題:小暑:風動蓮生香,心靜自然涼“薰風慍解引新涼,小暑神清夏日
2023-07-07 09:01
原標題: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發布2023上半年全國演出市場簡報工人日報-中
2023-07-07 09:06
原標題:中新文娛評《玉骨遙》:不只有深情虐戀中新網北京7月6日電(記
2023-07-07 08:02
原標題:傳統技法與當代審美“榫卯”相接這個古典家具展太有“料”了“
2023-07-07 05:54
原標題:“博物館奇妙夜”來了!上海多家博物館“超長待機”陪你過暑假
2023-07-06 16:52
原標題:《長安三萬里》:以國漫方式誦讀獨屬于中國人的浪漫詩篇文匯報
2023-07-06 16:04
原標題:詩意動畫帶觀眾夢回盛唐(主題)《長安三萬里》周六公映(副題
2023-07-06 1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