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專欄 > 正文

?讓幸福“看得見”<br>——河北樂亭縣農村人居環境建設見聞

時間:2023-02-13 14:51:35    來源:中國農網    

干凈規整的農家小院、寬闊通直的村街屋巷、四季翠綠的植被灌木、造型詩意的景觀小品……初春時節走進河北省樂亭縣樂亭鎮三丁莊村,腳步不時被冀東農村特有的溫和靜美駐留。

作為從唐港高速樂亭出口進入縣城的“迎門第一村”,這些年三丁莊村持續推進“村莊清潔攻堅提升”行動,狠抓凈化、綠化、美化、亮化,村莊“顏值”不斷升級。“看到村里環境越來越好,很多在城里買房的村民,周末都搶著回來享受田園生活!”對比鮮明的變化,讓村民的言語中盛滿自豪。

農村美不美,環境好不好,不僅是“面子”問題,更是關系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的“里子”問題。對此,樂亭縣委、縣政府態度堅決、舉措果斷:村莊清潔攻堅提升、農村垃圾污水和黑臭水體大清理大整治、農村改廁專項行動、“四好農村路”創建……一系列改變環境臟亂差、提升鄉村新形象的“組合拳”,讓這里的“三丁莊們”正發生著從里到外的變化。


【資料圖】

“上完廁所,抬腳輕輕一踩,立馬就沖得干干凈凈!”胡家坨鎮蛤蜊查村村民張曙明對自家改造完的衛生廁所十分滿意。邊說邊比畫的他朗聲說道:“就沖這一點,咱農村的小日子不比城里差!”

騷臭骯臟、蚊蠅亂撞,曾長期是當地農村旱廁的尷尬形象。如今,這一狀況不僅僅是在蛤蜊查村徹底消失,即使在全縣,也找不出一例老式旱廁。其背后,是該縣持續標準化推進農村改廁,及時完善后續維護及服務,確保“建好一個、管好一個、用好一個”的決心實踐、制度章法。執行這一標準,全縣已累計完成農村戶廁改造9.89萬座。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既是惠民生、得民心、順民意的民生工程,也是打基礎、增后勁、利長遠的發展工程。”樂亭縣副縣長吳振廷認為,改善人居環境、實現鄉村振興,承載著廣大人民群眾的夢想和期待,需要持續用力、久久為功。為此,該縣立足實際,高標準制定了《樂亭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實施方案(2021——2025年)》,向農村改廁、生活垃圾及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短板弱項發起“猛攻”,舉全縣之力向“美”而行。

目標既定,如何實現?一件件務實舉措、一組組閃光數字給出有力回答:投入財政資金3225.83萬元,農村環衛采取“鎮村主體、市場化運作”新模式;投資3.3億元的垃圾焚燒發電廠成功運營,全縣農村生產生活垃圾全部實現無害化集中處理;建成楊家埝村等25個村莊太陽能微動力處理設施193套,建成姜各莊鎮等3個中心鎮和關帝廟村等集中污水處理設施并投入運營,全縣80%的村莊生活污水得到有效管控;深度開展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全域治水清水潤城PPP項目一期工程9個子項目穩步推進,累計完成投資3.9億元;2022年完成綠化面積6200畝,植樹31萬株,全縣農村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2044公里……

“沒想到咱樂亭還有這么一處好地方!”去年夏天,定居省會石家莊多年的張先生帶著家人回鄉探親時,曾經到馬頭營鎮八里橋村游玩。“稻田尋趣”“萌寵樂園”“星空營地”“主題民宿”等眾多游玩項目,讓習慣了大城市生活的這家人,感受到別樣的田園情趣,尋回了久違的鄉愁。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不僅為鄉村帶來了美景,也帶來了“錢”景。據八里橋村黨支部書記安海濤介紹,借著鄉村振興的東風,村里不斷加大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成功引入社會資本,依托“支部+公司+農戶”運作模式,開發建設“農漁小鎮”生態旅游項目,在實現村集體增收的同時,也為村民開辟了房屋租賃、餐飲娛樂、農事體驗等多種增收方式,日子變得越來越紅火。

實踐過程中,樂亭縣放寬眼界不搞“單打一”,而是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與推進鄉村治理、壯大村集體經濟、培樹優良鄉風、推廣數字鄉村、發展特色產業等融合推進,全力構建“坑長制”“河長制”“路長制”“林長制”以及多項督導考核機制為其護航。近3年來,全縣已創建龐西村、趙蔡莊村等17個省級美麗鄉村,打造市級鄉村振興示范片區3個、市級示范村48個、市級提升村402個。

如今的樂亭,隨著全域農村人居環境顯著改善,這個濱海平原縣的田疇曲更美、海韻歌更亮,農民心中的鄉村振興,正在從愿景走向現實。

作者:宋德強 劉美榮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孫維福

標簽: 人居環境 全縣農村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