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3日,“易縣磨盤柿”區域公用品牌發布會在石家莊舉辦,河北省農業農村廳品牌建設中心副主任王琰琨、保定市農業農村局總經濟師、信息處處長王紅江、易縣縣委常委、縣政府副縣長吳昊、易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平紹純、農業農村局及磨盤柿主產區鄉鎮相關領導及部分特色農產品加工企業代表參與了本次發布會。
會上,易縣縣委常委、縣政府副縣長吳昊發表了講話,他指出易縣磨盤柿區域公用品牌的發布,是我縣農業發展的一件大事、喜事,標志著我縣特色農業產業產品發展又邁出了關鍵的一步,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以公用品牌為龍頭,以特色農產品為載體、以安全品質為核心,打造一批有特色、有競爭力、有規模、有思想的本土市場經營主體,提升易縣特色農產品整體附加值和產地品牌聲譽和形象。
保定市農業農村局總經濟師、信息處處長王紅江在發布會上致辭,他表示,近年來,在省農業農村廳的指導和幫助下,保定市在農產品品牌建設方面,積極對接京津和雄安市場需求,堅持綠色發展、創新發展、高質量發展,大力推行標準化生產,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聯共享的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平臺,構建了從產地到餐桌的全段農產品監管機制,極大地增強保定高端農產品市場競爭力。保定是全國重要的優勢特色農產品供應基地,培育了一大批特色農產品知名品牌,易縣磨盤柿區域公用品牌的打造和發布,將進一步壯大我市品牌隊伍。
河北省農業農村廳品牌建設中心副主任王琰琨指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省內農業的發展,立足資源稟賦、地域文化、區位優勢和市場前景,打造優勢特色農業。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主線,我省大力發展科技農業、綠色農業、品牌農業、質量農業,著力提升“冀字號”農產品的市場影響力。同時省農業農村廳品牌建設中心對易縣磨盤柿給予高度的重視,希望易縣磨盤柿區域公用品牌能夠繼續精準發力,通過整體的品牌塑造與宣傳,打造產區概念,不斷滲透深加工市場,進一步加強品牌建設,促進特色產業振興發展!
易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平紹純對易縣農業發展做了詳細的解讀,他說近年來,易縣以抓亮點、建精品、增效益為主線,多措并舉努力將林果產業建設成為易縣農業發展的支柱產業。爭取項目、爭取資金,大力發展設施農業,不斷擴大高效作物種植面積;以“龍頭”為核心,堅持三產的融合發展,培育了多家林果農業龍頭企業、農業示范園區、產業化聯合體;以擴規模、出精品為發展目標,打造了凌云冊鄉奶牛養殖、塘湖鎮肉牛養殖、橋頭鄉白羽肉雞養殖等基地,帶動縣域經濟蓬勃發展。
中國是柿子的主要原產國之一,產量和面積均居世界首位。易縣素有“中國磨盤柿之鄉”的美譽,種植磨盤柿的歷史十分悠久,最早的種植記錄可以追溯到元朝,到400年前的明朝時期已形成了較廣泛的栽培,并將易州磨盤柿列為皇室的“貢品”。
易縣磨盤柿果實圓潤飽滿,果色艷麗,果味甘甜,有“色勝金依,甘逾玉液”之美譽。《本草綱目》稱:“柿乃脾、肺、血分之果也,其味甘而氣平,性澀而能收,故有健脾澀腸、治咳止血之功。”現代科學發現,成熟的柿子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包括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和多種維生素。
易縣地處太行山北端東麓,山高坡陡,日照充足,水利資源非常豐富,無霜期長,宜林山場廣闊山地大都為片麻巖,褐紅色土壤,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資源條件使8個山區鄉鎮適宜栽種柿樹。柿子從枝頭摘下,經過篩選、清洗、去皮、吊掛、殺菌、晾曬等,再經歷60多個晝夜的溫差歷練,紅紅的柿子就“變身”為香甜軟糯的柿餅,也成為當地農民的致富“金果”。除鮮食外,可以通過深加工做成柿餅、柿脯、柿酒、柿醋、柿醬、柿糖、柿霜等。
近年來,易縣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大力發展綠色富民產業,致力于打造知名區域公用品牌,努力走出一條具有鮮明綠色導向的鄉村振興之路。在狼牙山鎮、西山北鎮等柿樹主產區興建了15個柿果專營市場,目前全縣柿樹種植面積已達11.4萬畝,年產量約17萬噸,產值達3.2億元。暢銷香港、澳門、內蒙古及東北三省,并出口新加坡、馬來西亞和俄羅斯等國家。
目前易縣農產品“兩品一標”總數達到10個,成功創建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磨盤柿、富士蘋果、李子、鮮桃四個產品通過了綠色食品認證,成功創建“易縣磨盤柿”省級區域公用品牌,并入選中國農業品牌目錄。通過科技創新,研發高附加值產品,打造知名品牌,做大做強磨盤柿產業,推動當地農業經濟快速發展。
本次發布會,標志著“易縣磨盤柿”區域公用品牌正式啟用。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標簽:
上一篇:指掌易王偉:做ToB安全要尋找長坡厚雪 持續為客戶業務帶來價值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孤注一擲》起底境外詐騙鏈記者宋說犯罪題材電影《孤注一擲》
2023-07-05 08:54
原標題:王寶強自導自演《八角籠中》將公映北京日報訊(記者王金躍)由
2023-07-05 08:56
原標題:殘疾人陶藝作品慈善拍賣會在京舉行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王瑜通
2023-07-05 09:05
原標題:阿彼察邦感謝中國觀眾支持《記憶》北京日報訊(記者袁云兒)上
2023-07-05 08:57
原標題:“一曲新詞”在海上美術館開展遼寧日報訊記者吳丹報道近日,由
2023-07-05 07:58
原標題:張之路首講“青春北京大講壇”北京晚報訊(記者路艷霞)“青春
2023-07-04 15:58
原標題:“神仙打架”的暑期檔你會先看哪一部?暑期檔,一個聽上去就很
2023-07-04 16:00
原標題:石匠傳人北京晚報記者吳鏑攝影報道隨著叮叮當當的雕石聲,作為
2023-07-04 16:01
原標題:八角籠中真誠的故事永遠是王道(主題)王寶強新作還未公映已賣
2023-07-04 15:57
原標題:“沒有重壓就沒有快速成長”(主題)馮遠征回應把年輕演員推上
2023-07-04 16:02
原標題:古裝劇《玉骨遙》展現東方美學韻味今晚報訊(記者劉桂芳)由蔣
2023-07-04 15:06
原標題:貴州玉屏:非遺簫笛制作忙7月2日,在玉屏侗族自治縣,國家級非
2023-07-04 13:54
原標題:“繽紛國圖·2023暑期兒童演出季”開啟藝術假期工人日報-中工
2023-07-04 14:03
原標題:考古別只盯著人了,動物里藏著華夏文明細節中青報·中青網見習
2023-07-04 13:55
原標題:130件民間藏品亮相沈陽故宮遼寧日報訊記者郭平報道7月1日,沈
2023-07-04 14:05
原標題:演出沉浸感十足喜劇與懸疑并舉(引題)?《大真探趙趕鵝》下周
2023-07-04 14:05
原標題:天博藏《惠山圖》亮相無錫博物院今晚報訊(記者高麗)天津博物
2023-07-04 12:01
原標題:大文豪蘇軾,是唐代詩人柳宗元的超級“粉絲”?中新網北京7月3
2023-07-04 11:52
原標題:中央音樂學院在山西呂梁開展教育幫扶(引題)?播撒藝術種子?
2023-07-04 12:04
原標題:家鄉贊歌《我怎能不愛你》首發遼寧日報訊記者吳丹報道“共和國
2023-07-04 11:58
原標題:逾400件文物廣州展出還原“南海I號”航行軌跡中新網廣州7月3日
2023-07-04 12:01
原標題:新疆3部舞臺佳作入選全國舞蹈展演新疆日報烏魯木齊7月2日訊石
2023-07-04 11:02
原標題:國家大劇院版《黨的女兒》四輪登臺,雷佳吐露心聲——(引題)
2023-07-04 11:05
原標題:北方演藝集團亮相“市民走進達沃斯”活動(引題)?4場演出節
2023-07-04 10:57
原標題:千噸巨輪擺擂臺,成渝工匠長江論劍(引題)?《天府工匠》第二
2023-07-04 0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