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去有風的地方》:我們為何熱衷治愈系故事
李靜
(資料圖)
從開播到收官,劇集《去有風的地方》貓眼實時數據的網播累計播放量達32.35億,豆瓣評分8.4分,可謂在熱度與口碑上均取得不俗戰績。該劇延續了2020年熱播劇《以家人之名》的創作、出品團隊,主題仍為“成長”與“治愈”。
具體來說,《有風》講述了一個北漂青年遠赴云南獲得治愈的故事。酒店經理許紅豆(劉亦菲飾)因閨蜜陳南星(吳倩飾)的突然去世而備受打擊,并由此反思人生意義,決定暫時放下一切,去閨蜜生前向往的云南旅游。她在云苗村有風小院短租,被當地的美景美食、風俗人情深深感染,還與回鄉創業的謝之遙(李現飾)相愛,最終獲得了治愈,決定留下來重啟人生。
雜糅美學與“情感代償”
不少觀眾對《有風》的直觀印象,是中國終于有了自己的“田園治愈劇”。但也有負面意見調侃,這只是許紅豆視角的“Vlog劇”“慢綜藝劇”抑或干脆是“MV劇”(劇中背景音樂出現的頻率確實遠超一般電視劇)。觀眾對劇作類型的“命名熱情”,正說明此劇異于常規,擁有自己獨特的敘事與表現方式。
而這種新方式的出現幾乎是必然。近年來治愈系電影/二次元文化在年輕人中流行,而旅游慢生活綜藝、治愈系短視頻等更是突破圈層,引發全民關注。這些文化產品所創造的敘事節奏與消費習慣或顯或隱地影響當下的電視劇創作。從社會環境來看,三年疫情下流動受限的生活,使得旅行需求在壓抑中持續累積,甚至連旅行文學這一小眾類型也開始在圖書市場上走俏。《有風》順勢而為,綜合了多方面的需求與方法,呈現出雜糅一體的特色。
故事的大框架帶有主旋律色彩,即在新農村建設與鄉村振興背景下,有為青年從大城市回流鄉村,奮力創業。而吸引觀眾目光的,并非故事框架,而是填入其中的內容。劇集以主人公為中心,推演出人物群像之間的親情、友情、愛情線;故事發生地設定在洱海邊的旅游村落,這就方便將美景、美食、非遺、萌寵、萌娃、冥想、瑜伽等自帶治愈屬性的“元素”點綴其中,輔以溫情舒緩的配樂,將表意功能與療愈氛圍拉到極限,引導觀眾沉浸其中。40集內容以“生活流”的方式展開,沒有跌宕起伏的反轉、復仇、宮斗抑或競爭套路,而是依賴對人與人典型關系的選取、接地氣臺詞的往來應和,以及演員的生活化表演來生成“化學反應”,令觀眾跟隨劇情松弛下來,從疲憊的現實中超拔而出,在完美的生活方式里想象性漫游,獲取片刻的精神代償。
在表現形式上,《有風》時而像旅游宣傳片,時而像博主的Vlog,時而像主播的實景直播,時而又回歸甜寵劇與家庭劇,這也是很多人覺得難以對其進行類型劃分的原因。有趣的是,這些形式本身就是劇作的表達內容,古城的發展離不開宣傳片、Vlog與直播的媒介助力,更離不開情感的黏合作用。總之,主旋律的框架、生活流的細節、治愈與成長的主題、溫馨舒緩的格調,這套組合拳幾乎成為此類內容生產最穩妥、受眾最廣的選擇。
零摩擦、去痛苦的敘事取向
除去上述這套組合拳,還應具體關注治愈故事如何展開與達成?近些年來,隨著90后、00后進入職場,他們對人生意義的認識不斷被刷新。加之全球疫情觸及每個人的生命教育,所有這些都讓“治愈”變成生活剛需,也為當下的治愈故事提供了足夠的“話題筐”。
《有風》非常敏銳地捕捉到年輕觀眾的痛點,許紅豆便是萬千都市“打工人”的縮影。故事首尾都出現了五星酒店里的鐘表:一開始,她把自己類比為鐘表里的齒輪,永不停歇,直到作為一個零件被損耗殆盡;到了結尾,她和謝之遙雙雙站在鐘表前,以客人的姿態一笑而過,擺脫了作為齒輪的宿命。“鐘表”作為異化生活的意象,與“有風的地方”截然對立。
劇作中對“風”的呈現,亦有物象,那就是姥姥家的風扇與有風小院的風鈴。“姥姥家”與“有風小院”,分別是由親緣與友情締造的共同體,以此區別于以酒店為代表的陌生人社會。對觀眾來說,身處抽象的系統與制度之中,對共同體的向往便愈發強烈。
這里可以引入兩部韓劇《海岸村恰恰恰》與《我的解放日志》作為參照。這兩部劇同樣講述了城市人在心靈破碎后,去往農村獲取療愈的故事。農村,曾被指認為現代化的落伍者,如今反倒成為治愈現代病的寶地。《海岸村》里的小漁村便類似于有風小院這樣的友愛共同體。在彼此幫扶的關系中,那些沉重而隱秘的創痛被克服,這幾乎成為治愈劇的基本手法。
但有所不同的是,在《海岸村》里,從首爾來的女主角惠珍融入農村經歷了很多摩擦與調適,但在《有風》里,許紅豆以游客身份領受著所有人的善意,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都是極致理想、毫無摩擦的。即便最后因承包民宿與當地人產生沖突,也很快被解決。其他人物的治愈過程也同樣“零摩擦”,多少有些“為治愈而治愈”的刻意感。
而與《解放日志》相比,《有風》則顯得極其輕松明媚。前者對“喪”與“痛苦”的表達深刻而沉重,甚至令一些觀眾想要逃離。廉美貞對自己和愛人具子敬的救贖也是極為艱難緩慢的,并沒有某個村落或小院可以一勞永逸地提供避風港,而是以“日志”的方式進行漫長的和解——“只要每天集滿五分鐘的快樂,就能撐下去”。與這樣的敘事相比,《有風》是輕巧的,時不時出現的幽默橋段,消解著可能出現的壓迫感。被觀眾調侃的“南星刀”(即用閨蜜的去世來催淚),雖貫穿全劇,但主要是作為敘事動力來出現——第1集倉促下線,只是為女主前往云南提供理由,因而絕不會令治愈感與松弛感打了折扣。總之,《有風》的治愈敘事是無摩擦的,并最大限度地規避了痛苦帶來的壓迫感,從而也反映出當前創作對于沉重話題的規避心理。
以“治愈”之名消費
《有風》以男女主角的愛情線作為療愈的最大動力,在愛情刻畫上比古早的霸總劇、單純的言情劇有不小突破。許紅豆和謝之遙的愛情被奉為成熟男女理性戀愛的榜樣,兩人以事業與理想為紐帶,經過謹慎思考后結合,曾經飄蕩疲憊的靈魂也真正扎下根來。但如果將這類以愛情為主要驅動力的治愈敘事,放入當下“嗑CP/糖”“舔顏值”的追劇環境,放入粉絲經濟的生產鏈條中,治愈的劇情主題就在不知不覺間變味了。粉圈邏輯具備強大的吞噬能力,足以將劇作中但凡深入點的思考——不論是對生命意義的哲學思考,還是對人類情感的細膩體貼——統統扁平化為對顏值、身材、演技、番位的捧或踩。如若沒有幾位主演的人氣與流量,本劇熱度肯定會大打折扣。自治愈系文化誕生起,“明星”本就是具備治愈功能的人造物。對粉絲觀眾來說,對明星的移情與代入,才是獲取撫慰與寄托的渠道。
此外,消費主義也是觀眾消化、接受《有風》的重要渠道。《〈去有風的地方〉爆了?但僅限小紅書》一文指出,在小紅書、微博與抖音平臺上,《有風》僅在小紅書上斷層第一,并總結“小紅書看劇=顏值討論+同款種草”,不少同款已成熱銷爆品。“同款”的物質媒介,似乎可以幫助一些人想象性地抵達理想中的生活方式。如果說其他劇也會帶火同款,那么《有風》的特殊之處就是,在年初的特殊節點上線播出,直接帶火了云南旅游,甚至得到當地政府以及官媒的大力表彰。這是從線上到線下、從虛擬到現實、從文化產品到實體消費的增值鏈條,也昭示了未來文化生產、文旅互動的可能路徑。
追完全劇,一些觀眾感慨“出去旅游也不會遇到謝之遙,還是得回到出租屋,面對一堆糟心事”;一些觀眾行動力極強,把對劇作的討論帶到疾馳南下的旅行列車上;一些觀眾選擇沉醉于烏托邦的陪伴而不愿醒來。在倦怠與迷茫的日常生活中,我們如此渴望被故事治愈,抑或被故事麻醉,卻也常常被故事賦予希望。人與故事的互動,亙古而常新。
(作者為中國藝術研究院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研究所副研究員)
上一篇:天天信息:《風再起時》:傳統題材與類型突破新嘗試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去有風的地方》:我們為何熱衷治愈系故事李靜從開播到收官,劇集《去有風的地方》貓眼實時數據的網播累計播放量達32 35億,豆瓣評分
2023-02-08 14:43
原標題:《風再起時》:傳統題材與類型突破新嘗試程波“廉政風暴”“雷洛”“跛豪”等可以說是香港警匪等類型片常常處理的、甚至已經“原型”
2023-02-08 14:50
原標題:李小冉、李乃文、周依然、周奇領銜主演(引題)《我們的日子》奏響生活交響曲(主題)今晚報訊(記者劉桂芳)年代劇《我們的日子》6日
2023-02-08 14:32
原標題:電影導演拍網劇:是降維打擊還是審美冒險李寧張大磊執導的網劇《平原上的摩西》在熱播的同時引發了兩極分化的評價。質疑者認為其拖沓
2023-02-08 14:34
原標題:劇場鐫刻城市風華方家駿乍暖還寒時,演藝業復蘇無疑是溫暖人心的好消息。去往劇院的路,三年來第一次走得輕松,一路樹木亦是玲瓏模樣
2023-02-08 14:46
原標題:滿滿“煙火氣”湖北黃梅“正月唱大戲”好戲連臺經濟日報記者柳潔通訊員吳慕楓迎春接福舞龍獅,張燈結彩鬧元宵。2月4日,元宵節前夕,
2023-02-08 13:51
原標題:科幻題材《三體》首次影視化改編迎開門紅,制片人蔡佳感慨:(引題)七年努力終獲觀眾認可(主題)北京日報記者李夏至根據劉慈欣同名
2023-02-08 11:55
原標題:遼寧省博物館舉辦“和合中國”主題晚會(引題)舞臺藝術演繹文物之美(主題)辛陽邊晗舞臺上一輪明月緩緩升起,蓑衣老者低聲吟誦《春
2023-02-08 11:56
原標題:《狂飆》帶火了一部兩千多年前的兵書(引題)中華書局直播間“正讀”《孫子兵法》(主題)北京日報記者路艷霞近期掃黑除惡劇《狂飆》
2023-02-08 10:45
原標題:心陷抑郁長夜如何尋求救贖宋崇升“獻給走過長夜的你”——正在上映的動畫電影《深海》在片尾為觀眾送上了這句話。片中的小女孩脆弱過
2023-02-08 09:45
原標題:80后藝術家夫妻把銀閘胡同搬進《中國奇譚》(引題)他們用動畫演活了老北京胡同(主題)北京日報記者王廣燕胡同里的楊大爺即將搬去新
2023-02-08 09:36
原標題:古代快遞哪家強文 邱俊霖打開一個網購平臺,隨心所欲地購買自己喜歡的物品,過兩天,快遞小哥便送貨上門了。有些急速的快遞甚至用不上
2023-02-08 09:38
原標題:單個項目籌資超1 2億元,爆款IP帶動衍生品走俏(引題)眾籌屢破紀錄,“電影+衍生品”市場的春天要來了(主題)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2023-02-08 09:39
原標題:南航大連分公司機長獲中國詩詞大會總冠軍后首次值機(引題)萬米高空的詩意之旅(主題)遼寧日報記者王榮琦“‘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
2023-02-08 09:48
原標題:制片人揭秘電視劇幕后:《狂飆》如何成為“開年爆劇”?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李雨心超25萬人打分、豆瓣評分高達9 1分、霸榜熱搜榜
2023-02-08 08:45
原標題:《流浪地球2》導演郭帆:我們在逐漸拉近與好萊塢的距離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楊帆周琴23年前,劉慈欣的小說《流浪地球》在成都創刊
2023-02-08 08:52
原標題:《時光音樂會》迎周深專場今晚報訊(記者高爽)在最新一期音樂綜藝《時光音樂會》(上圖)節目中,田震、孫悅、阿杜、周深、容祖兒等
2023-02-08 08:48
原標題:古人的年夜飯,年輕人先舉杯年字,在甲骨文里寫作上圖,上面是“禾”,下面是“人”。從字形上就可以看出,那沉甸甸的一捆禾苗長勢旺
2023-02-07 15:46
原標題:當塵封兩千年的國寶舞動起來光明日報記者李慧尚杰趙明昊舞者身著長裙長袖舞動在絲線之間,“錦繡搖”彰顯漢風古韻;曲裾寬袍翹袖折腰
2023-02-07 14:39
原標題:《三體》《流浪地球2》《狂飆》帶火相關書籍(引題)爆款影視劇引發新一輪原著閱讀潮(主題)近來,電視劇《三體》《狂飆》熱播,電影
2023-02-07 14:38
原標題:冰墩墩變身“兔墩墩”受市場追捧《熊出沒·伴我“熊芯”》成為中國春節檔動畫片票房冠軍(引題)頂流動漫IP如何才能生生不息?(主題
2023-02-07 14:44
原標題:《狂飆》帶火《孫子兵法》的冷思考近日,隨著電視劇《狂飆》熱播,圖書《孫子兵法》也突然間在網絡上爆紅。春節期間,這部撰寫于2000
2023-02-07 14:53
原標題:第65屆美國格萊美音樂獎揭曉中新社洛杉磯2月6日電(記者張朔)第65屆美國格萊美音樂獎頒獎典禮當地時間2月5日晚在洛杉磯舉行。格萊美
2023-02-07 13:35
原標題:湖北鶴峰:土家人鬧元宵傳承非遺文化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鄒明強通訊員覃濤陳平章辛妍花鼓燈、柳子戲、滿堂音、皮影戲等非遺文化表演輪
2023-02-07 13:53
原標題:《三十而已》演“海王”,《今生也是第一次》里當“奶爸”(引題)馬志威:演員要留童真駐心間(主題)羊城晚報記者艾修煜由張巍、滕
2023-02-07 1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