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原標題:紀念黑塞去世六十周年,“黑塞精選集”重磅出版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陳俊宇
2022年,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20世紀最重要的德語作家之一赫爾曼·黑塞逝世六十周年。在這六十年中,黑塞與他的作品從不曾真正離開世界范圍內對生命抱以真誠與熱望的讀者。為紀念這位曾在暗夜中給無數人帶來光明的作家,譯林出版社推出了“黑塞精選集”,包括五部代表作品:《悉達多》《德米安:彷徨少年時》《荒原狼》《在輪下》《納爾奇思與歌爾得蒙》。這五部作品的創作跨越四分之一世紀,含括了作家最為重要的文學生涯階段,是認識和理解黑塞極佳的入手作品。
“誰找到了向內之路,/……他的一言一行就會和他的靈魂,神和塵世的/宅寓,融洽無間。”這是黑塞的名詩《向內之路》中的詩句,而對詩中這條“向內之路”的尋覓,貫穿了黑塞的一生。1877年,黑塞出生于德國南部小城卡爾夫,家中“開放的世界性氣氛和嚴格的宗教教育同時并存”。14歲時,黑塞以優異成績考入毛爾布倫修道院的神學院,僅過半年,因不堪忍受其中的教育方式而逃離,其后在痛苦之中嘗試過自殺并被送進精神病院。成年后,文學成為他向內心深入探究、實現自我的堅定道路。1904年,黑塞以《彼得·卡門青》確立了文壇地位。其后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和家庭、情感巨變帶來的創作困境與健康問題,但他在文學上的探索和對自我的剖析從未止步,創作出包括“黑塞精選集”五部作品在內的大量佳作,成為世界讀者閱讀最多的德語作家之一。1946年,黑塞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卡爾·榮格曾說:“讀黑塞的書,就像在暴風雨的深夜,感受到燈塔的閃耀。”這種力量正是讓世界范圍內的讀者在漫長時期內不斷閱讀黑塞的原因所在,以至有評論說,越是在精神危機的年代,閱讀黑塞便越達到高潮。每個人,無論年齡、時代與文化,都可以在黑塞的作品中找到給自己人生以啟發的指引。
《德米安:彷徨少年時》和《在輪下》聚焦少年的成長,其中可見青春時期人們在成長之時自我意識的逐步覺醒,以及這一過程中與初始外部環境的艱難互動,這種互動往往帶來困惑與迷茫,其結果給成年后的生活打上深深的烙印。《荒原狼》把目光放在人生過半,卻與世界陷入矛盾分歧的中年人身上,探討如何重新認識自我,和外界經過痛苦磨合而走向和解,這提醒人們,對于自我的追尋并非一勞永逸,而是永遠存在變數。《悉達多》《納爾奇思與歌爾得蒙》時代背景久遠,一個是古代印度,一個是中世紀歐洲,均以從少年到老年的漫長人生,來展現人對于真正自我的永恒追求,其間或許險阻重重,但活出自我的安寧靜謐,是任何人都渴望的完滿人生。這些故事共同體現的探索精神凝聚成一盞燈,為迷惘中的人照亮前行之路。
此次推出的這套“黑塞精選集”無愧于一個“精”字。首先,在選目上,這套精選集匯聚了能較為全面體現作家文學創作主題和氣質的五部作品,在黑塞的整個文學生涯中極富代表性,堪稱進入黑塞文學世界的極佳途徑。其次,譯本方面,五部作品的譯者均為上佳人選,翻譯大家、德語教授、知名譯者云集,從德語直譯,保證了最大限度呈現原作風貌。再次,從內容來看,此次新收入的黑塞自述、諾貝爾文學獎頒獎詞和領獎詞、黑塞畫作以及掃碼即可收聽的專家講解,足以體現出其豐富性,讓黑塞的形象更為立體和多彩。最后,由著名設計師廖韡擔綱的設計工作,讓這套精選集的外在形式與內在氣質達到了完美的契合,每一部作品都可以從封面直接感受其所要傳達的精神。這樣一部“黑塞精選集”,是對黑塞最好的紀念,也是對經典和人生無上的致意。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紀念黑塞去世六十周年,“黑塞精選集”重磅出版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陳俊宇2022年,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20世紀最重要的德語作家之一赫
2022-08-25 15:40
原標題:國家文物局:保護文物,妥善應對臺風和風暴潮中新網8月25日電據國家文物局網站消息,國家文物局25日發布《關于文博單位妥善應對臺風、
2022-08-25 15:36
新華全媒+丨原標題:科研人員幫助亞洲最大的完整恐龍化石“長”了2米新華社成都8月24日電(記者吳曉穎張超群)亞洲完整恐龍化石中的最大者——
2022-08-25 07:35
原標題:文物“活”起來變身可愛人物(主題)故宮出品首部兒童劇《甪端》(副題)北京青年報記者郭佳由故宮博物院和藝瑞奇國際文化(北京)有
2022-08-25 05:40
原標題:金派梅花大鼓非遺展演舉行天津日報訊(記者劉莉莉)昨日,“金聲玉振”金派梅花大鼓非遺展演在中華曲苑上演。金派梅花大鼓是市級非遺
2022-08-24 16:41
原標題:中央芭蕾舞團來津上演“戲劇芭蕾曠世杰作”(引題)《奧涅金》十月登天津大劇院(主題)今晚報訊(記者高麗)記者從天津大劇院獲悉,
2022-08-24 16:46
原標題:博物館文創產品頻頻“出圈”的背后新華社北京8月23日電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舒靜、施雨岑、韓佳諾“誓要拿下‘綠馬’”“等了20多天
2022-08-24 15:41
“解碼·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原標題:安徽合肥三十頭鎮中心小學教師楊波帶領學生組建音樂社團(引題)田埂上長出合唱團(主題)人民日報記者游
2022-08-24 15:43
原標題:探索中國上古時期的年表(主題)——《夏商周斷代工程報告》發布(副題)光明日報記者韓寒“二十多年過去了,我們終于能向整個項目組
2022-08-24 15:47
原標題:賈平凹之女賈淺淺擬入中國作協引爭議,作協回應8月17日下午,中國作家協會公示2022年會員發展名單,擬發展會員994人。其中,著名作家
2022-08-24 15:48
原標題:人間好時節丨處暑點擊觀看視頻處暑,是秋天的第二個節氣。元代吳澄所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處暑,七月中。處,止也,暑氣至
2022-08-24 05:33
原標題:二十四節氣那些事兒處暑央視網消息:“處暑,七月中。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處暑是秋季的第二個節氣,該節氣后,我國大部分地
2022-08-24 05:36
原標題:處暑:最好新秋時“處暑無三日,新涼直萬金。”23日我國將迎來處暑節氣,這標志著炎熱暑天即將結束。此時節,涼意漸起,秋水瀲滟,秋
2022-08-24 05:36
原標題:暑期社會實踐課堂搬進一線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黃洪濤通訊員肖漢仲冉7月至8月暑假期間,南京工程學院電力工程學院組織學生深入企業一線
2022-08-23 15:49
原標題:天津兒藝經典木偶劇回歸(引題)《沒頭腦和不高興》下月省親(主題)天津日報訊(記者高爽)由天津市兒童藝術劇團獨立出品制作的兒童
2022-08-23 15:24
原標題:《歡樂頌3》中飾演不討喜角色(引題)張慧雯:演員要敢于接受挑戰(主題)今晚報記者劉桂芳正在東衛視播出的電視劇《歡樂頌3》(上圖
2022-08-23 15:31
原標題:今日處暑(引題)離離暑云散,裊裊涼風起(主題)陜西日報記者張家禎伴隨著清爽的秋風,農歷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十四個節氣到來了。8月
2022-08-23 15:35
原標題:故宮上新發布“國寶南遷傳奇”中國旅游報訊(見習記者魏彪)8月22日,故宮博物院舉行《故宮回聲:國寶南遷的傳奇》新書發布會。文化和
2022-08-23 15:41
原標題:老手藝新商機8月18日,河北省邯鄲市復興區二六七二街道東高河村,游客在體驗織布。8月18日,河北省邯鄲市復興區二六七二街道東高河村
2022-08-23 09:26
原標題:串聯南中軸精品館藏資源北京大興魏善莊開展2022年“花馬”線上活動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賴志凱8月22日,北京市大興區魏善莊開展2022年
2022-08-23 09:29
原標題:“安大簡”最新整理成果發布(主題)對研究《論語》成書、流傳、文本的發展變化等有重要意義(副題)人民日報記者田先進?近日,《安
2022-08-23 09:39
原標題:北京科技周航天元素多2022年全國科技活動周暨北京科技周活動正在城市綠心森林公園開展。一批航空航天展品讓到場的觀眾大開眼界,連連
2022-08-23 09:25
一批惠民文物藝術品起拍北京日報訊(記者李祺瑤)“2022金秋文物藝術品拍賣月”近日啟動,一批惠民文物藝術品起拍,拍賣企業、文物藝術品專家
2022-08-23 09:40
全球連線|原標題:英國導演柯文思:把中國人的故事講給世界聽隨著第十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天壇獎的揭曉,電影節國際評委會成員、曾獲得十六座
2022-08-23 08:24
原標題:上博領略夏商周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鄒雅婷觀眾在上海博物館參觀“宅茲中國——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展出的刻辭卜甲。王初攝(人民圖
2022-08-23 0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