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賈平凹之女賈淺淺擬入中國作協引爭議,作協回應
(資料圖)
8月17日下午,中國作家協會公示2022年會員發展名單,擬發展會員994人。其中,著名作家賈平凹之女賈淺淺在擬發展會員名單中,因其部分作品被指文學水平不高引發網友爭議,質疑中國作協的會員入選標準。
23日下午,中國作協創作聯絡部會員工作處工作人員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包括賈淺淺在內的944名擬發展會員,均是按照程序進行評審上報。對于網友質疑的問題,將會記錄核實。
“公示結束之后,我們將會把公示期收到的情況,以及核實的情況再次上報到書記處,書記處開會確認之后才會公布(正式)名單,一般就是在幾天內。”該工作人員稱。
紅星新聞記者使用郵件試圖與賈淺淺取得聯系,但截至發稿時仍未獲對方回應。
想要成為中國作協會員,必須由本人提出申請
中國作協發布的公示材料顯示,中國作家協會2022年會員發展工作,自2021年12月底啟動以來,共收到2875份申請,經審核確認,符合申請條件的申請者共2211人。在征求各團體會員意見和咨詢各文學門類專家意見的基礎上,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于8月16日進行審議并投票,擬發展會員994人……
前述工作人員向紅星新聞記者確認,想要成為中國作協會員,必須由本人提出申請。而“征求各團體會員意見”即中國作協向各省作協和行業作協征求意見,“咨詢各門類專家意見”則是由中國作協組織專家評審會對申請者個人及作品進行評審,申請者的作品包括出版的書籍及發表的作品,“具體流程可參考《中國作家協會個人會員申請審批辦法》(以下簡稱辦法)。”
紅星新聞記者注意到,根據《辦法》,申請者身份要求是:1.中國作協團體會員單位個人會員;2.中央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符合入會條件者;3.軍隊系統符合入會條件者。且申請者須在全國公開發行的文學期刊、報紙或有影響力的文學網站上發表過一定數量和質量的文學作品,有在中國大陸公開出版的獨立創作的文學作品,“作品不少于15萬字,詩歌按10行1000字記”。
《辦法》顯示,對于主要從事文學組織工作的申請者,應在職在崗,并具備下列條件之一:(1)在省級作協、文聯擔任主要領導職務;(2)在地市級或區縣級作協、文聯擔任主要領導職務5年以上,對促進當地文學事業發展有一定貢獻;(3)在中國作協團體會員單位專職從事文學組織工作8年以上,成績突出。
《辦法》還提到,“若申請者同時具有一定水平的文學創作成果,可適當放寬年限的要求。” “申請者特別優秀或工作特別需要的,可以適當放寬上述對文學成果的要求。”
中國作家協會個人會員申請審批辦法
中國作家協會2022年會員發展公示,賈淺淺位列其中
賈淺淺多篇論文及課題項目與其父親的作品研究相關
賈淺淺個人履歷及作品,圖據西北大學官網
公開資料顯示,賈淺淺出生于1979年11月,現為西北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現當代文學專業在讀博士,著名作家賈平凹之女。2018年初,賈淺淺出版個人自選詩集《第一百個夜晚》。2020年3月,出版詩歌集《椰子里的內陸湖》。
據西北大學官網的師資介紹,其近年來個人的主要科研成果中有多篇論文及課題項目與其父親的作品研究相關。另曾獲陜西省青年文學獎,詩歌獎。
關于對賈淺淺的質疑,2021年初,一篇名為《唐小林:賈淺淺爆紅,突顯詩壇亂象》的文章爆紅,作者唐小林批評賈淺淺詩歌是“回車鍵分行寫作”,“這種白開水似的‘淺淺體’詩歌,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把無聊當有趣,把廢話分成行——仿佛是一路狂按回車鍵的產物”,由此引發網友對賈淺淺本人的質疑。
但也有聲音認為,對于詩歌,可以有很多主觀的評價標準,但評價標準宜“就詩論詩”,不要先因身份而預設立場,如果只是摘取詩歌中的片段和字詞加以非議,更像是“為黑而黑”。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賈平凹之女賈淺淺擬入中國作協引爭議,作協回應8月17日下午,中國作家協會公示2022年會員發展名單,擬發展會員994人。其中,著名作家
2022-08-24 15:48
原標題:人間好時節丨處暑點擊觀看視頻處暑,是秋天的第二個節氣。元代吳澄所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處暑,七月中。處,止也,暑氣至
2022-08-24 05:33
原標題:二十四節氣那些事兒處暑央視網消息:“處暑,七月中。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處暑是秋季的第二個節氣,該節氣后,我國大部分地
2022-08-24 05:36
原標題:處暑:最好新秋時“處暑無三日,新涼直萬金。”23日我國將迎來處暑節氣,這標志著炎熱暑天即將結束。此時節,涼意漸起,秋水瀲滟,秋
2022-08-24 05:36
原標題:暑期社會實踐課堂搬進一線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黃洪濤通訊員肖漢仲冉7月至8月暑假期間,南京工程學院電力工程學院組織學生深入企業一線
2022-08-23 15:49
原標題:天津兒藝經典木偶劇回歸(引題)《沒頭腦和不高興》下月省親(主題)天津日報訊(記者高爽)由天津市兒童藝術劇團獨立出品制作的兒童
2022-08-23 15:24
原標題:《歡樂頌3》中飾演不討喜角色(引題)張慧雯:演員要敢于接受挑戰(主題)今晚報記者劉桂芳正在東衛視播出的電視劇《歡樂頌3》(上圖
2022-08-23 15:31
原標題:今日處暑(引題)離離暑云散,裊裊涼風起(主題)陜西日報記者張家禎伴隨著清爽的秋風,農歷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十四個節氣到來了。8月
2022-08-23 15:35
原標題:故宮上新發布“國寶南遷傳奇”中國旅游報訊(見習記者魏彪)8月22日,故宮博物院舉行《故宮回聲:國寶南遷的傳奇》新書發布會。文化和
2022-08-23 15:41
原標題:老手藝新商機8月18日,河北省邯鄲市復興區二六七二街道東高河村,游客在體驗織布。8月18日,河北省邯鄲市復興區二六七二街道東高河村
2022-08-23 09:26
原標題:串聯南中軸精品館藏資源北京大興魏善莊開展2022年“花馬”線上活動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賴志凱8月22日,北京市大興區魏善莊開展2022年
2022-08-23 09:29
原標題:“安大簡”最新整理成果發布(主題)對研究《論語》成書、流傳、文本的發展變化等有重要意義(副題)人民日報記者田先進?近日,《安
2022-08-23 09:39
原標題:北京科技周航天元素多2022年全國科技活動周暨北京科技周活動正在城市綠心森林公園開展。一批航空航天展品讓到場的觀眾大開眼界,連連
2022-08-23 09:25
一批惠民文物藝術品起拍北京日報訊(記者李祺瑤)“2022金秋文物藝術品拍賣月”近日啟動,一批惠民文物藝術品起拍,拍賣企業、文物藝術品專家
2022-08-23 09:40
全球連線|原標題:英國導演柯文思:把中國人的故事講給世界聽隨著第十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天壇獎的揭曉,電影節國際評委會成員、曾獲得十六座
2022-08-23 08:24
原標題:上博領略夏商周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鄒雅婷觀眾在上海博物館參觀“宅茲中國——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展出的刻辭卜甲。王初攝(人民圖
2022-08-23 08:36
解碼二十四節氣丨原標題:處暑:漸有新涼遞好秋袁瑾8月18日,重慶市南川區冷水關鎮秋收助農突擊隊員將稻谷從田間背到農戶院壩晾曬。瞿明斌攝(
2022-08-23 08:27
原標題:故宮開講“中軸線”故事(主題)10堂公開課講到11月(副題)北京晚報訊(記者劉冕)8月21日至11月6日,“中軸線上讀懂故宮”——故宮
2022-08-23 05:42
原標題:《元音遺響》作者張達新考《元音遺響》被收入《四庫全書》卷一百八十八,并獲得四庫館臣很高評價。又因關涉遺民、隱逸文學研究及地域
2022-08-23 05:34
原標題:北影節特別放映電影《茶館》修復版北京晚報訊(記者李俐)作為北京人藝的金字招牌,話劇《茶館》1982年由謝添導演搬上銀幕。為紀念該
2022-08-23 05:41
原標題:原創話劇《驚夢》在國家大劇院上演(引題)?陳氏喜劇有笑有淚,更有人生況味(主題)北京日報記者王潤從去年盼到今年,由毓鉞編劇,
2022-08-22 15:35
原標題:以“真秦之聲”見證薪火相傳王思蕊為了紀念秦箏陜西流派領軍人、秦箏教育家、演奏家周延甲為古箏藝術發展所做出的巨大貢獻,近日,由
2022-08-22 15:26
原標題:話劇《我不是潘金蓮》創新表達女主角之外其他角色均為男性飾演(引題)?以李雪蓮半生起伏透視個體命運(主題)北京日報記者王潤從劉
2022-08-22 15:46
原標題:“打開藝術之門”12小時上演6場音樂會(引題)“古典馬拉松”帶觀眾文藝一整天(主題)北京日報記者韓軒昨天早上9時,中山公園音樂堂
2022-08-22 15:26
原標題:第十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閉幕今晚報訊(記者丁曉晨)8月20日,第十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圓滿落下帷幕。頒獎典禮現場,“天壇獎”評委李雪
2022-08-22 1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