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導演滕華濤時隔10年再導現實主義題材劇(引題)
以《心居》傳達人性中溫暖和善意(主題)
今晚報記者 劉桂芳
由滕華濤導演的電視劇《心居》,本周在央視電視劇頻道播出。該劇首輪播出時,話題聚焦“買房子引發的悲劇”“大姑姐與弟媳之間的斗爭”等話題。該劇導演滕華濤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他在創作過程中,從來沒有想過預先植入某一話題。他認為,《心居》的整體創作基調是積極溫暖的,“我們的創作著重于展現生活和人性中溫暖和善意的一面”。
紀錄當代生活的橫截面
從當年火爆一時的《蝸居》,到現在的《心居》,滕華濤導演的電視劇作品一直以來都以展現生活細節見長。在滕華濤看來,他在電視劇的創作過程中,大部分工作是在做一篇以“中國現階段都市”為題的論文,“通過電視劇的形式,通過劇中不同階層的小人物,側面描寫當時的都市狀態”。他希望時隔多年之后,大家翻看那段時間中國社會狀況時,可以把他描繪都市的電視劇作為參考。
《心居》是他闊別熒屏近10年后重新執導的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滕華濤表示,在《心居》的拍攝過程中,他盡可能地把真實、生動的小人物準確地呈現給觀眾。“我自己好久都沒有做電視劇了,對于觀眾的口味也不是很清楚,但還是希望能夠把最開始我看《心居》小說時產生的想法都表達出來。”
他認為,這十年來,中國都市變化很大。從《心居》的人物和故事,他發現了一些新的社會變化,想把這個橫截面切出來呈現給觀眾。
落腳點是家庭關系和人
滕華濤說,他之前所拍的反映都市的作品,更多集中在生活在城市里的普通人身上。他們為了在大都市立足,想要買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套房子,以此獲取心靈的安全感。而《心居》中刻畫的這些人,他們都已經有房子了,沒有人是居無定所的。例如馮曉琴,她在上海結婚生子,實際上已經落地生根。但她又有新的要求,她想有一個自身歸屬感的確認。對于顧清俞來講,她買房是為了解開自己的心結,想買在跟曾經的“白月光”一起承諾過要回的那個地方。
滕華濤說:“《心居》本身是家庭生活劇,家庭中的事免不了還是從買房子這件事說起。但最終我們并不是在說房子的事,我們的落腳點是家庭關系和各個不同圈層的人。《心居》原著小說不是在討論到底有沒有地方住,也不是在講述買不起房子的事情,而是現階段人們對房子的需求和十幾年前相比已經發生了變化,更加看重的是居住感受,改善居住環境。”
創作基調是積極溫暖的
一直以來,貼近觀眾生活的、反映現實的電視劇更容易引起觀眾的共鳴。滕華濤認為,不管是從創作的推崇角度上,還是從觀眾的接受度來看,現實主義題材的作品都廣受歡迎和熱捧,現實劇作也是中國電視劇創作當中的長項。
滕華濤認為,在小說中和劇中看似平靜、瑣碎的生活里,其實蘊藏了很多不同的人生命運和感慨,而這些都能夠讓他產生創作沖動。他回憶起自己小時候,也是一大家子人定期在家里聚會,跟劇中特別像。他覺得,這種氛圍感十足的家庭戲是值得寫的。
“這部劇是一個非常具有現代意義的、展現都市生活的長篇畫卷,我們整體的創作基調是積極、溫暖的。故事中有傷痛,但在創作中始終著墨于積極的一面,不沉湎于傷痛;故事中也有都市社會的壓力,但創作的側重點更多著墨于面對壓力時人物的努力和自強。整體來講,《心居》當中的這些人都是積極向上的,都是為了一個幸福生活而去努力奮斗的。”滕華濤說。
標簽: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2022-04-27 08:52
2022-04-27 08:46
2022-04-27 08:44
2022-04-27 08:41
2022-04-27 08:45
2022-04-27 08:37
2022-04-27 08:36
2022-04-27 08:40
2022-04-27 08:54
2022-04-27 08:45
2022-04-27 08:51
2022-04-27 08:32
2022-04-27 08:46
2022-04-27 08:46
2022-04-27 08:49
2022-04-27 08:50
2022-04-27 08:56
2022-04-27 08:49
2022-04-27 08:56
2022-04-27 08:38
2022-04-27 08:55
2022-04-27 08:41
2022-04-27 08:35
2022-04-27 08:42
2022-04-27 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