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視線】網絡直播《運河謠》讓網友見證歌劇的誕生

時間:2022-04-27 08:50:23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 />

【視線】

原標題:網絡直播《運河謠》讓網友見證歌劇的誕生

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蘇墨)4月14日至4月17日,國家大劇院原創民族歌劇《運河謠》于首演十周年之際,再度回歸舞臺,啟幕2022國家大劇院歌劇節。

與以往不同的是,在上周五,這部歌劇通過網絡直播讓網友們一起見證了它的誕生。

而在抖音、快手、視頻號等多個線上平臺上同步觀看的觀眾們其實是“蹭了”因疫情而無法上課的上海音樂學院的師生們的課。除了在現場彩排的指揮家呂嘉、歌唱家雷佳、王宏偉、王莉、王鶴翔,作曲家印青以及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和合唱團外,連線的那頭,還有男中音歌唱家、上海音樂學院院長廖昌永參與講解。“親自見證一臺歌劇的誕生,這經歷太奇妙了。”網友們紛紛留言,直呼過癮。

課堂上,藝術家們不僅唱響“運河謠”“燦若星辰的目光”“大豆白米花生”等經典唱段,呂嘉與各位歌唱家還從指揮、聲樂等不同專業角度,為學子們進行了講解。

作曲家印青介紹了歌劇《運河謠》的音樂特色。他表示,本作通過明代萬歷年間大運河的小人物故事描繪中華民族的大愛精神,音樂極富民族化、旋律優美、色彩豐富,包含了中國南北方各地的民族特色,音樂形式豐富,包括合唱、重唱、詠嘆調、宣敘調,戲劇性十分強。“《運河謠》講述的是四五百年前在京杭大運河上底層小人物的愛情故事,是悲壯凄美的,但它體現出來的精神內涵又和當代人們的思想感情是息息相關的,因此又是積極向上的。”

“歌劇是一門團隊藝術。它重配合,也重實踐。”廖昌永說。雖然這次排練是坐排,演員們都穿著日常的服裝,但對演出的細節卻是“摳”得很細。“坐唱是歌唱家、樂團、合唱團第一次合成排練,它幾乎決定了將來所有的音樂節奏,是歌劇初期階段最重要的環節。”呂嘉說。一個多小時的排練中,歌劇被細分為曲、樂句、小節,打磨也是一句句地反復進行,讓網友們看到了一臺精彩的演出背后要付出巨大努力。

作為天津音樂學院副院長王宏偉很心疼學校里的孩子們,“他們迫切地想要學到新的東西。”王宏偉認為,無論對普通觀眾,還是音樂學子,這次直播的機會都非常珍貴。“類似的活動應該繼續保持下去。”

標簽: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