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新勢力唱響春之聲
新民晚報記者 朱淵
是誰,掀起了“上海之春”首波浪潮?昨天是第38屆“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開幕第二日,“春”之舞臺就被一批新文藝群體唱響。
(資料圖)
上海交響音樂廳里,上海彩虹室內合唱團第100場演出幾乎座無虛席,觀眾跟著金承志的指揮合唱《彩虹》,返場曲目奏響時,又紛紛站起來“做運動”;走進上海音樂廳,“方錦龍和他的朋友們”音樂鑒賞會(見上圖)讓人懂得“萬物皆樂器”,演奏配備講解,妙趣橫生;在宛平劇院,自得琴社為新老觀眾獻演一臺《琴為何物·孤煙直·唐》的音樂會,讓人仿佛走入敦煌壁畫感受唐韻唐風。
“彩虹”演出演滿百場
此次登上“上海之春”舞臺的新面孔,多是如今火爆網絡的文藝新群體。
相比演奏家,方錦龍更希望被定義為“國樂藝術家”,他始終在努力拉近國樂和普通老百姓的距離。在名為《無論西東》的演出中,既有《酒狂》《梅花三弄》《陽關三疊》等傳統經典曲目,也有《憶江南》《彝族舞曲》等現代新編曲目,還有西方名曲串燒……而演奏這些曲子使用的樂器,有琵琶、古琴,也有吉他、貝斯,中西音樂薈萃和諧共融。
上海彩虹室內合唱團演出已滿百場。在這個重要節點回望,藝術總監、指揮金承志感慨道:“演出前,我們反復思量,要用什么特別的形式來紀念。機緣巧合,第100場竟然登上了‘上海之春’的舞臺。”從青澀到成熟,從興趣到責任,金承志筆下的“顧遠山”中有自己的影子,也讓很多因生活的忙碌而丟失自己的人找到了理想中的遠方。
傳統創新“自得”其樂
文藝兩新群體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自帶流量和熱點,而他們的出圈無一不是借助互聯網的傳播。
如何讓傳統文化實現創新性轉化和創造性發展?無論是自得琴社還是方錦龍,都是在實踐中獲得真知。被問及如何精準捕捉年輕人的視線?方錦龍笑著說道:“與其說是捕捉,不如說是走近。你先要靠近年輕人,了解他們的喜好,并理解、接受他們的生活方式和審美趣味,才能琢磨出國樂要以怎樣的表達方式被他們所喜愛。”
不同于傳統的民樂團體,自得琴社傳播的是音樂,可最初“出圈”卻是憑借演出的“顏值”。他們屢屢打破人們對古樂演奏的傳統印象,致力于古譜的演繹、改編,也對熱門電視劇、電影以及二次元作品進行再創作。他們是最早運用精美小視頻進行傳播,并成功通過網絡圈粉并將觀眾帶到線下的琴社。
自得琴社社長朱里鉞原是網絡工程師,熟悉互聯網運營和傳播。他們在嗶哩嗶哩等網站流傳的作品有數十部,點擊收看量在國風視頻中遙遙領先。很多自得的粉絲最初并非沖著音樂,而是被他們“古畫式視覺輸出”折服,進而接受傳統民樂。在昨晚的演出中,女子們的窄袖上衣、袒領半袖、間色裙,出行時頭戴帷帽,都是初唐時流行的裝扮。妝造師劉蕊為打擊樂和笛簫樂手還原了盛唐時期男子流行的圓領缺胯衫,腰間系革帶,而琵琶樂手則復原了唐代安陽公墓壁畫上的女子妝容,眉作八字,面畫斜紅。“那個時期,女子的妝容開始流行明艷、夸張,它有個好聽的名字——時世妝?!眲⑷镎f。
標簽: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古裝劇仍占“大頭”,刑偵、懸疑、現實題材熱度提升(引題)今年香港國際影視展國產IP出海成焦點(主題)羊城晚報記者胡廣欣第27屆香
2023-03-21 13:56
原標題:新勢力唱響春之聲新民晚報記者朱淵是誰,掀起了“上海之春”首波浪潮?昨天是第38屆“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開幕第二日,“春”之舞臺
2023-03-21 13:47
原標題:配音“塌房”影視“失聲”?演員也該為角色開口了!近日,某配音工作室發布公告稱,公司內外多名配音演員涉嫌刑事案件,一時掀起熱議
2023-03-21 13:38
原標題:香港林村:追溯悠遠記憶,賡續文化基因新華社香港3月19日電(記者梁文佳)在700多年的歷史變遷中,位于香港新界大埔的林村深深積淀著
2023-03-21 10:35
原標題:以“懸疑”探討人性、情感與社會話題(引題)迷霧劇場第三年:讓懸疑劇向深度和廣度開掘(主題)北京青年報記者楊文杰??3月16日,愛
2023-03-21 10:38
原標題:電影《宇宙探索編輯部》導演孔大山回母校完成“十年之約”中新網成都3月21日電(何浠任真旳)電影《宇宙探索編輯部》導演兼編劇孔大山
2023-03-21 10:42
原標題:美學云課堂|世界詩歌日,擷一片詩意送給春天人民網記者魯婧編者按今日是世界詩歌日,萬物生長、沐浴春暉,祖國大江南北迎來了春的消息
2023-03-21 10:43
原標題:做“行走的文化宣傳畫”她身穿漢服走上英國街頭北京青年報記者張子淵?實習生朱珅葳這個兔年春節,網名為“PaPanPanda在英國穿漢服”
2023-03-21 10:33
原標題:全球共創“好故事”網文“出海”再升級中國網絡文學行業的高速發展,不僅深刻影響了國內的文學生態,并且隨著中國網文企業“走出去”
2023-03-21 09:55
原標題:百年大世界,煥新再出發解放日報記者唐燁黃浦區西藏路上,上海大世界三樓,最近正在上演一部沉浸式游戲劇——《揚名立萬》。這部游戲
2023-03-21 09:37
原標題:一把油紙傘撐起非遺傳承之美新華社南昌3月20日電(記者王奕涵、朱雨諾、余剛)清晨,在位于江西省婺源縣一家甲路油紙傘制作工廠里,裱
2023-03-21 09:52
原標題:傾聽古城故事領略洪商文化“一個包袱一把傘,來到洪江當老板。”走進湖南懷化洪江古商城,一座古色古香的徽派建筑引人駐足,這便是近
2023-03-21 09:32
“護文化遺產彰時代新義”原標題:北京琉璃渠村老舊窯廠變身文創園區——(引題)千年窯火今重燃(主題)人民日報記者賀勇?近日,在北京市門
2023-03-21 09:56
原標題:首屆中華印信文化精品展在孔子故里山東曲阜開幕3月20日,首屆中華印信文化精品展在位于山東濟寧曲阜市的孔子博物館開幕。此次展覽以“
2023-03-21 08:35
原標題:5場生日宴折射改革40年(引題)話劇《生日》在寧成功上演(主題)新華日報訊(記者陳潔)“我們的家就像一艘小船,浮浮沉沉歷經風雨,
2023-03-21 08:40
原標題:劉家成情滿老北京天津日報記者張潔印象充滿煙火氣的作品展現老北京的魅力導演劉家成是京味兒劇的代表人物。他執導的電視劇大多以北京
2023-03-21 08:32
原標題:北京鼓樓西劇場:有光了,戲來了中國文化報記者劉淼“我喜歡華燈初上的時候,因為劇場里的演出就要開始了,那時我會在劇場等待,等待
2023-03-21 08:38
原標題:首屆“大家時裝周”:品牌多是國內設計師品牌,上班族、社區居民成走秀模特(引題)弄堂素人時裝秀:這就是我們日常出門的穿搭(主題
2023-03-21 08:35
原標題:《儒藏》(精華編)入藏國家圖書館《儒藏》工程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系統整理海內外儒學典籍的一項基礎性文化建設工程,從立項
2023-03-21 07:56
原標題:《流浪地球2》熱映帶動國產電影衍生品走俏新華社北京3月19日電(記者楊淑君、王小鵬)“春節假期看《流浪地球2》時被其中‘數字生命’
2023-03-21 07:53
原標題:起底安倍紀錄片《妖怪之孫》上映,制片人:希望觀眾認識到日本慘狀【環球網報道】根據日本紀錄片《妖怪之孫》官網信息,這部關于去年7
2023-03-21 07:39
原標題:重慶釣魚城遺址新發現南宋末年規模宏大建筑群日前,記者從重慶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了解到,在重慶合川釣魚城遺址新發掘了一批南宋末期建
2023-03-20 15:53
原標題:2023年中國電影票房已達150億元截至今天上午9時50分,2023年中國電影票房(不含預售)已達150億元人民幣,總出票3 13億張。(總臺央視記者
2023-03-20 13:35
原標題:最美公共文化空間大賽頒獎典禮舉行人民日報上海3月19日電?(記者謝衛群、方敏)日前,2022年長三角及全國部分省市最美公共文化空間大
2023-03-20 13:43
原標題:《安娜·卡列尼娜》“駛抵”中國舞臺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鄭娜巨幅天幕與投影組成的恢弘的火車站場景,朋克風的火車頭載著滿滿的“旅客
2023-03-20 1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