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百年大世界,煥新再出發

時間:2023-03-21 09:37:19    來源:解放日報    

原標題:百年大世界,煥新再出發


【資料圖】

解放日報記者 唐燁

黃浦區西藏路上,上海大世界三樓,最近正在上演一部沉浸式游戲劇——《揚名立萬》。這部游戲劇根據電影《揚名立萬》改編,劇情跌宕起伏、人物關系復雜,有著科幻元素的加持,觀眾在劇中被賦予了不同身份角色,可親身參與其中,感受沉浸式體驗帶來的緊張刺激。不少前來參加游戲劇的觀眾在沉浸于劇目的同時,也都驚奇地發現:“大世界與上次來時的模樣不同了!”

百年大世界,重啟煥新之旅。網紅戲劇音樂劇、爆笑脫口秀、前沿先鋒劇目、奇幻的數字演出,還有各種美酒、美食……通過重塑演藝空間、引領潮流消費、塑造數字場景體驗,大世界正在打造“演藝消費集聚區”。百年海派地標,希望能重綻文化魅力。

思考

大世界建造于1917年,至今已有106年歷史。它曾是“遠東第一游樂場”,吸引過全球的娛樂玩家;曾是百戲雜陳、名家薈萃的演藝碼頭,是名角首選的登臺亮相的地方;也曾是培養了一代青年文藝人才的“上海市青年宮”……“不到大世界,枉來大上?!?,是對大世界的贊譽,更是承載著幾代人的美好記憶。

2017年3月,百歲之際,修繕后的大世界向大眾重新開放。重開后的大世界立足于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以“民俗、民族、民間”為主題,對國內外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全方位的展示。當時,在大世界的四層老建筑里,可以看到種類多樣、形態豐富的非遺展示,可謂俯拾皆是。

闊別多年,大世界回歸,受到了多方關注,媒體報道鋪天蓋地。最初幾個月,前來參觀的人絡繹不絕,人流高峰時進大世界要排兩三個小時的隊。但幾個月后,買票來大世界的市民、游客漸漸少了很多。

此時,大世界周邊的環人民廣場地區劇場群建設剛剛步入了快車道。環人民廣場地區素以劇場云集而聞名,人民廣場周邊1.5平方公里范圍內,當時正常運營的劇場及展演空間達21個,是國內乃至亞洲密度最高的劇場群。2018年11月,環人民廣場地區劇場群被命名為“演藝大世界”,將著力打造世界級演藝集聚區。

大世界周邊的劇場、演藝空間覺得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一個個摩拳擦掌;這時的大世界,也在重新找尋自己的定位。

“當時的大世界有些‘尷尬’?!贝笫澜缈偨浝黻愜幪寡?,那時,雖然身處演藝大世界核心區,但大世界的核心業態并不是演藝,雖也有些公益性的演出,但離主流的演藝市場似乎越來越遠。

從那時起,黃浦區與大世界就在思考如何進行調整?!按笫澜绲恼{整,要立足演藝大世界的背景,延續大世界百戲雜陳的歷史記憶,呼應非遺活化平臺的定位?!?/p>

試水

2019年夏,一些愛看演出的人在購票平臺上發現了一個名為“演藝夜市”的演出項目,演出地點為“上海大世界”。

開設“演藝夜市”是大世界調整的試水之舉。那時,白天的大世界還是如常開放,市民、游客可購票進來游覽,一票通覽;但到了周五與雙休日晚7點以后,大世界改為演出模式,中庭與一個個樓上的小空間變身舞臺與劇場,市民、游客可以選擇心儀的劇目,購買演出票入場觀演。

首期“演藝夜市”歷時5周,來自7個劇團的近40場演出在大世界各個空間亮相。

“當時很熱鬧:一樓的大舞臺是音樂劇、音樂會的世界,觀眾早早就坐,迎接演出市場最熱門的音樂劇班底,《帥小伙的蔬果店》《梵高》《月亮與六便士》等高品質劇目在此上演;二樓是戲劇茶館,《金巖的童話鎮》品歡相聲會館經典專場大受歡迎,場場爆滿,傳統相聲中融入大量新潮、最有噱頭的時代元素,讓這里成為快樂值最高的空間;四樓,黑匣子劇場是屬于爆笑脫口秀的世界,還有歌舞時代劇場中,沉浸音樂快閃秀《爆力提琴》也吸引了很多好奇的觀眾前往一探究竟?!标愜幓貞浾f。

“白天游園,夜間看戲,大世界又好‘白相’起來了!”家住西藏南路的退休教師張秀萍夫婦在當天看完《金巖的童話鎮》后意猶未盡,對采訪的記者說,“我們很喜歡這樣的夜生活?!?/p>

“首期‘演藝夜市’的出票率超乎預期,估計吸引了近萬名觀眾前來嘗鮮!”陳軒說。

更讓他驚喜的是,幾期“演藝夜市”運作下來,他看到了最想看到的現象?!耙郧暗拇笫澜缈偸潜蝗苏f是老年觀眾才來的地方,但‘演藝夜市’開出來之后,觀眾年齡層次越來越‘青春’了?!?/p>

與大世界中庭聯動的一樓環形主舞臺上,坐的都是年輕人。在露天的舞臺、不受拘束的空間中,臺下的觀眾不再像坐在劇場里那般束手束腳,他們踏著節拍隨著旋律盡情搖擺。一到周末的晚上,四樓一個個小劇場門口也都是年輕的觀眾,排著隊進場。

一些音樂劇、話劇干脆將大世界作為駐演場地,“承包”了大世界中的一個個空間,對內部舞臺進行改造,營造更好的觀演體驗;在大世界的協調下,一些熱門演出的粉絲見面會、互動會也放在大世界舉辦,現場效果非常火爆。大世界后來策劃的每周六的“大世界城市音樂會”、每周一和周二晚的“大世界戲劇派”等活動,都成為吸引年輕人的爆款文化活動。

2022年7月8日,上海各大劇場恢復運營以來,大世界已舉辦演出4000多場,其中營利性演出數量近3000場,觀眾中90%是年輕人。

“大世界不是單單為年輕人服務,但要有能吸引到年輕人的能力,這樣才能更好地為文化傳承服務?!标愜幷f。

煥新

在“演藝夜市”等活動策劃上取得成效后,大世界開始謀求更大的轉型發展。2021年以來,在黃浦區政府指導與支持下,大世界啟動了新一輪煥新調整。

“演藝大世界是全國劇場密度最高的區域,未來的大世界則將是整個演藝大世界中演藝空間密度最高、演藝形態最豐富、演出數量最多的區域?!标愜幾孕艥M滿。

獨特的空間布局是大世界與周邊劇場、演藝空間的差異所在。目前,除中央舞臺和共舞臺中劇場之外,大世界還擁有20多個黑匣子劇場、環境劇場、數字演播劇場、混合場域敘事實驗室等演藝空間,這樣的演藝空間密度在上海市中心絕無僅有。

與一般性劇場相比,大世界的黑匣子劇場、環境劇場面積不大,最多容納100到200人。這種不大卻靈活的場地最受各種先鋒劇目、前沿劇目的青睞。

目前,大世界的黑匣子劇場、環境劇場等已改造完畢,這里將成為一些年輕人喜歡的劇場,20多個劇場每天上演最新的劇。有知名廠牌“開心麻花”、貓眼娛樂的沉浸式游戲劇;有四樓星空間近10個駐場音樂劇、爆笑脫口秀等。今年2月,大世界四樓的駐場音樂劇《翻國王棋》成功將版權輸出到韓國。這是中文原創音樂劇首次實現海外版權輸出。

數字演播劇場、混合場域敘事實驗室,則為呈現“未來”而打造。結合場館改造升級,大世界探索演藝時尚消費與最新科技的結合,探索大世界全域的數字化運營和數字應用場景迭代機制,布局數字孿生系統。如,位于三樓的“數字盒子”劇場,能實現“線下演出—動態捕捉—實時渲染—現場導播—同步生成數字內容”的劇目數字產品制作。未來,通過這一流程制作的數字內容,讓大世界的演藝內容延伸到社區和鄉村,成為市民家門口的劇院。

百年前的大世界就是“娛樂玩家”“百戲雜陳”,煥新后的大世界傳承了這一傳統?!按笫澜缟涎莸膭∧坎蛔呶乃嚪?,而是通過娛樂傳遞文化內涵。”陳軒說。

大世界堅持引入與打造更多獨家劇目、體驗感新奇劇目,甚至“不拘一格”的劇目。如,大世界聯合“開心麻花”出品了腳動式沉浸劇《贗品拍賣師》,演員們將帶著觀眾在大世界半層樓中游逛,讓人人都成為劇目中的人物;與貓眼娛樂合作的沉浸式游戲劇《揚名立萬》,有著絕美的舞美、服裝和音樂特效,營造了亦真亦幻的舞臺場景,帶著觀眾在奇妙的時空中穿梭,據說最高700元一張的票價也受到了熱捧。

現在,每天晚上,大世界一個個小劇場門口都是年輕的觀眾,排著隊進場;散場后,寧海東路上的大世界后門經常有不肯離去的觀眾,在等待自己喜愛的演員從門內走出。在音樂劇圈,這個被粉絲稱為“蹲SD點”,就為了和喜愛的音樂劇演員合個影、獻個花。

大世界天天有戲。大世界還推出了每周六晚上的“大世界城市音樂會”,用最潮流的音樂和年輕人溝通,潮流樂隊、熱門歌手,帶來了每周露臺城市音樂會的相聚現場。每周一、二晚,大世界推出了全新品牌活動——“大世界·戲劇派”,聚焦劇組在“舞臺之外”,為劇組、劇迷、劇粉提供線下的“聚會空間”。

傳統非遺文化也在大世界得到創新與傳承。除了把非遺生活化作為大世界的一個文化特色外,大世界拿出一個空間上演“百年大世界”AR數字秀,在這里可以照一照留存著大世界記憶的12面哈哈鏡,也可通過數字新技術一眼看盡大世界百年風雨歷程。大世界還在探索動態、活化地展示非遺。比如,大世界倡導的中國稀有劇種創新孵化行動,正在全國招募,并通過與現代技術結合的方式,用當下年輕人更喜歡的方式,對稀有劇種進行全新演繹,再引入大世界進行演出。

“百年前,大世界是‘新奇新潮’的代名詞;百年后,全新大世界傳承創新基因;如今再次出發,將勇立潮頭?!标愜幷f。

標簽: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