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原標題:花朝,萬紫千紅總是春
古代長詩之中,白居易《琵琶行》因為進入了課本,最為家喻戶曉。我跟許多人一樣,曾經背得很溜,但很長時間并不知道“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這句詩中,“花朝”和“秋月夜”是兩個節日。古人常用“秋夜”“秋月夜”“十五夜”特指中秋節;而“花朝”,就是“花朝(zhāo)節”,一個曾經漸行漸遠又被許多地方重新拾起的美麗節日。
花朝節,是百花的生日,又叫花神節、百花節。嬰兒出生第三天,叫“三朝”?;ǔ?,也充滿了對新生的驚喜和熱愛。節日按道理說應該是同步的,但農歷小年,在北方是臘月廿三,南方是臘月廿四,花朝節就更特殊了,有農歷二月初二、二月十二、二月十五、二月廿五不同的說法,以十二、十五居多。這也頗有理由,中國南北差異大,南國春早,百花的生日也是南早北遲。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比f紫千紅,大多開放在小寒到谷雨節氣,持續四個月,但毫無疑問,最集中的是二月。早開的還在,盛開的正艷,未開的將開。李商隱說:“二月二日江上行,東風日暖聞吹笙。花須柳眼各無賴,紫蝶黃蜂俱有情”;秦觀說,“有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黃”;湯顯祖說,“原來姹紫嫣紅開遍”;歐大任說,“二月花朝錦滿城,五陵公子粲朱纓”……傲霜斗雪的梅花開放在嚴寒的冬天,是百花之首,但頗有些孤獨。只有二月,才是百花爭艷,古詩中“二月花”三個字幾乎成了月令和花的固定搭配。古人選二月作為花朝節,那真是眾望所歸。
《紅樓夢》六十二回,寫寶玉過生日,道出黛玉的生日是二月十二。絳珠仙草,原來也是花神,如此再回頭來讀《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是不是別有一種哀憐?但是,花朝節,不以哀憐為基調。唐代的花朝節,也叫“落花朝”,贊美的是花開花落的壯美。張若虛說,“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春半”“落花”,寫的是花朝節。孟云卿說:“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敝袊说墓释燎榻Y很重,一到最美的時光,就思念家鄉,思念親人——雖然有些低回,但唐代人對百花全生命周期的贊美,仍然是充滿了樂觀和激情。
種花、買花、賞花、簪花、敬花神……尤其值得說的是簪花。從唐到清,男女老少、貴賤蚩妍都有簪花的習慣,就是頭上插花,各種花都有,畫像中不少還是碩大的牡丹。李清照從流動的賣花擔子上買了花,插在頭上,說:“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鬢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老公啊,你不要嫌我沒有花好看,我非要插給你看,比比我和花兒哪個更美。蘇軾頭插牡丹,醉酒后跌跌撞撞走在杭州的大街上,說:“人老簪花不自羞,花應羞上老人頭。醉歸扶路人應笑,十里珠簾半上鉤?!秉S庭堅說,“風前橫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到了清代,納蘭容若還形容胡子拉碴的友人“須髯渾似戟,時作簪花劇”。這些蘊藉風流,怎么就不知不覺消失了呢?讓人悵惘。
農歷二月還有兩個重要的節日。二月二,龍抬頭。古人把天上星象分為二十八組,稱“二十八宿”。東方“蒼龍七宿”,像一條龍,冬天隱沒在地平線下。農歷二月初,頭部開始露出地平線,這就是“龍抬頭”。沉睡中醒來的龍,行云布雨,那貴如油的春雨,不是稀少,是滋潤一切。還有一個節日是春社日?!吧纭笔羌漓胪恋厣?,一年兩社,春社祈求一年的風調雨順,秋社感謝一年的眷顧恩典,春社秋社在立春、立秋后第五個戊日,今年的春社在公歷3月21日,農歷二月三十,恰值春分。古代地廣人稀,平時是不大相聚的,社日大家四面八方趕來,于是成為一種特定的聚會,這就是“社會”一詞的由來——魯迅名作《社戲》就是在“社會”上唱的戲。“社會”時很熱鬧,很喜慶,酒自然是不少的。唐代詩人王駕說:“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p>
農歷二月的三個節日,是一個奇妙的組合。一個是天象,龍抬頭;一個是大地的鋪陳,花朝節;一個是人和神的對話,春社日。天地人神交會,開啟了一年最愉快的大合唱,幸福的生活場景在人們面前徐徐展開。(韓可勝)
上一篇:電影《回廊亭》曝主題曲 任素汐劉敏濤姐妹溫暖相約
下一篇:古人春游趣談 天天快看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奧斯卡獎的愛爾蘭隱線不久前,第95屆奧斯卡獎提名名單正式出爐,《瞬息全宇宙》以11項提名領跑全場。細覽片單不難看出,近年來奧斯卡
2023-03-03 16:32
原標題:古人春游趣談不知不覺,春天來了。春是喚醒自然的口令。天暖,草青,花開——古人,也和今天的人們一樣要去春游。春游,古時叫踏青、
2023-03-03 16:51
原標題:花朝,萬紫千紅總是春古代長詩之中,白居易《琵琶行》因為進入了課本,最為家喻戶曉。我跟許多人一樣,曾經背得很溜,但很長時間并不
2023-03-03 16:47
原標題:電影《回廊亭》曝主題曲(引題)任素汐劉敏濤姐妹溫暖相約(主題)齊魯晚報記者師文靜 由來牧寬執導,任素汐、劉敏濤領銜主
2023-03-03 14:45
原標題:女性詩人刻板印象的再造當代流行文化的攪拌機中,“學院”、“女性”與“詩人”等詞匯都經過了預先的調味,在不斷“下沉”的過程中,
2023-03-03 14:39
原標題:《尋聲而來》收官:探尋福建故事,譜唱非遺樂章由新華網、中國移動咪咕出品,中國移動獨家冠名,新華社聲在中國、海西傳媒集團聯合出
2023-03-03 14:44
原標題:我們該如何從戀綜中“指認”愛情文匯報記者黃啟哲對比往年一窩蜂上馬的勢頭,今年以來婚戀類綜藝熱似乎“降溫”不少,多部續作與衍生
2023-03-03 14:48
原標題:《生無可戀的奧托》將于全國藝聯專線上映(引題)湯姆·漢克斯變身“毒舌老大爺”(主題)羊城晚報記者聶青由湯姆·漢克斯主演的《生
2023-03-03 14:33
原標題:電影頻道佳片有約(引題)成就影史經典的《簡·愛》(主題)1847年,一位名叫柯勒·貝爾的不知名作家出版了《簡·愛》,轟動文壇,人
2023-03-03 13:40
原標題:2023美育中國古典舞論壇成功舉辦人民網北京3月3日電(楊磊)日前,2023美育中國古典舞論壇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成功舉辦。來自教育
2023-03-03 13:56
原標題:磚雕上的宋人生活百態這是在鄭州大象陶瓷博物館舉行的“宋人生活與二十四孝磚雕展”上展出的展品(3月1日攝,拼版照片)。3月1日,“
2023-03-03 11:49
原標題:香港樂團在“世界音樂之都”哈爾濱奏響粵樂名家曲中新網哈爾濱3月2日電(記者王妮娜)3月2日,“春風·粵韻·龍江情”香港竹韻小集五
2023-03-03 11:43
原標題:中國科技館巨幕新影院對公眾開放首映四部全新特效影片中新網北京3月2日電(記者孫自法)歷經300多天的更新改造工程之后,中國科技館巨
2023-03-03 10:35
原標題:俠在退隱、情在泛濫:仙俠劇退化為仙情劇仙俠劇已經成為如今最熱的古裝劇類型之一,這幾年每年都會有幾部S+制作的仙俠劇播出。時下,
2023-03-03 10:41
原標題:浙江文旅觀察:杭州西站樞紐設文物考古展廳,圖啥?中新網杭州3月2日電?記者王題題3月2日,浙江杭州西站樞紐規劃展示館對外開放。“
2023-03-03 10:55
原標題:江蘇蘇州發現南宋時期大型古窯址群新華社南京3月2日電(記者劉巍?。┯浾?日從蘇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獲悉,該市考古人員發現一處南宋
2023-03-03 10:53
原標題:超級英雄電影緣何風光不再?漫威電影宇宙的第五階段,開局即啞火?!断伻伺c黃蜂女:量子狂潮》推出后口碑平平,影片第二個周末的北美
2023-03-03 10:44
原標題:聲音,是四通八達的道路(主題)——專訪配音演員喬榛(副題)解放日報記者沈軼倫在朗誦的時刻,喬榛總是會把對文字的理解、對生命的
2023-03-03 09:53
原標題:三月影市熱度持續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黃岸數據顯示,截至3月2日記者發稿時,2023年度電影總票房已突破140億元。在經歷了熱鬧非凡的春節
2023-03-03 09:44
原標題: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2023中國巡演將啟中新網北京3月2日電(記者高凱)3月2日,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正式公布2023中國巡演計劃。3月13至24
2023-03-03 09:34
原標題:我國短視頻用戶規模首次突破十億,你每天刷多久?中新網3月2日電3月2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在發布第5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
2023-03-03 08:49
原標題:老狼在前,毛不易不遠(引題)演唱會密集回歸(主題)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李婷2月25日晚,在成都東區超級音樂現場外,樂迷張佳琦和朋友
2023-03-03 08:56
原標題:青春版《牡丹亭》將攜原班人馬四月登京城舞臺上演9小時全本中新網北京3月2日電(記者應妮)2003年,作家白先勇與江蘇省蘇州昆劇院攜手
2023-03-03 08:35
原標題:“好多演唱會”熱搜!警惕購票騙局留意四種套路中新網3月2日電近日,多位歌手陸續官宣演唱會行程,“好多演唱會”等話題相繼登上熱搜
2023-03-03 08:42
原標題:《我的喜馬拉雅》是“新宏大敘事”的樣本——(引題)宏大敘事與私人化敘事的平衡(主題)史詩體是書寫大事件、大歷史、大風云的敘事
2023-03-03 0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