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浙江文旅觀察:杭州西站樞紐設文物考古展廳,圖啥?

時間:2023-03-03 10:55:01    來源:中國新聞網    

原標題:

浙江文旅觀察:杭州西站樞紐設文物考古展廳,圖啥?


【資料圖】

中新網杭州3月2日電?

記者 王題題

3月2日,浙江杭州西站樞紐規劃展示館對外開放。“西站兩千年——李家塘遺址文物展”在該展示館的文物考古展廳內同步拉開序幕。

據悉,杭州西站樞紐是全國首個設有文物考古展廳的高鐵樞紐。此次展覽則是該展廳推出的“我在西站修文物”主題系列活動的首個展覽。

展覽共展出文物97件,其中絕大多數為李家塘遺址出土,以瓷器為大宗,窯口有德清窯、越窯、洪州窯、越州窯、長沙窯等,主要器形為碗、盤、罐、壺、盞、水盂、缽、高足盤、燈、器蓋、研磨器等,還展出了兩個大缸、各種花紋的瓦當,以及1座原尺寸復制的磚窯。

李家塘遺址位于杭州余杭區倉前街道李家塘村的火車西站樞紐J-R21-13地塊,2019年起開始考古勘探與發掘,發掘面積達3000平方米。遺址發現六朝時期墓葬2座、磚窯1座,隋唐干欄式建筑基址11處,宋代瓦窯2座等重要遺跡,出土器物標本近800件。

時光會消逝,但遺址底下的寶貝會說話。

李家塘遺址考古項目的負責人、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楊金東表示,該遺址的考古發掘結果表明,西站所在區塊至少在戰國時期就存在先民活動的痕跡;東晉南朝至唐五代,這里已經發展成有一定規模的、繁榮的集鎮聚落。

那么,為什么要在杭州西站樞紐這樣一個人流量大的站點開設文物考古展廳,并辦一個展示基層聚落遺址的文物展呢?

楊金東說,世人都關心王公貴族,關心哪個皇帝皇后,關心留下多少金銀財寶,很少有人關心平民百姓。王公貴族在文獻記載里都是找得到的,但普通人想要在文獻里留下一筆,實在太難。而考古工作者經常面對的多為古代基層人民留下的遺存,因此,考古人有責任把古代最基層、最普通的生活展現出來。

在他看來,李家塘遺址的保護、發掘和展示,就意味著一種新的開始。“開啟了我們對古代普通人生活的關注以及小聚落的關注。”

據悉,在考古界,并非只有帝王將相等大的遺址才有意義。事實上,對考古工作者而言,普通人的生活有著不一樣的歷史價值。

楊金東坦言,像李家塘遺址,普普通通一個聚落,翻遍文獻記載一個字都沒有,但它也是很有價值的。

以出土的唐代長沙窯青瓷褐彩模印胡人紋執壺為例,“它是如何來到李家塘村的?”“走水路嗎?”“用什么船運過來的?”這一個個問題深究下去,古代人的經濟文化交流,就會在腦子里慢慢有了一個概念,“哦,原來他們是這樣子的!”

楊金東說,這就是價值的一種體現。李家塘遺址是杭州市內正式發掘的為數不多的以東晉至隋唐時期為主體的基層聚落遺址,是杭州歷史發展演變的一個縮影,為深入研究浙江地區這一時期的城市發展、社會生活和陶瓷貿易提供了重要實物資料。

而杭州西站樞紐開設文物考古展廳,并舉辦李家塘遺址文物展,在楊金東看來,這對于普及考古知識是一種有利的嘗試。

“考古知識的普及也好、傳播也好,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楊金東說,而杭州西站樞紐此舉,讓考古工作者多了一個展示考古成果的窗口,也讓大眾多了一個了解文物、了解考古的渠道。古代文化與現代化高鐵的有機結合是實現“讓文物活起來”的積極嘗試。

他也希望,今后,杭州西站樞紐和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能夠在充分發揮文物考古展廳的價值上下功夫,展示好、宣傳好考古知識和杭州最新的考古成果,讓杭州西站樞紐不僅是交通換乘樞紐,更是杭州歷史文化的展示窗口和輸出站。

杭州西站樞紐相關負責人則表示,杭州西站樞紐致力于打造成以人民為中心、有文化、有溫度的這樣一個擁有城市氛圍的車站。如今在杭州西站樞紐地上二層的規劃展示館內開設一個文物考古展廳,旨在提升杭州西站樞紐文化屬性的附加價值。而舉辦“西站兩千年——李家塘遺址文物展”則是提升這一區域文化附加價值的一次探索。

標簽: 多了一個 規劃展示館 王公貴族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