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原標題:
唐蕃古道上的千年儺舞:盡顯西羌遺韻
中新網蘭州2月22日電(艾慶龍)“獨眼狐貍”“長須鬼神”“獠牙青面”……近日,甘肅臨夏州永靖縣村民姬永順和眾人整理完儺面具,交流著“社火”展演過程中的經驗。
儺舞歷史悠久,殷墟甲骨文卜辭中已有儺的記載,素有中國舞蹈“活化石”之稱。永靖古稱“西羌”之地,是古絲綢之路隴右段南線和唐蕃古道的重要交通節點,永靖儺舞包容了薩滿、藏傳佛教、漢傳佛教和中原漢族等多種文化,具有揚武性、原始性、藝術性特點。2007年,永靖縣被命名為“中國儺文化之鄉”;2008年,“七月跳會”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儺舞隊由會首、旗手、鑼鼓、面具等60多人組成。通常,表演不在舞臺而在平地上演出。”作為儺舞省級傳承人的姬永順介紹說,儺舞大多劇目為啞劇,一舉一動全聽鑼鼓點和笛音指揮,武戲以鑼鼓伴奏,文戲以笛子伴奏,音樂曲調和古樂中的宮、商、角、徵、羽一樣。
姬永順說,永靖儺舞創設之初,因每年農歷七月進行表演,又稱為“七月跳會”。據明《河州志》記載,每當豐收年景,當地便形成了戴面具“跳會”的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在永靖縣楊塔鄉勝利村,村口有一座“中國儺舞之鄉”的仿古牌坊門,村內有一處儺舞廣場,還建有“儺舞展覽館”,儺文化氛圍濃厚。
勝利村村民潘樹錄表示,永靖儺舞表演不再僅局限于當地,村莊儺舞隊先后在北京、江西等地表演。隨著知名度提升,每年春節,儺舞隊都要和各鄉鎮的秧歌隊一起進縣城表演,送祝福。
作為永靖儺舞傳承人的潘樹錄,在閑暇時間,會給年輕人手把手教授儺舞表演技巧。雖已有20多名徒弟,但由于大多年輕人選擇外出務工,他對于其傳承發展很是擔憂。
近年來,勝利村被打造成為網紅打卡地,也因儺文化吸引不少游客。同時,為了挖掘、傳承、弘揚儺舞,永靖官方還將18個村(廟)定為儺舞戲原生態保護點,深入挖掘和搜集、整理資料,編輯出版了《甘肅永靖儺舞戲》《河湟鼓舞》等書籍,發現培養了一批民間藝人,組建了黃河三峽儺舞隊,編排了精彩的儺舞戲《三皇鼓舞》。
上一篇:中國社科院揭曉2022年六項考古新發現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唐蕃古道上的千年儺舞:盡顯西羌遺韻中新網蘭州2月22日電(艾慶龍)“獨眼狐貍”“長須鬼神”“獠牙青面”……近日,甘肅臨夏州永靖縣
2023-02-22 17:43
原標題:中國社科院揭曉2022年六項考古新發現央視網消息:今天(2月22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在中國歷史研究院召開。論壇共收到來
2023-02-22 16:38
原標題:新發現!山西霍州窯出土大量窯具及瓷片標本近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對外公布山西霍州陳村金元時期瓷窯考古新發現,霍州窯位于山西省臨
2023-02-22 16:56
原標題:《君子盟》里的鏡花水月術文 李開周請閉上眼睛,想象這樣一組鏡頭:一個白衣飄飄的青年士子,一盞斑駁陸離的青銅水器,士子為水器注入
2023-02-22 15:38
原標題:白舉綱劉令飛領銜主演(引題)?中文原創音樂劇即將上演(主題)廣州日報訊(全媒體記者張素芹)2月23日—26日,廣州大劇院將迎來由中
2023-02-22 15:51
原標題:蘇軾:我不是“藥神”文 邱俊霖北宋文豪蘇軾是出了名的“斜杠青年”,他的主業是公務員,愛好寫詩詞、做文章。當然了,他還有很多其他
2023-02-22 15:53
原標題:電視劇《風雨送春歸》壓了5年終于播出(引題)?劣質“換臉”再現引來吐槽一片(主題)北京晚報記者李夏至反腐題材電視劇《風雨送春歸
2023-02-22 15:38
原標題:齊白石《松鷹圖》等精品亮相拍賣會北京日報訊(記者王廣燕)2月20日至21日,北京榮寶2022秋季藝術品拍賣會在北京嘉里大酒店迎來預展。
2023-02-22 14:48
原標題:北京京劇院創排莫里哀《吝嗇鬼》北京日報訊(記者李俐)當莫里哀喜劇遇上中國京劇,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昨天,小劇場京劇《吝嗇鬼》
2023-02-22 14:32
原標題:張藝謀擔任監制陸川執導(引題)?電影《北京2022》記錄北京冬奧會(主題)今晚報訊(記者丁曉晨)去年2月20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圓滿
2023-02-22 10:52
近期,優質國產年代劇頻繁引發“隔代追劇”現象,以改革開放為創作背景的《風吹半夏》就是其中一部。在看似云淡風輕的名字下,該劇講述了時代
2023-02-22 10:55
原標題:權威快報|“2022年中國考古新發現”揭曉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等承辦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2022
2023-02-22 10:56
原標題:國家文物局水下考古南海基地掛牌水下文化遺產是我國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記者從國家文物局獲悉,為更好保護、傳承、利用水下
2023-02-22 10:47
原標題:藝術展覽如何化解“甜蜜的煩惱”蔡敏近年來,全國各地掀起了一股“觀展”熱,去一些名氣很大的展覽上“打卡”、集章,購買文創產品等
2023-02-22 08:44
原標題:守正創新,重現大師風采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黃敬惟“自從我隨大王東征西戰,受風霜與勞碌年復年年。恨只恨無道秦把生靈涂炭……”這段1
2023-02-22 08:32
原標題:如何讓一頓飯有效參與影視敘事(引題)?影視劇中“吃飯戲”的熱鬧與門道(主題)桂琳影視劇中,一頓飯僅僅是一頓飯嗎?答案顯然是否
2023-02-22 08:40
原標題: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邱志杰——(引題)?人工智能“推著”繪畫往前走(主題)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賴睿如今,人工智能繪畫已成為熱門現
2023-02-22 08:46
原標題:非虛構歷史作品影視劇改編的困境與尺度(主題)——評《顯微鏡下的大明之絲絹案》(副題)邱唐新年的古裝劇,最為吸睛的無疑要屬剛剛
2023-02-22 08:40
原標題:首屆中國非遺保護年會開幕人民日報榆林2月21日電(記者龔仕建)近日,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年會開幕式在陜西省榆林市舉辦。年會
2023-02-22 07:38
原標題:都市邏輯中的人和故事(主題)——讀王唯銘的《蝶變上海》(副題)陳保平如果抬頭看一棵百年大樹,你可能會有點物是人非的滄桑感。但
2023-02-22 07:44
原標題:少林武僧團瑞士演出圓滿收官全程“一票難求”中新社鄭州2月21日電(記者李貴剛)記者21日從中國嵩山少林寺獲悉,少林寺武僧團今年首次出
2023-02-22 07:52
原標題:陜西秦兵馬俑一號坑、清平堡遺址取得重要考古成果記者從國家文物局獲悉,日前,陜西省文物局發布秦始皇帝陵兵馬俑一號坑、清平堡遺址
2023-02-22 07:34
原標題:那些爆火的文旅局長們,給當地帶來了什么改變?都波社交媒體截圖。最近,黑龍江塔河縣文旅局局長都波因為一則短視頻意外走紅。視頻中
2023-02-22 07:34
原標題:青海西寧:二月二龍抬頭非遺盛宴開新頭今天(2月21日)是農歷二月初二,民間有“二月二,龍抬頭”之說,這一天人們通過各式各樣的活動
2023-02-22 05:37
原標題:京味年代劇升級青春靚麗版(主題)《情滿四合院》姊妹篇《情滿九道彎》央視開播(副題)北京晚報記者邱偉電視劇《情滿九道彎》正在央
2023-02-21 1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