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君子盟》里的鏡花水月術
文/李開周
(相關資料圖)
請閉上眼睛,想象這樣一組鏡頭:一個白衣飄飄的青年士子,一盞斑駁陸離的青銅水器,士子為水器注入清水,用銅棒輕輕敲擊。敲擊一次,水波泛起;敲擊二次,滿目漣漪;敲擊三次,云屯霧集。現在假設你坐在士子對面,目不轉睛地凝視這盞水器,那么你將漸漸地失去意識,恍恍惚惚地進入一個空靈奇幻的世界,看見山,看見水,甚至看見死去的朋友或仇敵。與此同時,你可能會不由自主地向那個士子吐露心曲,也可能會突然想起一些遺忘很久的往事……
你可能想起來了,以上鏡頭出自最近開播的懸疑探案劇《君子盟》,那個白衣飄飄的青年士子就是《君子盟》的主角張屏;而他用青銅水器施展的那套魔法,在劇中被稱為“鏡花水月術”,是他屢次勘破奇案的法寶之一。今天我們不妨結合這部劇,探討鏡花水月術是否真的存在,以及現實世界里是否真的有人掌握如此神奇的法術。
劇中故事背景應為唐朝
《君子盟》是一部架空歷史的古裝劇,該劇涉及的時代是虛擬的,人物是虛構的,但我們仍然能從服飾、道具、故事背景和人物設定里看出這部劇大致對應的歷史背景。
劇中朝代叫做“大雍”,其實對應的是“大唐”,也就是李白、杜甫、白居易生活的那個朝代。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唐朝首都長安隸屬雍州(后來更名“京兆府”),劇中掌控朝政并且心狠手辣的大反派太后,原型分明是唐中宗和唐睿宗時期兩度臨朝稱制的皇太后武則天。另外,劇中上流社會普遍跪坐,烹茶之時用鍋煮水,那也是唐朝才有的習俗,到了唐朝之后,跪坐已經演變為現代式的垂足坐,主流茶道也不再用鍋了。
還有該劇第十七集,主角張屏參加科舉考試,另一個主角蘭玨以禮部侍郎身份主考,考生們一人一桌,跪坐答題,可以提前交卷,但交卷之后必須離場,考題是一篇策論,一天之內考完,如果白天答題時間不夠,則考官供應蠟燭,允許考生繼續答題……這些細節也都是唐朝中葉形成的科舉規則。
唐傳奇記載的“黃粱一夢”
既然劇中歷史與唐朝有關,那么唐朝有沒有鏡花水月術呢?現存唐朝文獻里是肯定沒有的,然而唐傳奇里卻有比較相似的故事。
故事說的是唐玄宗開元六年(718年),一個姓盧的士子長途旅行,在邯鄲旅店下榻,見到一個姓呂的道士。兩人交談中,盧士子說自己沒有出息,渴望有朝一日出將入相,過上常人不及的富貴生活。
呂道士表示這很容易,送他一只青瓷枕頭。那枕頭有孔,盧士子對著孔洞凝視片刻,只覺得孔洞越來越大,越來越亮,仿佛一條時空隧道。他從孔洞里跳進去,然后踏上富貴榮華之路:先娶豪門之女,又登進士之第,再做高官,立戰功,當宰相,掌兵權,活到八十多歲,生下五個兒子,最后壽終正寢……當他從這個漫長的富貴大夢中醒來時,發現自己仍然身處于邯鄲旅店,呂道士仍然陪伴在他的身邊,而旅店里給客人準備的黃粱米飯還沒有蒸熟。
這個故事本來的題目是《枕中記》,如今我們大多數人更熟悉由它衍生出來的成語——黃粱一夢。過去我們聽這個故事,偏重于故事蘊含的多重寓意:消極寓意是人生無論富貴貧窮,終究都是一場大夢;積極寓意是空想如同做夢,不如腳踏實地去奮斗。
假如拋開寓意呢?故事里呂道士送給盧士子的那只青瓷枕頭,其實很像《君子盟》里張屏使用的那盞青銅水器,枕頭上神奇的孔洞就像水器內壁上那些神秘的螺旋紋路,凝視孔洞時產生的幻覺就像是劇中人物凝視水波漣漪時產生的幻覺,所以《枕中記》呈現的也是鏡花水月術,不過換了道具而已。
“鏡花水月術”其實就是一種催眠方法
就整個唐朝而言,道教和佛教都很興盛,其中佛教里有一個支派是禪宗,禪宗講究打坐參禪,打坐參禪的過程也很像鏡花水月術,但那是參禪者對自己施的術。
我們是尊重科學的現代人,無論是對自己施術的打坐參禪,還是對別人施術的鏡花水月,都可以歸入心理科學的催眠術。如今催眠術五花八門,有人用晃動的表鏈進行催眠,有人用轉動的指針進行催眠,有人用流動的燈光進行催眠,有人用音樂和誘導性極強的語言進行催眠,還有人在催眠當中使用一些精神藥物。
在《君子盟》里,張屏沒有使用藥物,他只是讓施術對象凝視那盞水器里不斷變幻的水波,當人家合上眼皮、進入眩暈狀態時,他再使用語言暗示,誘導對方回憶某個細節,說出某段經歷,幫他找到破案的線索。按照現代催眠術分類,張屏的鏡花水月術應該屬于“凝視法”+“誘導法”,這也是古今中外絕大多數催眠師最常用的方法。
張屏不算是成功的催眠師
為什么施術對象會在被催眠以后想起以前很難想起的事情,并且愿意毫無遺漏地講給張屏聽呢?
早在一百多年前,英國心理學家兼催眠師布雷德(James Braid)已經給出答案:施術對象心神專注地凝視某個物體時,首先眼睛會因為疲勞而閉上,然后會從往常如影隨形的表層感知和淺意識里跳出來,關注腦海里深藏的潛意識,并在催眠師誘導下,專注于某一個潛意識,于是塵封的記憶開始浮現,壓抑的心事開始流露。
比布雷德稍晚幾十年,另一位大名鼎鼎的心理學家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也當過一段時間的催眠師。弗洛伊德認識到催眠術是開啟潛意識門戶的金鑰匙,但他的催眠術并不十分高明,常常因為催眠失敗而苦惱,偶爾能成功一次,也會因為時間過長和過于復雜的催眠操作而疲憊不堪。
如果你注意觀察《君子盟》第三集張屏的催眠表現,應該能看到他為舞姬催眠以后,竟然累得昏厥兩天,以至于蘭玨要為他準備后事。從這個角度看,張屏或許跟弗洛伊德一樣,并不算是成功的催眠師。
上一篇:天天即時:白舉綱劉令飛領銜主演 中文原創音樂劇即將上演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君子盟》里的鏡花水月術文 李開周請閉上眼睛,想象這樣一組鏡頭:一個白衣飄飄的青年士子,一盞斑駁陸離的青銅水器,士子為水器注入
2023-02-22 15:38
原標題:白舉綱劉令飛領銜主演(引題)?中文原創音樂劇即將上演(主題)廣州日報訊(全媒體記者張素芹)2月23日—26日,廣州大劇院將迎來由中
2023-02-22 15:51
原標題:蘇軾:我不是“藥神”文 邱俊霖北宋文豪蘇軾是出了名的“斜杠青年”,他的主業是公務員,愛好寫詩詞、做文章。當然了,他還有很多其他
2023-02-22 15:53
原標題:電視劇《風雨送春歸》壓了5年終于播出(引題)?劣質“換臉”再現引來吐槽一片(主題)北京晚報記者李夏至反腐題材電視劇《風雨送春歸
2023-02-22 15:38
原標題:齊白石《松鷹圖》等精品亮相拍賣會北京日報訊(記者王廣燕)2月20日至21日,北京榮寶2022秋季藝術品拍賣會在北京嘉里大酒店迎來預展。
2023-02-22 14:48
原標題:北京京劇院創排莫里哀《吝嗇鬼》北京日報訊(記者李俐)當莫里哀喜劇遇上中國京劇,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昨天,小劇場京劇《吝嗇鬼》
2023-02-22 14:32
原標題:張藝謀擔任監制陸川執導(引題)?電影《北京2022》記錄北京冬奧會(主題)今晚報訊(記者丁曉晨)去年2月20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圓滿
2023-02-22 10:52
近期,優質國產年代劇頻繁引發“隔代追劇”現象,以改革開放為創作背景的《風吹半夏》就是其中一部。在看似云淡風輕的名字下,該劇講述了時代
2023-02-22 10:55
原標題:權威快報|“2022年中國考古新發現”揭曉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等承辦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2022
2023-02-22 10:56
原標題:國家文物局水下考古南海基地掛牌水下文化遺產是我國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記者從國家文物局獲悉,為更好保護、傳承、利用水下
2023-02-22 10:47
原標題:藝術展覽如何化解“甜蜜的煩惱”蔡敏近年來,全國各地掀起了一股“觀展”熱,去一些名氣很大的展覽上“打卡”、集章,購買文創產品等
2023-02-22 08:44
原標題:守正創新,重現大師風采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黃敬惟“自從我隨大王東征西戰,受風霜與勞碌年復年年。恨只恨無道秦把生靈涂炭……”這段1
2023-02-22 08:32
原標題:如何讓一頓飯有效參與影視敘事(引題)?影視劇中“吃飯戲”的熱鬧與門道(主題)桂琳影視劇中,一頓飯僅僅是一頓飯嗎?答案顯然是否
2023-02-22 08:40
原標題: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邱志杰——(引題)?人工智能“推著”繪畫往前走(主題)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賴睿如今,人工智能繪畫已成為熱門現
2023-02-22 08:46
原標題:非虛構歷史作品影視劇改編的困境與尺度(主題)——評《顯微鏡下的大明之絲絹案》(副題)邱唐新年的古裝劇,最為吸睛的無疑要屬剛剛
2023-02-22 08:40
原標題:首屆中國非遺保護年會開幕人民日報榆林2月21日電(記者龔仕建)近日,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年會開幕式在陜西省榆林市舉辦。年會
2023-02-22 07:38
原標題:都市邏輯中的人和故事(主題)——讀王唯銘的《蝶變上海》(副題)陳保平如果抬頭看一棵百年大樹,你可能會有點物是人非的滄桑感。但
2023-02-22 07:44
原標題:少林武僧團瑞士演出圓滿收官全程“一票難求”中新社鄭州2月21日電(記者李貴剛)記者21日從中國嵩山少林寺獲悉,少林寺武僧團今年首次出
2023-02-22 07:52
原標題:陜西秦兵馬俑一號坑、清平堡遺址取得重要考古成果記者從國家文物局獲悉,日前,陜西省文物局發布秦始皇帝陵兵馬俑一號坑、清平堡遺址
2023-02-22 07:34
原標題:那些爆火的文旅局長們,給當地帶來了什么改變?都波社交媒體截圖。最近,黑龍江塔河縣文旅局局長都波因為一則短視頻意外走紅。視頻中
2023-02-22 07:34
原標題:青海西寧:二月二龍抬頭非遺盛宴開新頭今天(2月21日)是農歷二月初二,民間有“二月二,龍抬頭”之說,這一天人們通過各式各樣的活動
2023-02-22 05:37
原標題:京味年代劇升級青春靚麗版(主題)《情滿四合院》姊妹篇《情滿九道彎》央視開播(副題)北京晚報記者邱偉電視劇《情滿九道彎》正在央
2023-02-21 15:54
原標題:楊派經典《楊家將》韻味悠長(圖)天津日報訊(記者劉莉莉攝影姚文生)昨日,天津市青年京劇團菊苑芳華專場演出精彩繼續,在中華劇院
2023-02-21 14:37
原標題: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德州)論壇舉辦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田國壘通訊員陳國欣2月19日,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德州)論壇在山東省德州市
2023-02-21 14:37
原標題:“二月二龍抬頭”:角宿東升萬物生長今天是農歷二月初二,民間有“二月二,龍抬頭”的說法。古人在這天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納祥
2023-02-21 14:55